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高考歷史適應性試卷

發(fā)布:2024/11/10 18: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答案的序號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

  • 1.“天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尚書》,此時的“天下”并不包括蠻夷戎狄所構成的“四海”。至戰(zhàn)國時,孟子提出“以夏變夷”,“天下”亦將“四海”納入其中。這一變化反映當時(  )

    組卷:11引用:5難度:0.6
  • 2.兩晉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約占入住者的半數(shù);由考核和學??荚嚾胱〉?,占25%;州郡縣吏積功升遷的,占14%;官府屬員入仕的,占1.2%。這一現(xiàn)象表明當時(  )

    組卷:20引用:6難度:0.6
  • 3.如圖為我國古代北方邊疆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與中原內地關系的三種模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25引用:43難度:0.6
  • 4.如表唐宋時期美術家地域分布統(tǒng)計表
    朝代 中原地區(qū)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東南沿海地區(qū) 其他地區(qū)
    唐朝 73% 11% 6% 10%
    北宋 63% 17% 10% 10%
    南宋 6% 26% 65% 3%
    ——據(jù)俞建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趙雅辭統(tǒng)計)整理
    某研究者據(jù)此得出“經濟重心南移導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結論。該研究者( ?。?/h2>

    組卷:16引用:7難度:0.8
  • 5.明清時期各地農村集市數(shù)量變化統(tǒng)計,根據(jù)表可知,明清時期(  )
    省區(qū) 嘉靖至萬歷 順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集市數(shù) 集市數(shù) 集市數(shù)
    直隸 132 527 537
    陜西(關中) 143 238 264
    江西 459 545 976
    福建(不含臺灣) 131 205 511
    廣東 - 1270 1959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6.19世紀70年代,李鴻章主張塞防各軍“可撤則撤,可停則停。其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弊笞谔膭t提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并重?!蓖瑫r認為西方國家“專在通商”。這一爭論反映了( ?。?/h2>

    組卷:3引用: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20分,第19、20題各12分,共52分。

  • 1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千里江山圖》卷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的唯一作品,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此卷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xiàn)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一向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杰構?!肚Ю锝綀D》卷在設色和用筆上繼承了傳統(tǒng)的“青綠法”,即以石青、石綠等礦物質為主要顏料,敷色夸張,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被稱為“青綠山水”。
    2022年春晚的舞蹈劇《只此青綠》把《千里江山圖》搬上舞臺,以古典文學的敘事方式、傳統(tǒng)藝術的當代表達、意念的流動構建起全劇的精神世界,通過人物的虛實交錯、情感的古今交融,將悠遠綿長的傳統(tǒng)文化意象,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只此青綠》牢牢把握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價值,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在文博、舞蹈、音樂、文學和非遺傳承中探尋和提煉符合當代視角的審美精髓。它不只用純藝術的方式舞繪千里江山,還在建黨百年之際完美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蘊,也彰顯了中國文化的自信。
    菁優(yōu)網(wǎng)
    ——摘編自馬季戈《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及人民網(wǎng)
    請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另選一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或一個作品),先簡要介紹該傳統(tǒng)文化(或作品)再闡述其現(xiàn)代價值。(要求:選取的傳統(tǒng)文化或作品明確、介紹抓住要旨、現(xiàn)代價值闡述合理并有理論升華、邏輯清晰、史論結合。)

    組卷:3引用:6難度:0.3
  •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鄒韜奮是近代中國卓越的政論家、出版家和著名記者,如表所列內容為其主要活動。
    時間 主要活動
    1922年 任《中華職業(yè)教育》雜志社編輯部主任,開始從事教育和編輯工作
    1926年 任《生活周刊》主編,并創(chuàng)辦“生活書店”,以犀利之筆,抨擊黑暗勢力,成了當時中國具有廣泛影響的進步文化名人
    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 “一二?九”運動爆發(fā)后,他提出“結成全國救亡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口號
    1935年 與沈鈞儒、厲麟似等人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
    1936年 國民黨逮捕了正在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鄒韜奮等7人,釀成“七君子事件”
    1937年后 出獄后,繼續(xù)反對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并且向周恩來提出入黨申請并被批準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鄒韜奮走上革命道路的因素。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鄒韜奮的事跡。

    組卷: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