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愚公移山》,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列子?湯問》(1)下列選項(xiàng)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項(xiàng)是DD
A.指通豫南 | 才通人 | 政通人和 | 北通巫峽 |
B.達(dá)于漢陰 | 不求聞達(dá) | 詞不達(dá)意 | 知書達(dá)理 |
C.渤海之尾 | 跳往助之 | 汝之不惠 | 何陋之有 |
D.無窮匱也 | 日暮途窮 | 無窮無盡 | 理屈詞窮 |
丙
丙
【甲】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認(rèn)為:愚公年齡太大,力氣太弱,曾經(jīng)不能削減過小山丘,甚至動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木,又怎么可能去移山呢?
【乙】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不支持愚公移山:妻子是因?yàn)橛薰挲g太大,力氣太弱,家離渤海又太遠(yuǎn);智叟是因?yàn)樗X得愚公是在做傻事。
【丙】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對移山將挖出的土石安置問題產(chǎn)生了疑問:妻子是擔(dān)心土石無法安置,事情做不成;智叟是嘲笑愚公辦事不切實(shí)際。
(3)文學(xué)作品常常通過運(yùn)用對比來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特征,加強(qiáng)藝術(shù)效果。請結(jié)合上文和下面兩則寓言,完成文后表格。
弈秋①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②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多言何益 子禽③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黽④,日夜恒鳴,口干舌擗⑤,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br />--(清)孫詒讓《墨子后語》【注】①弈:下圍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稱為弈秋。②弓繳:弓箭。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③子禽:人名,墨子的學(xué)生。④黽(měng):金線蛙,蛙的一種。⑤擗:同“敝”,困、疲勞。
題目 | 對比對象 | 寓意 |
《愚公移山》 | 愚公和智叟 | ① 做事要目光長遠(yuǎn),不畏艱險,并堅(jiān)持不懈 做事要目光長遠(yuǎn),不畏艱險,并堅(jiān)持不懈 |
《弈秋》 | ② 專心聽弈秋講學(xué)的人和另一個不專心聽講的人 專心聽弈秋講學(xué)的人和另一個不專心聽講的人 |
專注是做成事情的基礎(chǔ)。 |
《多言何益》 | 整天叫個不停的蝦蟆、蛙黽和按時啼叫的雄雞 | ③ 說話要切合時機(jī) 說話要切合時機(jī) |
【答案】D;丙;做事要目光長遠(yuǎn),不畏艱險,并堅(jiān)持不懈;專心聽弈秋講學(xué)的人和另一個不專心聽講的人;說話要切合時機(jī)
【解答】
【點(diǎn)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7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思。
(1)故:
故不為茍得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得:
故不為茍得也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為: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4)于:
所惡有甚于死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5)而:
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6)之:
呼爾而與之
為宮室之美發(fā)布:2024/12/27 0:0:1組卷:81引用:2難度:0.6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diǎn)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diǎn)——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guān)頭卻能考驗(yàn)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diǎn),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yàn)”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得之則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C.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49引用:4難度:0.8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