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觯Y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螅讼荽鬂芍?,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蹦朔制潋T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br />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遥液味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
常以身翼蔽沛公 |
B.吾為公取彼一將 |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
C.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
臣請入,與之同命 |
D.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B.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C.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D.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3)下列各項對文章內(nèi)容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被漢軍包圍在垓下,夜聽四面楚歌,感到大勢已去,于是飲酒帳中,慷慨悲歌,無限悲涼。
B.項羽帶領騎兵,乘夜突圍,過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陰陵時迷路,為一老農(nóng)所騙,陷入沼澤地,被漢軍追及。
C.為了證明“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項羽奮起殺敵,斬漢軍二將,殺數(shù)十百人,使?jié)h軍騎將赤泉侯倒退數(shù)里。
D.烏江亭長請項羽過江,項羽自言無面目再見江東父兄,把馬送給亭長,帶領部下徒步作戰(zhàn),最后自刎而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②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5)從文中看,項羽有機會逃回江東從頭再來,但最后項羽把自己的馬送人,浴血奮戰(zhàn)后自殺,結合文章分析項羽這樣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