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K激酶由IKKα、IKKβ和IKKγ三種亞基組成,該酶參與動物體內免疫細胞的分化。臨床上發(fā)現(xiàn)某重癥聯(lián)合免疫缺陷(SCID)患兒IKKB基因編碼區(qū)第1183位堿基T突變?yōu)镃,導致IKKβ上第395位酪氨酸被組氨酸代替。為研究該患兒發(fā)病機制,研究人員應用大引物PCR 定點誘變技術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主要過程如圖1、2。分析回答:
過程 | 實驗目的 | 步驟要點 |
導入 | a.處理突變基因與載體 | |
b.構建重組載體 | 利用DNA連接酶催化突變基因和載體連接 | |
e.導入目的基因 |
利用顯微注射法將重組載體注入小鼠受精卵 利用顯微注射法將重組載體注入小鼠受精卵
|
|
發(fā)育 | d.獲取早期胚胎 | 利用專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受精卵,并檢測其發(fā)育狀況 |
e.代孕獲得小鼠 |
利用合適的早期胚胎進行胚胎移植 利用合適的早期胚胎進行胚胎移植
|
|
f.鑒定、薄選F0小鼠 | 利用PCR鑒定基因,篩選出雜合鼠F0 |
引物A:5'-CCCCAACGGAAAGTGTCA-3'(下劃線字母為突變堿基)
引物B:5'-TAAGCTTCGAACATCCTA-3'(下劃線部分為限制酶HindⅢ識別序列)
引物C:5'-GTGAGCTCGCTGCCCCAA-3′(下劃線部分為限制酶SacⅠ識別序列)
則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
引物A和引物C
引物A和引物C
,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 引物B
引物B
和圖中大引物的 ②
②
(①/②)鏈。(2)在PCR反應體系中,需要加入引物和IKKB基因外,還需要加入
Taq酶(耐高溫DNA聚合酶)、4種脫氧核苷酸、緩沖液、Mg2+
Taq酶(耐高溫DNA聚合酶)、4種脫氧核苷酸、緩沖液、Mg2+
等。PCR中盡可能提高退火溫度以減少 非目標基因的獲得
非目標基因的獲得
。(3)圖2模型鼠培育過程中雜合模型鼠(F0)的培育涉及了一系列現(xiàn)代生物技術,如表是其中的一些步驟,請根據(jù)題意完成表格內容。
(4)根據(jù)圖2雜交結果,可以確認突變基因已經較穩(wěn)定地整合到小鼠細胞的
核DNA(染色體)
核DNA(染色體)
上,在遺傳時遵循 基因分離
基因分離
定律。研究人員對三種基因型小鼠胸腺淋巴細胞中組成IKK激酶的三種亞基進行提純和電泳,結果如圖3。請依據(jù)此結果提出SCID患者免疫缺陷產生的機制:IKKB基因突變導致IKKβ含量減少,IKK激酶活力降低,T細胞減少
IKKB基因突變導致IKKβ含量減少,IKK激酶活力降低,T細胞減少
。【考點】DNA片段的擴增與電泳鑒定.
【答案】利用顯微注射法將重組載體注入小鼠受精卵;利用合適的早期胚胎進行胚胎移植;引物A和引物C;引物B;②;Taq酶(耐高溫DNA聚合酶)、4種脫氧核苷酸、緩沖液、Mg2+;非目標基因的獲得;核DNA(染色體);基因分離;IKKB基因突變導致IKKβ含量減少,IKK激酶活力降低,T細胞減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科學家為了提高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aco酶對CO2的親和力,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
(2)PCR過程所依據(jù)的原理是
(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
(4)另有一些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經培育獲得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選擇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是因為這種細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達
B.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外源基因在小鼠細胞內是否成功表達
C.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細胞表達,說明遺傳密碼在不同種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進行核移植(克?。?,可以獲得多個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發(fā)布:2025/1/16 8:0:1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2.數(shù)字PCR技術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4/49/6d911ea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發(fā)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2難度:0.6 -
3.下列關于DNA片段擴增及其鑒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23:30:2組卷:3引用:3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