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xué)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熊十力說“《中庸》本演易之書”,馮友蘭也把“易庸”連在一起講,說“《中庸》的主要意思與《易傳》的主要意思,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實際上,《易》《庸》很有不同?!兑住肥鞘澜缬^,《庸》則將它轉(zhuǎn)為內(nèi)在論;《易》是由天而人,對外在世界即宇宙、歷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論證?!队埂穮s完全以人的意識修養(yǎng)為中心,主要是對內(nèi)在人性心靈的形而上的發(fā)掘。也正因為《中庸》主要是內(nèi)在的追求意識,所以從信奉佛教的梁武帝到大講人性的宋明理學(xué),一直到今日的所謂“現(xiàn)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視它。
    《易傳》承續(xù)荀子,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從外在歷史眼界出發(fā),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觀;《中庸》承續(xù)孟子,也吸取了“道”的思想,從內(nèi)在心性出發(fā),建立了同樣的世界觀。《中庸》的基本特征是將儒學(xué)出發(fā)點立足地的“修身”賦以世界觀的形而上基石,提出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總綱領(lǐng),從而把“人性”提到“天命”高度,進一步把“天”與“人”聯(lián)結(jié)起來,發(fā)展了孟子理論。
    《中庸》撇開了寬廣的歷史進程,顯得拘謹而局促,但它在理論建構(gòu)的精深緊湊上,卻又超過了《易傳》。它與《易傳》的共同處在于對道家世界觀的吸取改造。在道家,“道”是最高功能和實體,“天法道”(《老子》),“道”高于“天”;儒家則相反,“天”高于“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儒家之所以能如此,正是通過《易傳》《中庸》而確定的。“道”是無心的,無往而不在;“天”是有心的,與人親近而相通。正是《易傳》賦予“天”以與人相通的生命、情感;《中庸》則更使“人性”成為“天命”,遵循這個“天命”便是“道”。而它們基本共性又都是“不息”。《易傳》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庸》講“故至誠無息”,都把儒學(xué)重“學(xué)”、重“教”、重人為、重修養(yǎng)的內(nèi)容賦予了自然的“道”和主宰的“天”。《中庸》強調(diào)“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就把老子、韓非那種君臨萬物、冷漠無情的客觀規(guī)律性的“道”,化而為與人的每一刻的存在、作為、修養(yǎng),意識相貫通交融而合一的“道”?!疤斓馈薄叭说馈睆亩褪且粋€“道”。這本是儒家傳統(tǒng)思想,但《中庸》把它提到了形而上學(xué)的世界觀高度;正因為此,在這個“天道”“人道”相合一亦即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性與主體存在的目的性相合一的“道”中,人于是就可以“參天地”“贊化育”,達到所謂“中和”的最高境界了。
    (摘編自李澤厚《荀易庸記要》)      材料二:
          關(guān)于《中庸》的作者,歷史上的說法可謂林林總總,值得分析梳理。司馬遷、鄭玄稱《中庸》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南宋朱熹認為《中庸》的作者應(yīng)該是子思及其弟子。從唐宋開始,“道統(tǒng)論”興起而形成儒家知識基本譜系,子思上承曾參而下啟孟子,在儒家“道統(tǒng)”傳承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而《中庸》也成為儒家心性理論的主要理論綱領(lǐng)。
          自宋代開始學(xué)術(shù)界懷疑思潮興起,《中庸》作者為子思的說法受到質(zhì)疑。宋代歐陽修對《中庸》出自子思提出異議,認為子思之說與孔子思想不符。南宋的葉適在其《習(xí)學(xué)紀言序目》中也表示了懷疑。清袁枚、葉酉、俞樾等因《中庸》中有“車同軌,書同文”等語,認為《中庸》非子思所作,而必然晚出。清人崔述認為“《中庸》獨探賾索隱,欲極微妙之致,與孔、孟之言皆不類?!吨杏埂繁胤亲铀妓鳌!瘪T友蘭則認為:“《中庸》似就孟子之學(xué)說加以發(fā)揮,似秦漢時孟子一派之儒者所作?!边@些說法,幾乎剝奪了子思《中庸》的著作權(quán)。
          其實,通過文獻考訂,也可以發(fā)現(xiàn)今本《中庸》成書有一個復(fù)雜過程?!吨杏埂泛汀墩\明》原本是獨立的兩篇。在其后的發(fā)展中,這兩篇才被編在一起形成今本《中庸》,孟子最先引用過今本《中庸》多處。孟子之后,荀子所作《不茍》篇與今本《中庸》也有密切關(guān)系,但與孟子不同的是,荀子不僅說到“中庸”而且說到“誠”,表現(xiàn)出把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傾向。這已然說明《中庸》成書早于孟子荀子時代,而因《中庸》有“車同軌,書同文”之言而認為其成書必然晚于秦代,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戰(zhàn)國時期的《管子》也有這樣的話:“衡石稱,斗斛一量,丈尺一尊制,戈兵一度,書同名,車同軌,此至正也?!苯?jīng)過考訂得到的結(jié)論是:《中庸》作者是子思及其弟子。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tǒng)”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他與其弟子經(jīng)過擴充、濃縮、精煉而修成的《中庸》一書最終成為儒家心性理論方面的重要文獻。受到子思的思想影響,孟子進一步發(fā)揮其學(xué)說,而逐漸形成“思孟學(xué)派”。所以《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說:“孔子沒,曾子之道日益光大。孔子沒,傳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傳,至孟子而圣人之道益尊?!边@一記述,當基本符合事實。從《中庸》的基本觀點和孟子的思想比較來看,源流亦當如此。二者只是思想詳略有所不同,而沒有精神本質(zhì)的區(qū)別。因此,子思作《中庸》的說法為歷代注疏家所遵循。
    (摘編自王岳川《大學(xué)中庸講演錄》)(1)根據(jù)材料一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庸》傾向于內(nèi)在追求,無論信奉佛教的梁武帝,還是大講人性的宋明理學(xué),乃至“現(xiàn)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視。
    B.《易傳》和《中庸》都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分別從外在歷史眼界和內(nèi)在心性出發(fā),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觀。
    C.儒家思想與道家相反,認為“天”高于“道”,因而“人性”必須遵循“天命”,必須遵循自然的“道”和主宰的“天”。
    D.老子、韓非的“道”都符合客觀規(guī)律,冷漠無情;《中庸》里的“道”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是“天道”與“人道”的統(tǒng)一。
    (2)下列對兩則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易》是世界觀,《庸》是內(nèi)在論,熊十力和馮友蘭關(guān)于《易》《庸》有許多相同之處的說法是錯誤的。
    B.《中庸》吸取和改造了道家世界觀,認為“天”高于“道”,并且“天”是有心的,與人親近而相通。
    C.宋代的歐陽修和南宋的葉適都以子思之說與孔子思想不符為由,認為《中庸》不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
    D.戰(zhàn)國時代的《管子》中有“書同名,車同軌”這樣的話,間接證明了《中庸》的成書也應(yīng)該在戰(zhàn)國時代。
    (3)下列各項言論中,不能體現(xiàn)材料闡釋的《中庸》儒家思想內(nèi)涵的一項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B.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C.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D.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
    (4)材料一運用對比論證方法論述了《易傳》和《中庸》的不同,請簡要概述二者有哪些不同。
    (5)關(guān)于《中庸》,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述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

    組卷:3引用:4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文本一;
    豫讓行刺
    葉敬之
          趙襄子乘著馬車,帶著一群隨從,浩浩蕩蕩地出了城門。在陽光的照射下,他的臉上發(fā)出紅撲撲的油光。他的身體隨著馬車的顛簸,左右搖晃著。
          城外不遠,矗立著層層疊疊的山嶺。山下河道彎曲,河上一座木橋,被垂柳擋住了平邊。
          開路的隨從過了橋,車夫鞭子一甩,催馬過橋。誰料,馬卻“咯噔”一下停往了。馬頭亂搖亂晃,馬蹄也往后倒退,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車頭。
          趙襄子疑慮重重。自從殺了智伯,把智伯的人頭做成了飲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讓刺殺自己未遂,更讓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參乘青荓的肩膀,指著橋下說道:“你去看看什么情況。”
          青荓下了馬,正了正頭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間的佩劍,往橋下走去。
          趙襄子等候著。不知過了多久,青荓沒有回來,而橋下也靜悄悄的。
          趙襄子不耐煩了,又叫了一個隨從過去察看。眼見得那個隨從下了橋,忽然聽得一聲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趙襄子腦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馬,扶著腰間的佩劍,三步并兩步走近橋頭,拐彎下橋。
          不用他吩咐,他的隨從們也紛紛下馬,拔出佩劍,跟著趙襄子下橋。
          剛到橋底,趙襄子嚇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幾步。他沒有看見青荓,卻看見了他的仇家——豫讓!豫讓垂著頭,握著佩劍,臉上的疤痕繃得緊緊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讓的腳下,就躺著青荓。鮮血浸進了青荓的衣服,往河邊汩汩流滿。
          趙襄子怒火中燒,他拔出劍來,揮舞著,怒斥豫讓道:“我原先以為,你不惜犧牲性命替主子報仇,是個義士,所以放了你。誰料,青荓與你是好友,你連他也殺掉,看來你不是義士!且吃我一劍!”
          豫讓并不舉劍,抬起頭來,臉上竟有晶瑩的淚珠。趙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劍鋒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讓道:“你有什么話趕快說,說了好受死!”
          豫讓因為吞了炭火,噪音嘶啞。他艱難地發(fā)出聲音來:“青荓發(fā)現(xiàn)我,欲放我走,則對不起主子;欲將我殺了,又對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br />      豫讓說完,扔了佩劍,往地上一跪,撫著青荓尸體,大哭起來。聲音微弱如蚊蟲之鳴,粗糲似老樹之皮,似凄風(fēng)掠過。在場的人,無不低頭垂淚。趙襄子提劍的手,也撲地垂了下去。
          豫讓忽然爬起來,抹了一把眼淚,渾濁的眼光投向趙襄子:“我有一事有勞于君。”
          趙襄子目睹剛才的一幕,敵意已然消失,就允諾道:“你說?!?br />      豫讓道:“從今以后,再想刺君,已無可能。何況多年好友,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墳前的許諾未能兌現(xiàn)。能否請君脫下外衣,讓我刺上三劍,以報主公?”
          趙襄子聽了,沒有言語,把劍交給一個隨從,脫下外衣。兩個隨從上來,接過外衣,各拉一條袖子,來到豫讓面前。豫讓舉劍,跳躍呼喊,連刺三劍,三個洞口,邊緣皆染血,赫然出現(xiàn)在衣上。趙襄子見了,不免心驚。
          豫讓停下劍來,拱手施禮,大呼道:“我已報答主公!”
          說丟舉劍,劍光一閃,頭顱落地,滾了幾滾。目光最后瞥一眼趙襄子,嘴唇略動了動:“謝,謝……”
          豫讓的尸體依然直立,不知過了多久,才轟然倒地。
          趙襄子為豫讓修了一座墳?zāi)埂D悄咕驮诤舆?,橋?cè)。后人稱墳?zāi)篂樵プ屇?,稱橋為豫讓橋。河水流淌兩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著墓和橋。
          河水不枯,墓橋永恒。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
          當“恩”與“義”發(fā)生沖突時,刺客們會如何選擇呢?從豫讓刺殺趙襄子的事跡中可以看出。豫讓第一次刺殺趙襄子失敗,趙襄子感動其賢,釋放了他。于豫讓而言,趙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讓與智伯的君臣之義讓他不可能“懷二心”而事趙襄子,更不可能放棄為智伯復(fù)仇。智伯的“國士遇之”的恩情與二人之間的君臣之義大于趙襄子的救命之思,“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因此,豫讓最終仍然選擇了再次刺殺趙襄子。由此可以看出,當“恩”與“義”發(fā)生沖突時,刺客豫讓選擇了“死名之義”,三擊趙襄子衣而后自殺。
    (摘編自高婕《<史記?刺客列傳>中的“恩義”關(guān)系》)(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趙襄子的拔劍相向,豫讓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淚,說明他對青芹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傷。
    B.豫讓的復(fù)仇之路坎坷,充滿艱辛;他三擊趙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對智伯之靈的告慰,也是對自我心靈的寬慰。
    C.豫讓自殺后,其直立的尸體過了許久才轟然倒地,這一超現(xiàn)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豫讓不甘失敗、生命頑強的精神品質(zhì)。
    D.小說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橋永恒”具有象征意義,它意味著豫讓的可貴精神千百年以來世代流傳,永不磨滅。
    (2)關(guān)于青荓這一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荓許久未歸且橋下靜悄悄的,反常的現(xiàn)象增添了現(xiàn)場的緊張氛圍。
    B.青荓在殺死與放走豫讓的兩難之中選擇自殺,體現(xiàn)了他的忠義精神。
    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過豫讓的交代來完成,采用了側(cè)面描寫手法。
    D.青荓的出現(xiàn),推動了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了線索人物的作用。
    (3)豫讓為智伯復(fù)仇,最終不得不以劍三擊趙襄子衣服而后自殺,結(jié)合文本一、二,談?wù)勀銓υプ寖r值追求的理解。
    (4)“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使人間之,果豫讓也?!薄妒酚?刺客列傳》中的寥寥數(shù)語,卻在文本一中濃墨重彩,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xué)效果?

    組卷:39引用:17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早在16世紀,“鼠尾草”就已深入到英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當時,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茶葉尚未傳到英國,那里的人們就用鼠尾草泡水當茶喝,既清熱解渴,又經(jīng)濟實惠。
    “鼠尾草”這個名字聽上去并不太美好,被視為“窮人的香草”。它對土壤要求不高,在土質(zhì)較為疏松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都能良好生長。在我國廣大地區(qū)的山野路旁、蔭蔽草叢、水邊及林蔭下,①         。鼠尾草的花朵形態(tài)玲瓏別致,且色香味俱全。因此,鼠尾草是一種非常能夠營造氛圍的園林花草,尤其適宜在公園、景區(qū)或河湖岸邊成片栽植,可以布置出非常壯美的景觀。
          鼠尾草是西餐中一種使用極為普遍的調(diào)味香料,其濃烈的香味中略帶著一些苦澀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在調(diào)味時,不僅人們可以將鼠尾草的新鮮枝葉直接加在食物中,也可在燒制菜肴時將其曬干之后添加烹制菜肴。由于新鮮的鼠尾草不耐高溫,因此,通常是在菜肴即將燒好時再加入,否則,高溫烹煮太久,②         ,起不到增香調(diào)味的作用。而使用曬干后的鼠尾草,就要在烹制時早早放入,煮得久一些,其香味才能充分釋放出來。由于鼠尾草的香味太過濃烈,不論其是鮮草還是干草,作為調(diào)味品使用的時候,③         ,以免掩蓋其他配料甚至主要食材的味道。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事物的名稱往往會令人產(chǎn)生或相近、或相反、或因果等聯(lián)想,如科學(xué)家由“飛鳥”想到“飛機”,中間就經(jīng)歷了聯(lián)想的過程。請依據(jù)上述材料,簡述“鼠尾草”被視為“窮人的香草”的聯(lián)想過程。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6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途不可以應(yīng)萬方,刻船不可以索遺劍。(東晉?葛洪)
          欲求新,則求變;欲求完美,則求常變。(英國 溫斯頓?丘吉爾)
          以上材料告訴我們要認清變化、應(yīng)對變化和主動求變,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身擔(dān)民族復(fù)興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1引用:6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