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練習(xí)。
杏花書屋記
歸有光 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他日當(dāng)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公后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之患。如是數(shù)年,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貯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年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芳洲杜若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進士科,士方登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進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余年,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fù)以科名望其子孫。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詩》曰:“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起官陟憲使 |
陟:提拔,升遷 |
B.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 |
藝:裝飾 |
C.士方登第時 |
方:將,將要 |
D.君子有谷,貽孫子 |
貽:給予 |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C
A.①諸子讀書其間 |
②乃復(fù)以科名望其子孫 |
B.①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 |
②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 |
C.①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 |
②吾于周氏見之矣 |
D.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 |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 |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作者對玉巖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組是
C
C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
②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見之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杏花書屋是周孺允根據(jù)先父玉巖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讀書室,作者推測玉巖公以此表達對其子孫考取功名、為國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書屋是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對父志的不忘;作者敘寫杏花之宴,不僅照應(yīng)了文題,還暗含了作者自己對科舉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葉”“芳洲杜若”照應(yīng)前文玉巖公謫居沅、湘時的人生往事,認為玉巖公的貶謫猶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敘述杏花書屋的由來,再敘述其建造情況和周遭環(huán)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議論;最后表達對周氏子孫的美好祝愿。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之患。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