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河北省部分重點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調研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8/29 4:0:8
一、選擇題
-
1.戰(zhàn)國時,有思想家指出:“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悌,有廉有辯。國有十者,上無使戰(zhàn),必削至亡;國無十者,上有使戰(zhàn),必興至王……國用《詩》、《書》、禮、樂、孝、悌、善、修治者,敵至必削國,不至必貧國?!庇纱丝芍?,該思想家主張( ?。?/h2>
組卷:6引用:4難度:0.5 -
2.如表為北魏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四位膏腴子弟降等拜謁的情況統(tǒng)計。由此可知,這一時期( ?。?br />
人物 家世背景 世資均值 理論起家 起家官 起家官品 資料出處 穆紹 祖、父皆一品公爵 一品 五品 太子舍人 七品 匯編282 楊元讓 祖一品公爵,父一品儀同三司 一品 五品 太學博士 六品 墨志174 李挺 曾祖、祖皆一品公爵,父二品侯爵 一品 五品 奉朝請 六品 疏證350 王偃 祖、父皆二品侯爵 二品 五品 奉朝請 六品 匯編354 組卷:17引用:11難度:0.4 -
3.面對新冠病毒疫情,進食方式也成了一個公眾關注的衛(wèi)生話題。溯源中國人傳統(tǒng)的餐飲習慣,經歷了從分餐到會食聚餐的歷史過程。在宋代,傳統(tǒng)的分餐制逐漸被“同桌群聚,同盤而食”的會食制取代,會食聚餐滿足了親朋聯(lián)誼、商業(yè)聯(lián)系、官場交往等各類需求。這一轉變反映出宋代( )
組卷:6引用:9難度:0.7 -
4.康熙朝“歷算第一名家”梅文鼎曾寫道:“伏讀御制《三角形論》,謂古人歷法流傳西土,彼土之人習而加精焉。大語煌煌,可息諸家聚訟?!猎帐ト酥?,可以為治歷之金科玉律矣。”這上要反映( ?。?/h2>
組卷:2引用:4難度:0.5 -
5.1857年底,英法聯(lián)軍占領廣州,清廷未派援軍收復,反而將大批軍隊集結于南京周圍。1858年5月,英法艦隊列陣于大沽口外,相對峙的清軍約1萬人,援軍不過6000人。大量軍隊駐扎于江南、江北大營。清軍的軍事部署說明( ?。?/h2>
組卷:6引用:15難度:0.6 -
6.時人指出:“天下強鄰虎視,中土已成積弱之形,人心激憤久矣。”“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后,所至之處,人多贏糧景從,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這說明( ?。?/h2>
組卷:10引用:1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央日報》《新華日報》分別是國民黨、共產黨的機關報。下面是《中央日報》和《新華日報》關于重慶談判的報道概括:《中央日報》 大約30篇。毛澤東抵渝前,抓住蔣介石發(fā)電報三邀毛澤東一事進行大力報道,如《美報再責中共不應存心搗亂》《蔣主席三電毛澤東促行》等。毛澤東抵渝后,除發(fā)表國共兩黨代表人會晤協(xié)商的消息外,對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的報道幾乎沒有,并且新聞稿也力求簡單,排在要聞版中不重要的位置,著重強調蔣介石的領導核心地位。 《新華日報》 不下60篇。在毛澤東去渝之前,在輿論壓力下積極回應,如《應蔣主席之邀商團結大計毛澤東同志將來渝》等;毛澤東在渝期間,報道集中于毛澤東一行人抵渝引發(fā)了熱烈反響、國共兩黨代表談判的進展情況以及毛澤東在渝期間的活動這三方面。如《建立和平團結民主的新中國歡迎毛澤東先生》《蔣主席前晚歡宴毛澤東同志國共領袖昨日晤談》等。
注:漫畫上方是由喜慶的燈籠組成的“雙十”字樣,燈籠上寫著“慶祝勝利”“聯(lián)合國勝利”“中華民國萬歲”等字樣。漫畫下方的人物,一手拿著筆、尺和圓規(guī),一手拿著鐮刀、錘子和鏟。
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賞析如圖漫畫《慶祝后該是努力建設的開始》。(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組卷:3引用:4難度:0.5 -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代中國的轉型某同學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中國發(fā)生了社會轉型,中國真的社會轉型了么?
材料一:我知道中國有太炎先生,并非因為他的經學和小學,是為了他駁斥康有為和作鄒容的?《革命軍》序,竟被監(jiān)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獄中所作詩,卻并不難懂。這使我感動,也至今并沒有忘記,現(xiàn)在抄在下面——鄒容吾小弟,被發(fā)下瀛洲??旒舻冻p,干牛肉作簸。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臨命須修手,乾坤只兩頭。1906年6月出獄,即日東渡,到了東京,不久就主持《民報》。我愛看這《民報》,但并非為了先生的文筆古奧,而是為了他和主張?;实牧簡⒊窢?,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卻為了他是有學問的革命家。
——摘編自魯迅《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材料二:刊名 主持 刊行年月 地點 宗旨(傾向) 《新青年》 陳獨秀 1915 北京 宣傳新思想 《晨報副刊》 梁啟超 1916 北京 思想解放社會改造 《新民學會會員》 毛澤東等 1918 湖南 研究新思想尋求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道路與方法 《每周評論》 李大釗 1918.12 北京 評論時政 《南開日刊》 南開大學 1919.5 天津 鼓吹同胞之愛國心,喚起同胞之敵愾 《建設》 孫中山 1919.8 上海 研究革命理論和建設新中國方案 《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社 1919.10 北京 研究宣傳及實施平民教育 《醒農》 醒農社 1920.5 北京 促農民之覺悟 《勞動者》 廣州共產主義小組 1920.10 廣州 啟發(fā)工人覺悟、促進團結、推動工運發(fā)展 《共產黨》 李大到 1920.11 上海 介紹國際共運、列寧學說、共產黨知識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此時期中國報刊業(yè)的特點。
(3)要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某同學應該補充哪些方面的史料?組卷:1引用:8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