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項脊軒志(節(jié)選)
(明)歸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悠然亭記(節(jié)選)
(明)歸有光
       余外家世居吳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歸始僦居縣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馬鞍山之、婁水之陰。
      憶余少時嘗在外家,蓋去縣三十里,遙望山頹然如積灰,而煙云杳靄,在有無之間。今公于此山日親,高樓曲檻,幾席戶牖常見之,又于屋后構小園,作亭其中,取靖節(jié)“悠然見南山”之語以為名。靖節(jié)之詩,類非晉、宋雕繪者之所為。而悠然之意,每見于言外,不獨一時之所適。而中無留滯,見天壤間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嘗以為悠然者實與道俱。謂靖節(jié)不知道,不可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D
D

A.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己為墻/凡再變矣
B.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C.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D.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諸父異爨”:“諸父”,伯父、叔父的統(tǒng)稱?!爱愳唷保衷钭鲲?,意思是分家。
B.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這里指馬鞍山的南面。
C.“束發(fā)”:是古代漢族男子成人自立的標志,而“成人自立”指男子二十歲。
D.“歸”指古代女子出嫁,而“歸寧”舊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親。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項脊軒志》追憶了作者昔日的讀書生活和家庭日?,嵤?,寄托了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深情懷念,情真意切,以“亭亭如蓋”的枇杷樹作結,含蓄雋永。
B.《項脊軒志》寫作者閉門苦讀和項脊軒遭火未焚一節(jié),文字簡約,寥寥幾語,卻接續(xù)前文,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項脊軒的一片深情。
C.《悠然亭記》回憶作者年少時住在外祖父家的往事,外祖父很喜歡離縣城三十里的馬鞍山,用陶淵明的詩句命名花園中的亭子,取“悠然見南山”之意。
D.《悠然亭記》和《項脊軒志》一樣,都以回憶為基礎,圍繞一個特定的建筑,記述和建筑有關的人和事,以此表現(xiàn)人物,寄寓情感,語言質樸自然。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②而悠然之意,每見于言外,不獨一時之所適。
【答案】D;C;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8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陳軫者,游說之士。與張儀俱事秦惠王,皆貴重,爭寵。張儀陳軫于秦王曰:“軫重幣輕使秦楚之間,將為國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軫曰:“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矣?!陛F曰:“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士盡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爭以為臣,曾參孝于其親而天下愿以為子。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者,良仆妾也;出婦嫁于鄉(xiāng)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以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終相張儀,而陳軫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于秦。軫遂至秦。
          韓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問于左右。陳軫適至秦,惠王曰:“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謂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決,愿子為子主計之馀,為寡人計之?!标愝F對曰:“亦嘗有以夫卞莊子刺虎聞于王者乎?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國傷,小國亡,從傷而伐之,一舉必有兩實,此猶莊子刺虎之類也。臣主與王何異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選自《史記?張儀列傳》,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儀陳軫于秦王曰 惡:厭惡
    B.儀之言果 信:真實
    C.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 售:嫁出去
    D.卞莊子以為然,立 須:等待
    (2)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B.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C.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D.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儀在秦惠王前說陳軫打算離開秦國,投靠楚國。秦惠文王一聽,立刻找來陳軫,問是否有這回事。
    B.陳軫面對秦王的質問,肯定張儀的說法,以退為進,然后引事例、打比方,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
    C.陳軫跟張儀爭寵,秦惠王最終拜張儀為相,陳軫便去了楚國。楚國重視他,還讓他出使秦國。
    D.陳軫用卞莊子刺虎的故事讓秦惠王明白:韓魏相爭,就像是兩頭老虎打架,他們兩敗俱傷時才是秦國出兵的最佳時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
    ②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
    發(fā)布:2024/9/20 0:0:11組卷:1引用:3難度:0.7
  • 2.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問題。
          (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論語?述而》)       (2)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       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表示,“吾與女弗如也”應理解為“我與汝均不如”。據(jù)此聯(lián)系上述兩則材料,簡要說明孔子的教育技巧。
    發(fā)布:2024/9/11 13:0:9組卷:2引用:2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柳開,開奇之,曰:“公輔才也?!迸e進士第一,擢知制誥。真宗幸亳,為留守判官,遂知亳縣。亡卒群剽城邑,發(fā)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罷所發(fā)兵,陰聽察知賊區(qū)處,部勒曉銳士,擒賊,斬以徇。嘗歸沐,忽傳詔對內(nèi)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shù)以示迪。時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fā)內(nèi)藏庫以佐國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shù)百萬借三司?!钡显唬骸疤熳佑谪敓o內(nèi)外,愿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钡蹛?。初,上將立章獻后,迪屢上疏諫,以章獻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后深銜之。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來朝京師,時太后垂簾,語迪曰:“卿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今日吾保養(yǎng)天子至此,卿以為何如?”迪對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見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碧笠嘞病V熘?,迪欲行縣因祠岳為上祈年,仁宗語輔臣曰:“祈禱非迪所宜,其毋令往?!痹还パ又?,武事久弛,守將或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邊,詔不許,然甚壯其意。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于斯見之。
    (選自《宋史?李迪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
    B.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
    C.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
    D.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幾子/乃欲為此計/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婆e考試到明清發(fā)展為四個級別,最低一級是鄉(xiāng)試。
    B.“歸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數(shù)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漢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為了加強對內(nèi)控制,將財政大權從宰相手中分割出來而設置了“度支、戶部、鹽鐵”三司,長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來“社稷”被用來借指國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迪才華出眾,受人賞識。柳開對他寫的文章很是贊賞,認為他能堪大任,后來李迪參加科舉考試,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頗有建樹。
    B.李迪富有謀略,親力親為。就任亳地知縣后,他暗中打聽察訪,然后部署精銳士兵,最終擒獲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斬首示眾。
    C.李迪為人正直,敢于進諫。李迪屢次上疏勸諫,不同意冊立章獻皇后;因為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獻皇后的打擊報復,貶官衡州。
    D.李迪膽量非凡,富有豪氣。元昊攻打延州時,不少守將用其他名義來躲避戰(zhàn)爭,李迪卻主動要求戍守邊疆,仁宗皇帝沒答應。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fā)內(nèi)藏庫以佐國用。
    ②語迪曰:“卿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
    (5)“社稷臣”,謂關系國家安危之重臣。文末李迪為什么被稱為“社稷臣”,請簡要說明。
    發(fā)布:2024/9/9 7:0:8組卷:3引用:6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