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河北省衡水十四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35題共70分)
-
1.下列對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的解讀,合理的是( ?。?br />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2.科研小組對某地兩個種群的數(shù)量進行了多年的跟蹤調查,并研究
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結果如圖所示(圖中Nt表示第t年的種群數(shù)量,Nt+1表示第t+1年的種群數(shù)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Nt+1Nt組卷:181引用:45難度:0.7 -
3.1936年,人們將環(huán)頸雉引入美國的一個島嶼,其后五年期間環(huán)頸雉種群數(shù)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9引用:7難度:0.5 -
4.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將酵母菌培養(yǎng)液稀釋103倍后,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進行計數(shù),觀察到如圖的視野。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5.如圖為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兩個概念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br />
組卷:4引用:7難度:0.6 -
6.下列有關調查種群密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43引用:27難度:0.7 -
7.如圖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48引用:18難度:0.7 -
8.下列有關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6引用:3難度:0.5 -
9.如圖a、b、c分別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內,山坡a、森林b、海洋c三個不同的自然區(qū)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據(jù)此判斷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
組卷:48引用:5難度:0.7 -
10.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間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僅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4難度:0.7 -
11.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有幾項( )
①溫特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擴散
②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和橫向運輸分別與重力、光照方向有關
③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促進生長的效果不相同
④頂芽生長占優(yōu)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長素對果實的發(fā)育與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過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來防止落花落果
⑥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都能體現(xiàn)植物生長素對生長作用的兩重性組卷:31引用:10難度:0.7 -
12.如圖所示,a、b、c為對胚芽鞘做不同處理的實驗,d為一植株被紙盒罩住,紙盒的一側開口,有單側光照。下列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57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30分)
-
36.回答下列有關生長素的問題。
(1)當植物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到相鄰側芽
(2)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角度(α)。如圖為實驗示意圖。
①α的范圍為
②在兩組實驗中若α相同,則瓊脂塊中含有生長素的濃度
(3)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科研人員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fā)現(xiàn)在這些培養(yǎng)液中出現(xiàn)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yǎng)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此科研人員所做實驗的自變量是
②為使實驗更嚴謹,還需將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③據(jù)此實驗結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其根向重力生長的原因是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37.某地100年前因發(fā)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被焚毀。歷經長期自然消長之后,現(xiàn)在生態(tài)學研究人員對該地區(qū)進行了抽樣調查,已知該地區(qū)中的植物、植食動物甲和肉食動物乙之間存在著食物關系,其中動物種群甲的年齡組成如表所示(表中“1+”表示該植食動物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類推)。
年齡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個體數(shù)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2)動物種群甲中的個體在2+時達到性成熟(進入成年),7+時喪失繁殖能力(進入老年)。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動物種群甲的年齡組成類型為
(3)表中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標志重捕法獲得的,標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動能力強、
(4)動物乙的數(shù)量增加,則一段時間后,植物的數(shù)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5)調查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種灌木在該地區(qū)沿地表隨機分布,這組卷: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