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在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中,能說明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是( ?。?/h2>

    組卷:30引用:3難度:0.8
  • 2.馬的黑色與棕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現(xiàn)有黑色馬與棕色馬交配的不同組合及結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據(jù)上面的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1引用:3難度:0.7
  • 3.具有兩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自由組合)與雙隱性類型測交時,后代表現(xiàn)出新類型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  )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4.蝴蝶的體色,黃色(Y)對白色(y)為顯性,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觸角沒有性別限制,雄蝶和雌蝶都可以有棒型觸角(a)或正常類型(A)。據(jù)下面雜交實驗結果:
    親代:白色、正常觸角(父本)×白色、棒型觸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黃、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推導出親本的基因型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5.人類多指(T)對正常指(t)是顯性,正常(A)對白化(a)是顯性,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個家庭中父親多指,母親正常,他們有一個白化病正常指的孩子,則下一個孩子正常的概率是( ?。?/h2>

    組卷:106引用:3難度:0.8
  • 6.D、d和T、t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相對性狀。若兩個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的基因型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7.將基因型為AaBbDd和AABbDd的小麥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所占比例應為(  )

    組卷:14引用:5難度:0.9
  • 8.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種子粒長主要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顯性基因可促進種子粒長變長,且兩顯性基因的促進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應。若以粒長最長和最短的兩純合植株為親本雜交,F(xiàn)1植株自交,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9.下列關于生物遺傳、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10.下列關于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11.A、a和B、b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1號和2號這一對同源染色體上,1號染色體上有部分來自其它染色體的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67引用:25難度:0.7
  • 12.下列有關細胞分裂和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0引用:3難度:0.9

二、解答題

  • 35.如圖表示細胞內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方框內所示結構是
     
    的一部分,在
     
    的催化下合成的。
    (2)圖2中以d為模板合成物質e的過程稱為
     
    ,完成此過程的場所是
     
    ,所需要的原料是
     

    (3)從化學組成分析,下列生物中與圖2中結構f的化學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桿菌
    B.噬菌體
    C.染色體
    D.HIV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6.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多肽鏈中,一個氨基酸發(fā)生了替換。如圖是該病的病因圖解?;卮鹣铝袉栴}:
    (1)圖中②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
     
    原則,合成mRNA的過程,遺傳學上稱為
     
    。
    (2)圖中③的過程稱為
     
    。
    (3)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多肽鏈574個氨基酸構成,在完成③過程時,至少脫去
     
    個水分子。編碼血紅蛋白的基因中至少有
     
    個核苷酸。

    組卷:6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