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 41.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各題。
          兇惡每“戰(zhàn)勝”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壓縮了一次,因為它了a自己的丑惡。善良每敗于兇惡一次,就把自己b了一次,因為它c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wěn),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
          善良可以與天真也可以與成熟的超拔聯(lián)系在一起。多數(shù)情況下善良之不為惡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會自衛(wèi)和抗爭,只是不濫用這種“正當防衛(wèi)”的權利罷了。往往是這樣,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滲透了人生與世界的強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最不善良。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惡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臨大敵,其鳴也前凄厲,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著面對現(xiàn)實,永遠不喪失對于世界和人類、祖國、友人、理想的信心。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
     

    (2)文中a、b、c三處應填入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宣揚 宣告 弘揚
    B.弘揚 宣揚 宣告
    C.宣告 弘揚 宣揚
    (3)善良的內(nèi)涵有哪些?
     

    ①善良宣揚了自己的光明。②善良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wěn),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③善良可以與天真也可以與成熟的超拔聯(lián)系在一起。④善良者微笑著面對現(xiàn)實,永遠不喪失對于世界和人類、祖國、友人、理想的信心。
    A.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3引用:1難度:0.5
  • 42.張一是申華職業(yè)學校的應屆畢業(yè)生,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yè)市場,他四處奔波,想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2022年7月,張一在求職網(wǎng)看到一則巴巴拉公司的招聘啟事,覺得自己能夠滿足其崗位需求。
    招聘啟事      巴巴拉公司因擴展業(yè)務,需要招聘機械工程師1名、文秘工作人員1名、財會人員1名、計算機IT操作員1名。歡迎有志者來函溝通,通訊地址:××市××路××號。
          請你以張一的身份,根據(jù)招聘啟事上提供的信息,擬寫一封應聘信。要求:①訴求明確合理,有針對性;②格式規(guī)范,語言通順;③400字左右。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7引用:1難度:0.5
  • 43.從下列所給六個意象中,任選四個寫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意象:夕陽、垂柳、石橋、青山綠水、飛鳥
          要求:不少于50字,意境營造合理,能表達某種情感,語意連貫。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 44.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張昭,字潛夫。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縣。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長安,值巢寇亂,不知 所終。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時盜賊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積十年不能得。乃發(fā)哀行服,躬耕海濱。青州王師范開學館,延置儒士,再以書幣招直,署賓職。師范降梁,直脫難北歸,以《周易》《春秋》教授,學者自遠而至,時號逍遙先生。
          昭始十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余篇;未冠,遍讀《九經(jīng)》,盡通其義。處儕類中,緩步闊視,以為馬、鄭不己若也。后至贊皇,遇程生者,專史學,以為專究經(jīng)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滯,繁而寡要;若極談王霸,經(jīng)緯治亂,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漢書》十余義商榷,乃授昭《荀紀》《國志》等,后又盡得十三史,五七年間,能馳騁上下數(shù)千百年事。又注《十代興亡論》.處亂世,躬耕負米以養(yǎng)親。
          后唐莊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軍門,昭因至魏,攜文數(shù)十軸謁興唐尹張憲。憲家富文籍,每與昭燕語,講論經(jīng)史要事,恨相見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監(jiān)察御史里行。憲為北京留守,昭亦從至晉陽。莊宗及難,聞鄴中兵士推戴明宗,憲部將符彥超合戍將應之。昭謂憲曰:“得無奉表勸進為自安之計乎?”憲曰:“我本書生,見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極。茍靦顏求生,何面目見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相泣而去,憲遂死之,時論重昭能成憲之節(jié)。
          時有害昭者,昭曰:“明誠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無悔?!北妶?zhí)以送彥超,彥超曰:“推官正人,無得害之?!薄?br />      長興二年,丁內(nèi)艱,賻絹布五十匹,米麥五十石。昭性至孝,明宗聞其居喪哀毀,復賜以錢幣。服除,改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上言乞復本朝故主,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彈事,諫官月給諫紙。并從之。又奏請勸農(nóng)耕及置常平倉等數(shù)事。……
          宋初,拜吏部尚書。乾德元年郊祀,昭為鹵簿使,奏復宮闕、廟門、郊壇夜警晨嚴之制。禮畢,進封鄭國公,與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選。谷嘗誣奏事,引昭為證,昭免冠抗論。太祖不說,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陳國公。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率多拘滯,繁而寡 要:要領
    B.多自軍門 效:獻,盡力
    C.又奏請農(nóng)耕及置常平倉等數(shù)事 勸:勉勵
    D.以本官致 致仕:登上仕途
    (2)文中“此古人志也”中的“之”字,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竊憐愛之,愿令得補黑衣數(shù)
    C.夫晉,何厭有?
    D.既泣三日,乃誓療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昭的父親在動亂的年代,共計十年,千里尋父,歷盡艱辛,終究沒有能夠找到父親,于是為父親辦喪事。王師范邀請儒生,連續(xù)幾次用書籍和錢財來請張昭的父親,他才去了。
    B.張昭年少時就才華橫溢,鶴立雞群。后來更遇名師,得到程生的指點,于是學問得到極大的提高。
    C.張憲也是一位飽學之士,對張昭有知遇之恩。后來張憲部下聯(lián)合戍將準備兵變,張昭試探張憲的打算,他對張憲能成古人之義表示贊同。
    D.宋朝初年,張昭官拜吏部尚書,又進封鄭國公。因為同僚陶谷胡亂奏事,并且強拉著他作證,他堅持原則,結果太宗很不高興。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相泣而去,憲遂死之,時論重昭能成憲之節(jié)。
    譯:
     

    ②上言乞復本朝故事,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彈事。
    譯:
     
    。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4引用:1難度:0.5
  • 45.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各題。
    旗袍的起源
    王賢笙
    《左傳》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華服飾文化可謂源遠流長,燦若星漢。肇始于20世紀民國時期的旗袍,以其體現(xiàn)的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xiàn)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
          中華女性的著裝一向是嚴肅的,“霓裳羽衣”也好,“鳳冠霞帔”也罷,無不體現(xiàn)對雍容華貴的追求,但女性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對美麗、浪漫的渴望,旗袍的出現(xiàn)或許因為如此吧。
          關于旗袍的起源,學術界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主要觀點大致有五種。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fā)展而來。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于旗女袍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袍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袍服發(fā)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br />      第二種以袁杰英教授《中國旗袍》以及包銘新教授《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女袍服有一定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里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眹鴮W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睂M族袍服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并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袍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繼承關系,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并不合適,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并把“臺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臺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臺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吁為“祺袍”正名。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tǒng)的西化變異。它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搭配形式,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范。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他認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是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都市新女性,她們絕大多數(shù)是漢族人,她們的祖先在清初經(jīng)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女袍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并不具備。
          第五種觀點認為女子穿旗袍是蓄意模仿男子著裝、醉心于男女平權的結果。張愛玲是這一觀點的擁躉。她在《更衣記》里寫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國婦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最初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睆垚哿嵋徽Z中的,這一時期的旗袍使用直線裁制法,使胸、肩、腰、臀盡顯平直,完全封殺了女人的曲線。此說將旗袍的興起歸因為男女平權的產(chǎn)物,這對現(xiàn)代人來說簡直匪夷所思。
          旗袍承載著文明,追隨著時代,凝結了整個民族上千年的服裝文化精華,成為中華女性最具代表的傳統(tǒng)服裝。
    (1)關于旗袍的起源,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周錫保認為旗袍是從旗女袍服直接發(fā)展而來的。
    B.章太炎、崔榮榮都認為滿族袍服本源為古代漢服。
    C.袁杰英、包銘新和王宇清都認為旗袍和旗女袍服有繼承關系。
    D.卞向陽認為旗袍源于中西服飾交融,否認旗袍是旗女袍服的復辟。
    (2)關于旗袍不起源于旗女袍服的原因解說,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崔榮榮認為漢族袍服歷史悠久,是滿族的袍和褂的淵源。
    B.王宇清認為中國婦女袍服歷史悠久,并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
    C.卞向陽認為漢族新女性沒有理由復辟異族壓迫者的服飾。
    D.張愛玲認為是旗袍是清教徒的服飾,與清代旗女袍服無關。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旗袍的出現(xiàn)源于女性對雍容華貴的追求和對美麗、浪漫的渴望。
    B.將“旗袍”改名為“祺袍”,本質上沒有改變。
    C.最初的旗袍盡顯平直,完全封殺了女人的曲線,以致于當時的婦女排斥女性化的一切。
    D.前三種有關旗袍的起源說,其代表性觀點都肯定了旗袍與旗女袍服有一定程度的關系。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46.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作答。
    獨山梅花
    王安石
    獨山梅花何所似,半開半謝荊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顏色空。
    【注】①上林,指上林苑,皇家園林,暗指朝廷。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出了梅花生長的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以“何所似”發(fā)問,意在強調獨山梅花的與眾不同。
    B.即使處在寒日野風中,梅花仍是亭亭而立,雖然孤獨寂寞,卻依然花開艷麗,花香遍野。
    C.尾聯(lián)寫梅花堅守自我,扎根獨山直至老去,而不愿意移栽到上林苑中和別的花木爭奇斗艷。
    D.這首詩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半開半謝的獨山梅花喻人喻世,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寄托。
    (2)本詩以梅喻人,請具體分析頷聯(lián)的意蘊。
    (3)概括本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 4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錯誤的一句是( ?。?/h2>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2引用:1難度:0.8
  • 48.在人生旅途中,一定有許多人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影響著你,他們給你關愛、幫助、力量、勇氣……特別是學校的老師,老師教你以人道,授你以書華,感你以秉性,沐你以恩澤……一談起他們,你的腦海中也許就會浮現(xiàn)出他們獨特的風采。請你選擇其中一位印象特別深刻的老師進行描寫。
    要求:①運用兩種及以上描寫方法;②校名、班級和人名用××代替;③200字左右。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 4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不是貶義褒用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5引用:1難度:0.5
  • 5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懷素上人草書歌
    [唐]戴叔倫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
    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忽為壯麗就枯澀,龍蛇騰盤獸屹立。
    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
    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
    人人細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注]①懷素:唐書法家,善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雖率意頰逸,千變?nèi)f化,終不離魏、晉法度”(元沈右語)。②古法:魏晉書法里的書寫格式及基本要求。③破體:多種書體并用于一件書法作品中的書法。④枯澀:書法術語,指勁健斷續(xù)的枯筆。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端四句,總評懷素書法,交代醉酒作書。懷素長于草書,他的書體符合基本規(guī)范又變化出新,瘦勁俊逸,灑脫自然。
    B.“始從破體變風姿”“忽為壯麗就枯澀”二句,展現(xiàn)了懷素書寫的過程,突出其字體字形的變化多端、墨法的枯潤濃淡。
    C.“一一花開春景遲”“龍蛇騰盤獸屹立”二句寫出了懷素書法的自然真趣、形神兼?zhèn)?,讓人?lián)想到大自然千變?nèi)f化的壯麗景象。
    D.“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坐失聲看不及”二句,寫懷素行筆的快速流暢,似驟雨如疾馬,滿座的人都看得人迷忘記了說話。
    (2)北宋米芾《海岳書評》評論懷素書法“如壯上拔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2引用:1難度:0.4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