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新版必修4《第四單元 走進言語現(xiàn)場》2018年單元測試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1)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的狀態(tài)下專注進行職業(yè)活動,它能夠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深度工作是喚醒你當前智力水平下的每一點價值所必需的。
          (2)深度工作的概念雖然不是卡爾?榮格的說法,但是他的做法卻像是理解其中深意。榮格曾在樹林中用石頭建起一座塔樓,以此實現(xiàn)職業(yè)生活中的深度工作——這項任務要求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如果探究歷史上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深度工作在他們身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大部分都在紐約庫阿里農場的一間小屋里完成;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他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下工作,在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出后,記者都找不到他;JK.羅琳確實會使用電腦,但是廣為人知的是,她在寫作《哈利?波特》小說期間會遠離社交媒體。
          (3)當然,深度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歷史人物和“厭惡”電腦之人。眾所周知,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比爾?蓋茨每年都要進行兩次“思考周”,在這段時間里,他會遠離世事,只讀書,思考大局。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蓋茨寫下了著名的“互聯(lián)網浪潮”備忘錄,將微軟的注意力轉移到一家名為網景通訊的新興公司。另外很具有諷刺性的是,被稱作網絡朋克作家的尼爾?斯蒂芬森參與創(chuàng)造了流行的網絡時代概念,我們卻幾乎無法通過電子通訊的方式聯(lián)絡到他。
          (4)在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身上,深度工作的普遍存在現(xiàn)象很值得強調,因為這種現(xiàn)象與當代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群體過快淡忘了深度工作的價值。知識工作者之所以遠離深度工作,原因顯而易見——網絡工具。網絡工具是一個非常廣的門類,包括電子郵箱和短信等通訊服務、推特和臉譜網等社交網絡,以及Buzzfeed和Reddl等炫酷的娛樂信息網站。這些工具的興起,輔以智能手機和可聯(lián)網辦公電腦的廣泛使用,將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注意力肢解得支離破碎。這種注意力支離破碎的狀態(tài)不可能帶來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長時間無干擾的思考。然而與此同時,現(xiàn)代知識工作者也并沒有游手好閑。事實上,他們稱自己和以前一樣忙碌。
          (5)深度工作并非某種矯揉造作的懷舊情緒,也不是作家和20世紀早期哲學家獨有的,而是在當今社會也很有價值的一種技能。它之所以有價值,有兩方面原因。第一種原因與學習相關,第二種原因是數字網絡革命的影響力是雙向的。因此,能夠培養(yǎng)這項技能,并將其內化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將會取得成功。
    (摘編自美國卡爾?紐伯特《深度工作-前言》)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深度工作是指在認知能力達到極限的狀態(tài)下專注進行職業(yè)活動。
    B.深度工作能夠喚醒人們在當前智力水平下深藏于心的價值需要。
    C.榮格在樹林中用石頭建造塔樓是為了踐行作者深度工作的理念。
    D.當代大多數知識工作者從未意識到深度工作對成功的潛在價值。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用淺易的文字對深度工作的概念、作用和意義進行了簡要的闡釋。
    B.文章第二、二兩段列舉深度工作在古今成功人十身上的具體表現(xiàn)以論證中心。
    C.文章第四段著力剖析當今知識工作者淡忘深度工作價值的現(xiàn)象及其形成原因。
    D.文章先提出中心論點,接著展開事實論證和比喻論證,最后重申其價值所在。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歷史上取得偉大成績的深度工作者為了在成名后不受干擾大都拒絕使用電子通訊。
    B.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注意力被肢解得支離破碎是其無法進行深度工作的主要原因。
    C.因深度工作與學習相關,與數字網絡革命的影響力是雙向的有關,所以很有價值。
    D.如果當代知識工作者都能像榮格、蓋茨一樣深度工作,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組卷:4引用:2難度:0.6

一、(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柴達木的詩意(節(jié)選)
    徐迅
          在柴達木,最具大氣磅礴詩意的,當是昆侖山。
          驅車去昆侖山口,從車窗向外瞭望昆侖山,昆侖山在我們面前逶迤而來,又逶迤而去。仿佛天邊,又恍惚眼前,顯得神圣而高邈。時近時遠,雪之皚皚,或冰之消融,昆侖山幽峭的峰影,就這樣總在我的眼里疊印著。詩人們坐在車上,一路看,一路興奮不已。
          昆侖山有著無數的經典神話和故事。在我接受的教育里,《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白娘子盜仙草》等等,都是在這里產生的。這些神話和故事,不僅賦予我童年和少年歲月一種浪漫、豐富的遐想,還使我成年后的記憶常常發(fā)生錯覺。比如,因為白娘子為許仙盜仙草,我以為昆侖山是一座靈山……在我開始有“山”的印象后,昆侖山似乎就是一座遙不可及的山,一個斑駁陸離的夢。
          洋溢無限詩意的昆侖山,首先是一座詩歌的高峰。從屈原的“登昆侖今四望,心飛楊兮浩 蕩”(《九歌?河伯》),到岑參的“楊旗拂昆侖,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劉單》)……古代的詩人從沒上過昆侖山,奇怪的是,他們卻一直把昆侖山當成他們歌之詠之的對象。走在昆侖山,車上的詩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記憶,或搖頭晃腦,吟誦出古人寫昆侖的一首首詩;或故作驚嘆,詫異古代詩人未到昆侖,竟給昆侖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篇……說著說著,他們便有些自豪,覺得古人還沒有他們幸運,不像他們雙腳能踩上昆侖堅實的土地。在他們的心里,昆侖山是詩歌的山,是中國詩歌的圣地,是他們要崇拜的圣山。
          仿佛是一種印證與神示,海拔的高度讓詩人們就有異樣的感覺,心里很快也有了朝圣者不敢怠慢與輕侮的一種意識--覺得朝拜昆侖,一定得有某種莊嚴的儀式。
          從柴達木到昆侖山口海拔3700米的昆侖河的北岸,就有一座名叫納赤臺的神泉。這里,“納赤臺”系藏語譯名,有“沼澤中的平臺”的意思,當地人稱“佛臺”。這里的泉水即便在隆冬時節(jié)也奔涌若流,從不封凍。這里也是昆侖山的一大奇觀。據說,前來洗滌及朝拜可福運綿長。到了這里,詩人們便下車,紛紛圍著神泉,虔誠地捧起神泉水或飲,或凈著手……仿佛在洗滌某種“不潔”,一如當地前來此地洗滌及朝拜的藏民,一臉鄭重其事與真誠。
          我們終于抵達昆侖山口。一下車,站在昆侖山口,我心里忽然就隱隱地出現(xiàn)了一絲失望--這里,既沒有昆侖六月飛雪的奇觀,也沒有想象中昆侖山的巍峨與雄渾。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山脈的狹口。狹口的淺山坡上,盡管也有哈達與寫滿梵文的彩幡在風中舞蹈,但更多的是標示海拔,或位置,或地理指示的各式各樣的石碑。有那么一刻,我腦海里多年積攢的關于昆侖 山浩浩蕩蕩、蒼蒼茫茫、挺拔高峻、雄奇壯美、磅礴奇峭等詞語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唯有一種頭疼欲裂的激烈的高原反應。佇立在山口,我像是踩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里,突然一時無語。把頭緩緩抬起,我巡視著面前矗立的一塊塊石碑,目光最后投向嵌著索南達杰的照片的那一座白色的石碑上,心里更有說不出的蒼涼。我知道,索南達杰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為了保護藏羚羊,被偷獵者殘忍地殺害,但直到死,他還保持著端槍的英雄的姿勢。
          我的眼睛有些濕潤。
          風過耳,天地間頓時有一種巨大的、神秘的靜謐。這下,我突然明白,我一時無語。面對巍巍昆侖,人的所有塵世的想法陡然就失去了力量,都被消融得一干二凈。
          這自是另一種詞語抵達的詩意,也是柴達木最為深刻的地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段緊扣標題,突出了昆侖山在柴達木的與眾不同的特點,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B.古代詩人從沒上過昆侖山,卻把它作為歌詠對象,寫出了不朽詩篇,這說明昆侖山在詩人們心中的分量很重。
    C.雖然見到的昆侖山與作者想象中的不同,但索南達杰的石碑使其眼睛有些濕潤,其中有感動,更有敬佩之情。
    D.“我像是踩進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里,突然一時無語”寫出了“我”為昆侖山所震撼而失語的心理。
    (2)文中寫了許多與昆侖山相關的傳說、詩歌,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作者為什么說“在柴達木,最具大氣磅礴詩意的,當是昆侖山”?

    組卷:34引用:8難度:0.9

一、(三)實用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如何,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近年來,經過各地不斷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關資源缺乏等問題,導致一些家庭出現(xiàn)了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過分寵愛、過高要求等現(xiàn)象,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提升家長素質,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從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
    摘自教育部網站)
    材料二 2016年各年齡段家長對孩子教育主要看重方面
    菁優(yōu)網
          材料三 家庭建設是社會建設的基礎工程。家庭價值觀建設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要完成好這一核心任務,首先需要牢固樹立崇高的家國情懷。這是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大愛,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中華兒女的心靈家園,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其次需要牢固樹立高尚的道德風范。把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鑄就光明偉岸的道德人格。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進而實現(xiàn)“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達到道德的高度自覺。此外,博大的仁愛之心、勤勉的樂學思想、勇敢的擔當精神,都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課”》,摘自《人民日報》)      材料四 在失衡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部分孩子在重壓之下淪為學習的機器并產生厭學的情緒。有的孩子只知學習,缺乏生活情趣,一旦學業(yè)下滑不懂得自我調節(jié)甚至消極厭世。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條中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等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及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來源,是孩子良好品格形成的環(huán)境基礎。期待更多家長學會以身作則,為孩子做良好示范,期待更多家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和學業(yè),期待更多的家長與學校一起,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莫讓家庭教育成短板》,摘自《人民日報》)
    (1)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總體上看,80后90后這些年輕的家長教育觀念比較先進,而60后70后家長的教育觀念相對比較落后。
    B.60后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比其他年齡段家長更為關注,70后卻比其他任何年齡段家長都忽視動手操作能力。
    C.90后家長對孩子性格秉性方面的要求比其他年齡段家長都低,對動手操作能力卻比其他年齡段家長更為看重。
    D.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學習成績,各個年齡段的家長都更為關注孩子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和道德品質培養(yǎng)。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對孩子各方面表現(xiàn)的看重度是有差別的。這很可能與家長成長的時代背景有一定關系。
    B.材料一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側重家庭教育的意義,并對家長如何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
    C.材料三側重家庭價值觀建設,強調家國情懷、道德風范和精神品質的培養(yǎng),主張把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
    D.材料四基于家庭教育失衡的現(xiàn)象,呼吁家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和學業(yè)。
    (3)根據上述材料,說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下面是某文學社開展“尋訪詩仙”文學風采活動的構思框架,請你根據這個構思,以文學社社長的身份為全體社員介紹本次采風活動的安排情況。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簡明、得體,不超過100字。
    菁優(yōu)網

    組卷:21難度:0.3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②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③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⑤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白樸)
    中華詩詞名句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思考,給后世帶來深刻的啟迪。讀了上面詩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