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202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呵護自然,人人有責”,旨在號召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分析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去年召開的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鄭重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br />材料二:我國生物多樣性法律法規(guī)體系越來越完善,如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今年3月,我國遭受了近十年來的最強沙塵暴,此次沙塵暴起源于蒙古國戈壁荒漠。蒙古國因過度放牧導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季氣溫較往年偏高5~8℃,導致干旱、大風,就此形成了超強沙塵暴。
(1)中國要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一方面應保護現(xiàn)有森林,并大力植樹造林,利用綠色植物進行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需從能源結構、工業(yè)制造和個人生活等方面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生物安全法》中規(guī)定加強對抗生素藥物等抗微生物藥物使用和殘留的管理,因為這些藥物殘留可能會沿食物鏈逐漸積累危及人體健康,也可能污染環(huán)境;還規(guī)定加強對人類和珍稀動植物遺傳資源的調查、管理與監(jiān)督,這是從
基因
基因
多樣性的角度保護我國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安全。
(3)過度放牧會影響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平衡
平衡
狀態(tài),加速草場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
(4)“呵護自然,人人有責”。下列個人行為不利于保護自然的是
C
C
。
A.隨手關燈
B.光盤行動
C.放生巴西龜
D.垃圾分類投放
(5)我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少沙塵暴的發(fā)生?請寫出一條措施:
加強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導全球合作,減少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
加強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導全球合作,減少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

【答案】光合作用;基因;平衡;C;加強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倡導全球合作,減少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8引用:1難度:0.2
相似題
  • 1.相對封閉的溫室中,綠色植物受到陽光的照射而生長,晝夜測溫室內氧氣的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6 0:0:1組卷:25引用:6難度:0.7
  • 2.請根據(j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識回答問題。
    菁優(yōu)網(wǎng)
    (1)a、b 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動:a 是
     
    ,b 是
     
    。
    (2)A、B 表示兩種物質:A 是
     
    ,B
     
    。
    (3)a 的意義:不但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 要的
     
    ,同時減少了大氣中的
     
    含量,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b 過程主要在
     
    中進行,其實質就是分解
     
    ,釋放能量,為植物的 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5)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蘿卜、梨等很多種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會空心,不如剛買 回來的時候好吃,這種現(xiàn)象是由
     
    (填字母)過程造成的。

    發(fā)布:2024/12/26 0:0:1組卷:19引用:2難度:0.3
  • 3.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質基礎,面呼吸作用則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為研究種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對種子消毒殺菌后,按圖甲所示的實驗進行研究。對種子消毒殺菌后再進行實驗。幾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現(xiàn)明顯渾濁現(xiàn)象的裝置是
     
    (選填“A”、“B”或“C”)。
    菁優(yōu)網(wǎng)
    (2)研究人員在晴天環(huán)境下,對栽有綠色植物的密閉玻璃溫室,進行24小時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繪制的曲線如圖乙所示。據(jù)圖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于
     
    (選填“P點前”、P點”或“P點后”),你的依據(jù)是:
     
    。

    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7引用:2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