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衡陽市衡陽四中創(chuàng)新班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10 16:0:2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某同學在一次遠足之后,發(fā)現腳掌上磨出了一些水泡。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一段時間后水泡可自行消失。請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8
  • 2.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含紅細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細胞。腦脊液屬于細胞外液,正常腦脊液具有一定的壓力,對維持顱壓的相對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1難度:0.6
  • 3.如圖為人體體液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3引用:2難度:0.7
  • 4.隨著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人體健康。下列關于①肌細胞內的CO2和乳酸、②血漿pH值、③人體呼吸頻率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5.下列關于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6.如圖是某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字母代表組成反射弧的神經元或其他結構,神經元與肌肉細胞之間也是通過突觸聯系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9引用:8難度:0.5
  • 7.利用靈敏電流計、神經纖維及神經纖維—肌肉標本可探究興奮的產生與傳導(圖中的刺激強度均能引起動作電位的產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5引用:9難度:0.7
  • 8.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濫用興奮劑、吸食毒品是全社會面臨的問題,其中可卡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它對腦部突觸間興奮的傳遞會發(fā)生干擾,其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19引用:8難度:0.7
  • 9.神經科醫(yī)生常對患者做如圖檢查:手持鈍物自足底外側從后向前快速輕劃至小趾根部,再轉向拇趾側。成年人的正常表現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稱巴賓斯基征陰性。如出現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開,稱巴賓斯基征陽性,是一種病理性反射。嬰兒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狀態(tài)也都可出現巴賓斯基征陽性。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發(fā)現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8引用:12難度:0.9
  • 11.某小組為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若干生理狀況良好且一致的幼年小鼠進行了分組實驗,處理方法及實驗時間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別 處理方法 實驗時間
    甲組 切除甲狀腺 14天
    乙組 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 Y

    組卷:1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4.“退耕還林、還湖、還草”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措施之一。請分析作答:

    (1)如圖是科研人員對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種數目變化的調查結果。在演替過程中,群落的
     
    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區(qū)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研究人員調查該區(qū)域植物豐富度的方法可選用
     
    。
    (3)該群落在演替的過程中,而決定動物優(yōu)勢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4)發(fā)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為次生演替,其演替速度快的原因是保留了原有土壤條件,甚至還保留了
     

    (5)若干年后發(fā)現該群落出現了分布比較均勻的山毛櫸種群,調查該物種種群密度時,采取如下操作:
    ①選擇山毛櫸分布比較均勻長5千米寬1千米的長方形地塊;②將該地塊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劃一個樣方;③樣方為邊長5米的正方形;④每個樣方內山毛櫸的數量記錄如下:
    樣方 第一樣方 第二樣方 第三樣方
    個體數 3 5 4
    Ⅰ.根據該同學的調查,該原始森林中山毛櫸的種群密度為
     

    Ⅱ.該調查結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
     
    。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35.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如圖甲是某人工濕地公園污水處理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1)圖甲不同區(qū)域選擇種植不同類型的植物,在凈化水體的同時又能美化環(huán)境,這體現了生態(tài)工程建設的
     
    原理。A區(qū)域中以挺水植物蘆葦為主,B、C區(qū)域以沉水植物伊樂藻、苦草為主,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2)人工濕地中植物的根系不能吸收
     
    ,但可以為
     
    吸附和代謝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利于水質凈化。但人們對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其調節(jié)方式為
     
    調節(jié)。
    (3)圖乙表示該人工濕地公園草魚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果在t2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草魚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60條全部標志釋放,一段時間后進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沒有標志的30條、標志的20條,估算草魚種群在t1時是
     
    條。
    (4)為提高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某地進一步建立了一個集種植、養(yǎng)殖和休閑為一體的新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蒲行〗M對該新型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部分數據未給出,能量單位為J/cm2?a,肉食性動物作為只占據一個營養(yǎng)級研究)。
    生物類型 X 傳遞給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傳給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外來有機物輸入的能量
    生產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動物 2.5 1.5 11.0 Y 5.0
    肉食性動物 0.7 6.3 0.5 6.5 11.0
    據表分析,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
     
    J/cm2?a,X是指
     
    的能量,數據Y為
     
    J/cm2?a。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