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威海市文登七里湯中學、文登實驗中學、文登二中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10/18 12:0:1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6分)
-
1.選出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h2>
組卷:34引用:5難度:0.8 -
2.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120引用:9難度:0.9 -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73引用:9難度:0.7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938引用:18難度:0.9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
12.記敘文閱讀。
父親都是藝術(shù)家
孫道榮
作文本收上來了,他在昏暗的燈光下,一本本批改。這次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父親》。
他覺得,這些跟隨打工的父母進城的孩子,事實上對于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讓他擔憂的是,有的孩子對自己農(nóng)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種自卑和輕視。他希望通過這篇作文,讓孩子們對自己的父親,有更多一點理解。
一篇篇看下來,基本上都是寫自己打工的父親,怎么辛苦,如何勞累。這也難怪,民工子弟學校的家長,不是工地上的泥水匠,就是烈日下的清潔工;不是忙于餐館的服務(wù)員,就是奔走在樓道的送水工……
又翻開一本,作文的標題讓他眼前一亮,《我的藝術(shù)家爸爸》。藝術(shù)家?這怎么可能!在這所條件極其簡陋的民工子弟學校,哪可能有藝術(shù)家的子女。本能的感覺是,這個孩子是虛榮心作怪,在編故事。
他好奇地讀下去。孩子寫道:我的父親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工作室,這里堆滿了大小、粗細、厚薄不一的木頭和木板,空氣里彌漫著木頭的香味,地上到處都是卷曲的刨花,而刨花下面,是泥土般細碎的木屑,刨花就是這些木屑土上開出的花朵……
難道孩子的父親,真的是一個民間雕刻家?他止不住好奇,繼續(xù)讀下去。接下來,孩子筆鋒一轉(zhuǎn):沒錯,我的爸爸是一個木匠,但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個藝術(shù)家。
看到這里,他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果然只是一個普通的木匠。
再讀下去,他的笑容凝固了。孩子寫道爸爸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木工,那些大樓里的很多木活,都是爸爸做的,他靠自己勤勞的汗水,養(yǎng)活了我們一家。爸爸雖然只是一個木匠,但他心靈手巧,木頭在他的手下,仿佛都有了生命。剛搬到出租屋時,我們家一無所有,很多東西都是爸爸親手做出來的,比如我做作業(yè)的桌子,就是爸爸用工地上廢棄的邊角料做的,其中的一條腿,竟然是用四截短木棍連接起來的,每個榫眼,都嚴絲合縫,咬合在一起,整張桌子,甚至都沒用一根鐵釘。
孩子驕傲地寫道,爸爸經(jīng)常會帶一兩個小玩具回來,給我和妹妹,那都是他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用碎木塊做出來的。我12歲生日的時候,他給我做了一只木刻小公雞,那是我的屬相,至今掛在我的床頭。有一次房東看見了,愛不釋手,以為是從哪個精品店買的,他也屬雞。爸爸就也給他做了一個,還按照他們家每個人的屬相,各做了一個木刻,現(xiàn)在都掛在房東家客廳的墻上。爸爸給我做過手槍,做過棋盤,做過文具盒,還幫我們學校修過桌椅呢。
最后,孩子寫道,爸爸是建筑工地的木工,我沒有看過他在工地上做過的東西,但我想,那些住進大樓里的人,一定像我一樣,使用過并喜歡上他做的東西。爸爸小時候窮,沒讀過幾天書,不然的話,他一定會成為一個藝術(shù)家。不,在我的眼里,他現(xiàn)在就是一個藝術(shù)家,能讓每一根木頭說話,讓每一片刨花唱歌的藝術(shù)家。
他的眼睛濕潤了。他覺得自己差一點誤解了孩子。不知道為什么,他的眼前,突然浮現(xiàn)出自己父親的影子。在他的眼里,自己的老父親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土地,一輩子沒有離開過窮困的村莊。播種,鋤草,捉蟲,收獲,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他忽然想,在那么貧瘠的土地上,老父親養(yǎng)育了自己,這是多么厚重的一件事啊。
他想好了,就以孩子的這篇作文做范文,他要念給其他的孩子們聽,并大聲地告訴他們:你們的父親是環(huán)衛(wèi)工,是垃圾王,是泥水匠,但也是藝術(shù)家,因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生活,養(yǎng)育了我們。而這又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1)根據(jù)提示,概括“他”在讀學生習作《我的藝術(shù)家爸爸》前后的四種心理變化過程。
(2)結(jié)合下面的句子,說說你從哪些細節(jié)中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比如我做作業(yè)的桌子,就是爸爸用工地上廢棄的邊角料做的,其中的一條腿,竟然是用四截短木棍連接起來的,每個榫眼,都嚴絲合縫,咬合在一起,整張桌子,甚至都沒用一根鐵釘。
(3)品析下列句子在表達上的妙處。
我的父親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工作室,這里堆滿了大小、粗細、厚薄不一的木頭和木板,空氣里彌漫著木頭的香味,地上到處都是卷曲的刨花,而在刨花下面,是泥土般細碎的木屑,刨花就是木屑土上開出的花朵……
(4)細讀全文,聯(lián)系拓展材料,說說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
【材料一】在我眼里--農(nóng)村人就像是藝術(shù)家,他們?nèi)绲袼芗摇嫾业鹊纫粯?,他們的農(nóng)業(yè)作品更充滿了價值。他們的衣著打扮,是他們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就像任何職業(yè)裝,是莊重和適當?shù)摹?br />【材料二】有一種農(nóng)民,像我父親他們,背井離鄉(xiāng),拋家棄子,在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城市里,從事最卑微的工作,享受最低廉的工資,無論風雨,無論烈日,在那繁華的地方,他們揮汗如雨的背影是喧囂人群中一道永遠沉默的風景。組卷:20引用:2難度:0.7
四、作文(50分)
-
13.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歲月里,我們常被身邊的點點滴滴所觸動。一個細微的動作或眼神,一句溫馨的鼓勵或勸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縷春風、一行文字、一幅畫面等,于不經(jīng)意間怦然撥動我們年輕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覺,溫暖的情懷,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間漾遍全身,讓我們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堅韌,懂得幸福,并且學會生活與創(chuàng)造。
請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體驗,以“怦然心動的感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組卷:24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