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所謂“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yǎng);其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yǎng),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正式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共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6大素養(yǎng),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相比今年2月發(fā)布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正式版本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顯“瘦身”,更加體現(xiàn)“核心”的價值。(摘編自《中國學生發(fā)展六大核心素養(yǎng)敲定》)
      材料二: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近十年來歐盟教育發(fā)展的支柱性理念。歐盟希望以核心素養(yǎng)取代傳統(tǒng)的以“讀、寫、算”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發(fā)并指導各成員國的課程變革。2006年12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通過了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建議案,向各成員國推薦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yǎng)、創(chuàng)業(yè)精神以及藝術素養(yǎng)等八大核心素養(yǎng)體系,每個核心素養(yǎng)均從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三個維度進行描述。在這一建議案中,核心素養(yǎng)被定義為:在知識社會中每個人發(fā)展自我、融入社會及勝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集合。
      歐盟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理念是使全體歐盟公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其突出特點在于統(tǒng)整了個人、社會和經濟三個方面的目標與追求。相比分科知識,歐盟的核心素養(yǎng)理念具有更強的整合性、跨學科性及可遷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沒有排斥母語、數學和科學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基本技能,這印證了歐盟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是強調跨學科、綜合性的能力培養(yǎng),但這并不意味著否定傳統(tǒng)的基本技能,而是將其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養(yǎng)?歐盟的觀點》)      材料三:面向未來,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他們應該具哪些素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未來的公民,不僅使其能夠更好地工作與生活,還能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提出了“研究制訂學生發(fā)展心素養(yǎng)體系和學業(yè)質量標準”,將“核心素養(yǎng)”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其中,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yōu)秀智慧成果,涵養(yǎng)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tǒng)一,發(fā)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發(fā)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發(fā)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成就出彩人生,發(fā)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現(xiàn)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xiàn),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發(fā)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
      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助于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愛因斯坦1936年曾在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紀念會上說道:“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遠應該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本原理,并學會了如何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將肯定會找到屬于他的道路。”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能夠改變我國教育領域內始終大量存在的“唯分數論”的現(xiàn)象,在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習的基礎上,更突出看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進而生成真正能夠使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yǎng)。
      知易,行難。核心素養(yǎng)教育如何落實,這是廣大教育實踐者思考最多、挑戰(zhàn)最大的難題。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努力踐行該教育理念;如何轉變教學觀念,使教學從知識本位向學科素養(yǎng)本位轉變。這需要做到三個轉向:一是由“抽象知識”轉向“具體情境”。傳統(tǒng)教學往往過于抽象,難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把抽象問題與真實情境相結合,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真實問題的機會;二是由“知識中心”轉向“能力(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簡單相加,而是各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積淀與豐富。這就需要老師確立“通過知識獲得教育”而不是“為了知識的教育”的教育思想,注重知識轉化為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的過程;三是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是要把教學中心由“教”轉向“學”,老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而形成獨立思考、實踐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摘自楊鴻燕《強化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1)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提高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為了使學生能夠適應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有利于學生獲得成功生活。
B.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一個可教可學,且不斷完善的過程,始終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培養(yǎng)。
C.“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正式版本與其征求意見稿相比,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顯“瘦身”,更凸顯核心價值。
D.歐盟核心素養(yǎng)理念將傳統(tǒng)基本技能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相比分科知識更具整合性、跨學科性等特征。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材料一從個人發(fā)展和社會價值的角度全面闡釋了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并指出了其與征求意見稿的不同。
B.材料二闡釋了歐盟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和突出特點,強調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三個維度共同發(fā)展。
C.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提出就是要改善教育領域內大量存在的“唯分數論”現(xiàn)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D.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助于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但如何落實到位還是一件難事。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
D
D

A.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B.舊學校給了學生太多的“好勝心”,但是這些學校很少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
C.核心素養(yǎng)教育引起全球關注,甚至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qū)開展教育改革的基礎。
D.教育部提出要將“核心素養(yǎng)”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4)材料三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根據上述材料,說說應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育”。

【答案】B;C;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屠呦呦、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了治療瘧疾的開創(chuàng)性療法和治療線蟲感染的新療法。
          數千年來,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一直是全球一項重大的醫(yī)療問題,對全球最貧窮人口的影響尤其嚴重。今年三位獲獎者針對破壞性最大的幾種寄生蟲病研發(fā)的療法,使治療這些疾病的手段得到了革新。
          盤尾絲蟲?。ㄋ追Q“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都是由寄生蟲引發(fā)的。河盲癥會造成患者角膜感染,最終導致失明。淋巴絲蟲病會導致慢性腫脹,造成終生的紅斑并致殘。
          日本微生物學家大村智是分離天然產物的專家,他專注于研究鏈霉菌,從土壤樣品中分離了能夠產生包括鏈霉素在內的多種抗菌物質的鏈霉菌的新菌株,并在實驗室成功進行了純化培養(yǎng),從中篩選了50株最有前途的菌株,分析它們在對抗有害微生物方面的能力。
          寄生蟲生物學家威廉?坎貝爾利用大村智的鏈霉菌菌株,分離并純化出了一種能有效對抗家養(yǎng)和畜牧動物體內寄生蟲的成分--阿維菌素。阿維菌素隨后被進一步化學修飾成為一種叫“伊維菌素”的物質。后經人體試驗,發(fā)現(xiàn)①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fā)病率,同時對治療其他寄生蟲病也有效果。大村智和坎貝爾的貢獻使一類能有效對抗寄生蟲病的新藥得以發(fā)現(xiàn)。
          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生物,這種生物會入侵紅細胞,導致發(fā)燒,在嚴重情況下會造成腦損傷甚至死亡。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面臨瘧疾感染風險,每年有超過45萬人死于瘧疾,其中絕大多數是兒童。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瘧藥氯喹因瘧原蟲產生抗藥性而失效停用。此時,屠呦呦將研究視線轉向傳統(tǒng)草藥,鎖定從黃花蒿中提取純化青蒿素。她又從與陶淵明生活在同時代的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兩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獲得啟發(fā),提出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來提取青蒿素這一關鍵方法,終于在1971年獲得黃花蒿粗提取物的有效單體--青蒿素。經臨床試驗,證實它具有勝于氯喹的滿意療效,抗瘧新藥青蒿素由此誕生。之后,屠呦呦率領的研究團隊又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研究,最終確定了青蒿素的立體結構。②是一個具有過氧基團的新型倍半萜內酯,打破了過去認為“抗瘧藥必須含氮雜環(huán)”的斷言,為尋找新的抗瘧藥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取材于環(huán)球科技觀光團相關文章)      材料二:2011年,屠呦呦獲得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獎,理由是“發(fā)現(xiàn)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國內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把青蒿素稱為中藥,并說它讓人們重新燃起中藥創(chuàng)新的希望。
          其實青蒿素不是中藥,而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單一、結構明確的化學藥。所謂中藥,應該是指中醫(yī)傳統(tǒng)上用來治療疾病的中藥材。中醫(yī)雖然傳統(tǒng)上也用青蒿治瘧疾,但是中醫(yī)所用的那種青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證明對治療瘧疾無效。青蒿素是從與青蒿同屬的黃花蒿中提取的。而中醫(yī)幾乎不用黃花蒿入藥,更從來不用它治瘧疾。青蒿素一開始也稱為黃花素或黃花蒿素,后來為了表明其與中藥的關系,才統(tǒng)一叫做青蒿素。再后來干脆在藥典里把黃花蒿改叫青蒿,定為青蒿的正品,讓人誤以為青蒿素真的是從青蒿提取的。
          況且,黃花蒿最初被用來代替青蒿使用時,里面的青蒿素并沒有起到作用。因為中醫(yī)的傳統(tǒng)做法是把藥物煎成湯藥來治病的,而一旦加熱到60℃,青蒿素的結構就被破壞,失去了活性,殺不死瘧原蟲了。屠呦呦的關鍵作用就是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因而想到了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稱,她是受到古代醫(yī)方的啟發(fā)才恍然大悟,不能用加熱的方式來提取青蒿素。由于這個說法,人們說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至少受益于中醫(yī)。
          事實上,葛洪記載的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瘧疾,還值得商榷。青蒿素幾乎不溶于水,用兩杯水浸泡一把青蒿,就算用的是黃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達到藥理濃度的青蒿素。即使葛洪記載的青蒿偏方真的對治療瘧疾有效,它也并沒有被葛洪特別關注。葛洪在書中共搜集了43個治療瘧疾的偏方,而青蒿一條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條,只出現(xiàn)了一次,也沒有說其療效有多好。中醫(yī)和民間仍然在不停地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記錄的藥方更是多達數千個。中國古人從來就沒能抗擊瘧疾,每次瘧疾流行都死人無數。直到1950年,全中國還有瘧疾病人3000萬,每年病死數十萬人。
    (取材于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藥的關系》)      材料三:除了屠呦呦的發(fā)現(xiàn)之外,中國過去一個世紀最重要的來自中藥的藥物發(fā)現(xiàn)還有,張亭棟等人發(fā)現(xiàn)了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在治療白血病中的作用,為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
          砒霜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中醫(yī)古已有之,北宋的《開寶詳定本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砒霜的藥性。西方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但未獲普遍接受。
          上世紀七十年代,張亭棟的同事韓太云從民間中醫(yī)得知用砒霜、輕粉(氯化亞汞)和蟾酥等治療淋巴結核和癌癥的方法,并將它們改制成水針劑,稱“癌靈注射液”(后稱“癌靈1號”),通過肌肉注射,對某些腫瘤病例見效,但因毒性太大而放棄。
          其后,張亭棟與韓太云合作繼續(xù)此工作。1972年后,張亭棟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探索,另一方面分別檢測“癌靈1號”的組分,發(fā)現(xiàn)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腎臟毒性、血壓升高的副作用則是輕粉和蟾酥帶來的,且這兩者對白血病本身并無治療作用。
          1973年他們發(fā)表第一篇論文,介紹了用“癌靈1號”治療6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過程。他們明確知道主要用了砒霜的化學成分亞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輕粉(氯化低汞)。經過治療,6例病人癥狀都有改善,其中一例慢性白血病發(fā)生急性變的患者病情也有所緩解。該文還提到正在研究對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
          1979年張亭棟等又發(fā)表論文,總結了他們從1973年至1978年的研究成果,認為對55例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的治療效果最好。其中1973年至1974年單獨使用“癌靈1號”治療23例病人,1例兒童存活已經4年。他們指出,在與其他中藥同時用藥時,其他中藥只用來支撐病人身體狀況。1975年至1976年用“癌靈1號”加其他中藥和少量化療藥物治療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靈1號”加其他中藥和少量化療手段治療12例。對每一個病例,他們都根據血象分型,有明確的療效觀察。實驗結果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緩解率70%,12例完全緩解,而且,藥物對病人的毒副作用也很小。如果說,1973年的論文是他們發(fā)現(xiàn)“癌靈1號”的開創(chuàng)性論文,1979年這篇則是張亭棟等有關“癌靈1號”的成果性論文。
          以屠呦呦和張亭棟為代表的研究人員取得的成果都得到了普遍應用,直接產生了治病救人的效果。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發(fā)現(xiàn)清晰地肯定了古老的中藥在今天仍然有益,傳統(tǒng)中還沉睡著尚未開發(fā)的、可能進一步改善人類健康的潛力。
    (取材于饒毅《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1)下列對“材料一”中①②兩處畫線的“它”指代內容,分析都正確的一項是
     

    A.①指代伊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
    B.①指代阿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
    C.①指代阿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的立體結構
    D.①指代伊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的立體結構
    (2)根據“材料一”,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不只對全球最貧窮人口產生嚴重影響。
    B.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是由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瘧疾也是。
    C.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感染瘧疾,其中兒童的發(fā)病率最高。
    D.氯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因瘧原蟲產生抗藥性而被棄用。
    (3)根據“材料二”,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目前藥典里的青蒿實際包括青蒿和黃花蒿兩種植物。
    B.黃花蒿在60℃以下服用就能夠起到治療瘧疾的作用。
    C.屠呦呦研究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是用乙醚來提取青蒿素。
    D.中國古代治療瘧疾的藥方雖很多但療效卻無從證實。
    (4)根據“材料二”,下列對作者認為青蒿素不是中藥的理由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成分看,青蒿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單一、結構明確的化學藥。
    B.從藥材看,中醫(yī)從不用含有青蒿素的黃花蒿入藥。
    C.從用法看,按中醫(yī)的傳統(tǒng)做法把藥物煎成湯藥,黃花蒿中的青蒿素就失效了。
    D.從療效看,中醫(yī)所用的藥從來就沒能真正抗擊瘧疾。
    (5)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填空。
    ①“材料二”中“結構明確的化學藥”,“結構”具體指的是
     
    。
    ②“材料二”中“她是受到古代醫(yī)方的啟發(fā)才恍然大悟”,“古代醫(yī)方”具體指的是
     
    。
    (6)下列對“材料一”“材料二”中加點的部分,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瘧疾:“瘧”字書寫的第7筆是“∟(豎折)”。
    B.畜牧:“畜”作動詞時讀作xù,作名詞時讀作chù。
    C.葛洪:與陶淵明生活在同時代,是東漢時期人。
    D.搜集:此處不能換作“收集”。
    (7)根據“材料三”,下列對白血病有治療作用的一項是
     

    A.砒霜
    B.砒霜和輕粉
    C.輕粉和蟾酥
    D.砒霜、輕粉和蟾酥
    (8)根據“材料三”,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和西方都有過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記錄,只是未獲普遍接受。
    B.張亭棟等人在1973年的論文中證明了砒霜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療效。
    C.張亭棟在用砒霜治療白血病時會適當加入其他中藥來降低砒霜的毒性。
    D.根據材料三的內容可推知,青蒿素和砒霜能夠完全治愈瘧疾和白血病。
    (9)根據“材料一”“材料三”,簡述屠呦呦和張亭棟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意義。

    發(fā)布:2024/11/18 8:0:1組卷: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在實體空間之外產生了另一個空間,即數字空間或賽博空間。為了實現(xiàn)在數字空間的關系建構,個體身體存在在實體之外需要再建一個虛體,這是進入數字空間的前提條件。個體只有完成了身份虛體的建構,才能在實體空間和數字空間之間實現(xiàn)切換。
          在數字化時代,人格的實體虛體化即所謂數字人格的形成。嚴格來說,數字人格并不能叫作人格,是因為它始終是以人的身份虛體的存在為前置條件的。同時,數字人格一個主要的特性是通過網絡數據實現(xiàn)的對人的擬像,網絡數據不是對生命實體的真實采集,而是基于個人填寫。討論數字人格的意義不只在于確定人的網絡存在方式,更在于防止數字人格對個體自我形成的誘導甚至壓迫,使個體淪為網絡的奴隸甚至犧牲品。
          網絡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間,而且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形成了新的聚合關系。這種新的聚合關系既造就了面對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即社會的陌生化;又造就了不見面的陌生的熟人,即網絡社群的熟悉化。在這種新型聚合關系下,由于數字空間的出現(xiàn)擴大了人們之間的交往范圍,提升了人們的交往效能,使得人們在短時間內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趣緣群體,進行集體“自嗨”,從而催生了一種新型文化即網絡文化。它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依附性增強。圈層文化的出現(xiàn)既有個體精神上的需要,又有資本的助推。它以小群體的方式滿足了個體個性化、差異化的精神需求,增強了個體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人們聚合在一定的圈層下,形成窄化的虛擬關系,逐漸形成對圈層群體的依賴。在不同的圈層中有不同的圈規(guī)、語言、禮儀等,它是圈層部落成員的標識。
          第二,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網絡趣緣群體處于不同的圈子或圈層,很容易形成信息繭房,造成網絡信息閉環(huán)。由于社交范圍的狹小、社交圈子的固化,人們在圈層文化氛圍中形成一種圈養(yǎng)型差異性群體人格。這一人格傾向是因網絡虛擬世界的存在和作用而造成的現(xiàn)實生命實體的人格改變。
          第三,對個性自由的誤讀。趣緣群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在現(xiàn)實生活規(guī)制中缺少或失去話語權的邊緣人群的情感需求。個體也常常誤把網絡平臺當成釋放個性、張揚自我的自由渠道和途徑。但實際上,網絡趣緣群體的出現(xiàn)并未真正實現(xiàn)個體的自由,相反長期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文化圈子中,容易造成對異己的敵視或排斥,形成對趣緣群體的過分依賴。
          第四,集體無意識的形成。數字化平臺常常通過投票討論,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用選擇、打分代替獨立判斷,不再面對情境化本身,而是進行量化、極端化,非A即B或非B即A。當意見被簡化為一或非一、正面或反面時就是同一性的形成,它既表現(xiàn)為簡單的極端化或單一化,又表現(xiàn)為同溫層或圈層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從而造成集體無意識。與此同時,網絡圈層長期處于封閉、隔離環(huán)境又加劇了集體無意識。由于圈層自身的選擇性、隔離性的特點,在圈層文化中逐漸形成了唯我獨尊、排斥異己、黨同伐異的圈層意識形態(tài)。
          在這種網絡亞文化中,圈養(yǎng)著一批熱衷網絡交友、游戲的青少年。不同的網絡平臺以不同的社群觀念吸引著具有不同趣緣的群體,實現(xiàn)網絡聚合。它們各取所需,維持著一種相互依存關系。個體以身份虛體的方式進入網絡社交,長期處于虛擬網絡空間,在圈層文化的熏陶下,作為生命實體存在的人們的真實人格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摘編自徐強《數字化時代的人格反思》)材料二:
          人們在網絡交流時產生的虛擬人格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平時被壓抑的人格,一類是平時崇敬的人格。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及其他方面施加給人的壓力及多重社會角色對人的束縛使人們很難甚至不可能盡情地展現(xiàn)真我風采,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人的個性會從此消失,通常情況反而是愈禁而彌強。這就好像是用高壓鍋煮水,被壓抑的氣體壓強越大,對鍋的作用力也越大,但鍋的強度是一定的,當作用力達到這一強度或者超過時,就會發(fā)生爆炸。虛擬人格的產生則正可以達到“減壓”的作用,從而調節(jié)心理平衡。稱之為“虛擬人格”,主要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它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主要是在網絡交流中出現(xiàn),而且離開這一條件就不會表現(xiàn)出來,它具有不穩(wěn)定性及有條件性。
          由于虛擬人格能起到釋放壓力和豐富體驗的作用,因此許多人對虛擬人格產生依賴性。通常的情況是,許多人先從虛擬人格里獲得良好體驗,而后對現(xiàn)實社會更加不滿足,以此陷入惡性循環(huán),沉溺其中無法自拔。這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個體所受壓抑程度和對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一個是個體意志力的強弱。個體對虛擬人格的依賴程度與受壓抑程度成正比,與向往程度也成正比:個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受壓抑程度越大,甚至超過其所承受范圍,就會更傾向于用虛擬人格來得到解脫;個體對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越深,就會更傾向用虛擬人格獲得滿足。其依賴性與個體意志力強弱成反比:個體意志力強,則可以控制自己上網的頻率及使用虛擬人格的程度,意志力弱則容易對虛擬人格產生依賴。
          如果個體的受壓抑程度過大,可以多通過其他方式來放松,比如旅游,參加體育運動和文娛活動。美國興起一種“漂流療法”,意思是不要只抓住一種方法不放,而要采取多種方式,使整個身心得以徹底放松。如果個體對憧憬人格的向往程度很大,則可以將這種向往升華為現(xiàn)實中對“現(xiàn)實的我”向“理想的我”前進的動力,轉化為克服困難的決心與力量。如果是由于個體本身意志力較弱,則可以根據情況,制定上網計劃及使用虛擬人格的頻率與時間長度,從而逐步擺脫對虛擬人格的依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虛擬人格來清空心靈垃圾、調節(jié)心理平衡、保持積極心態(tài),而不至于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產生新的心理疾病。
    (摘編自鄧澤球 張桂群《論網絡虛擬人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字人格產生的前提是網絡,一旦脫離網絡世界,數字人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B.趣緣群體的形成有利有弊,它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但也容易讓人們排斥異己。
    C.在圈層文化氛圍中產生的圈養(yǎng)型差異性群體人格不是網絡虛擬人格,是真實人格。
    D.被向往的虛擬人格可以引導個體克服困難,合理利用虛擬人格則對個體心理有益。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數字人格是對人的擬像,填寫的網絡數據出于個人的主觀性,因而具有非真實性。
    B.造成集體無意識的深層原因是同一性,同一性形成的標志是意見被簡化、單一化。
    C.虛擬人格可以減壓、調節(jié)心理,它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就可以出現(xiàn),從而穩(wěn)定下來。
    D.因為人們從虛擬人格里獲得了好處,所以對現(xiàn)實更加不滿足,從而依賴虛擬人格。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世界衛(wèi)生組織新版《國際疾病分類》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雖然這一版本還未經各國正式批準,但已經引起了社會熱議。
    B.某一網癮戒除機構實行軍事化管理,有專業(yè)心理老師,網絡成癮者每天早晨都要跑操,日常生活環(huán)境也相對封閉。
    C.研究發(fā)現(xiàn),網絡在線角色游戲“魔獸世界”的用戶在游戲中的人格更接近于他們的理想自我,而不是現(xiàn)實自我。
    D.王月在校乖巧聽話,尊敬老師,友愛同學,但是在家卻是不折不扣的“小魔女”,叛逆、脾氣暴躁,不和父母溝通。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特點。
    (5)有人認為,在對待數字人格這一虛擬人格的態(tài)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11/18 9:0:1組卷:15引用:4難度:0.5
  • 3.材料一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屠呦呦、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了治療瘧疾的開創(chuàng)性療法和治療線蟲感染的新療法。
          數千年來,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一直是全球一項重大的醫(yī)療問題,對全球最貧窮人口的影響尤其嚴重。今年三位獲獎者針對破壞性最大的幾種寄生蟲病研發(fā)的療法,使治療這些疾病的手段得到了革新。
          盤尾絲蟲?。ㄋ追Q“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都是由寄生蟲引發(fā)的。河盲癥會造成患者角膜感染,最終導致失明。淋巴絲蟲病會導致慢性腫脹,造成終生的紅斑并致殘。
          日本微生物學家大村智是分離天然產物的專家,他專注于研究鏈霉菌,從土壤樣品中分離了能夠產生包括鏈霉素在內的多種抗菌物質的鏈霉菌的新菌株,并在實驗室成功進行了純化培養(yǎng),從中篩選了50株最有前途的菌株,分析它們在對抗有害微生物方面的能力。
          寄生蟲生物學家威廉?坎貝爾利用大村智的鏈霉菌菌株,分離并純化出了一種能有效對抗家養(yǎng)和畜牧動物體內寄生蟲的成分--阿維菌素。阿維菌素隨后被進一步化學修飾成為一種叫“伊維菌素”的物質。后經人體試驗,發(fā)現(xiàn)①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fā)病率,同時對治療其他寄生蟲病也有效果。大村智和坎貝爾的貢獻使一類能有效對抗寄生蟲病的新藥得以發(fā)現(xiàn)。
          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生物,這種生物會入侵紅細胞,導致發(fā)燒,在嚴重情況下會造成腦損傷甚至死亡。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面臨瘧疾感染風險,每年有超過45萬人死于瘧疾,其中絕大多數是兒童。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瘧藥氯喹因瘧原蟲產生抗藥性而失效停用。此時,屠呦呦將研究視線轉向傳統(tǒng)草藥,鎖定從黃花蒿中提取純化青蒿素。她又從與陶淵明生活在同時代的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兩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獲得啟發(fā),提出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來提取青蒿素這一關鍵方法,終于在1971年獲得黃花蒿粗提取物的有效單體--青蒿素。經臨床試驗,證實它具有勝于氯喹的滿意療效,抗瘧新藥青蒿素由此誕生。之后,屠呦呦率領的研究團隊又對青蒿素的化學結構進行研究,最終確定了青蒿素的立體結構。②是一個具有過氧基團的新型倍半萜內酯,打破了過去認為“抗瘧藥必須含氮雜環(huán)”的斷言,為尋找新的抗瘧藥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取材于環(huán)球科技觀光團相關文章)
    (1)下列對“材料一”中①②兩處畫線的“它”指代內容,分析都正確的一項是
     

    A.①指代伊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
    B.①指代阿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
    C.①指代阿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的立體結構
    D.①指代伊維菌素      ②指代青蒿素的立體結構
    (2)根據“材料一”,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不只對全球最貧窮人口產生嚴重影響。
    B.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是由寄生蟲引發(fā)的疾病,瘧疾也是。
    C.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感染瘧疾,其中兒童的發(fā)病率最高。
    D.氯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因瘧原蟲產生抗藥性而被棄用。
    材料二
          2011年,屠呦呦獲得拉斯克臨床醫(yī)學獎,理由是“發(fā)現(xiàn)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國內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把青蒿素稱為中藥,并說它讓人們重新燃起中藥創(chuàng)新的希望。
          其實青蒿素不是中藥,而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單一、結構明確的化學藥。所謂中藥,應該是指中醫(yī)傳統(tǒng)上用來治療疾病的中藥材。中醫(yī)雖然傳統(tǒng)上也用青蒿治瘧疾,但是中醫(yī)所用的那種青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證明對治療瘧疾無效。青蒿素是從與青蒿同屬的黃花蒿中提取的。而中醫(yī)幾乎不用黃花蒿入藥,更從來不用它治瘧疾。青蒿素一開始也稱為黃花素或黃花蒿素,后來為了表明其與中藥的關系,才統(tǒng)一叫做青蒿素。再后來干脆在藥典里把黃花蒿改叫青蒿,定為青蒿的正品,讓人誤以為青蒿素真的是從青蒿提取的。
          況且,黃花蒿最初被用來代替青蒿使用時,里面的青蒿素并沒有起到作用。因為中醫(yī)的傳統(tǒng)做法是把藥物煎成湯藥來治病的,而一旦加熱到60℃,青蒿素的結構就被破壞,失去了活性,殺不死虐原蟲了。屠呦呦的關鍵作用就是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因而想到了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稱,她是受到古代醫(yī)方的啟發(fā)才恍然大悟,不能用加熱的方式來提取青蒿素。由于這個說法,人們說青蒿素的發(fā)現(xiàn)至少受益于中醫(yī)。
          事實上,葛洪記載的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瘧疾,還值得商榷。青蒿素幾乎不溶于水,用兩杯水浸泡一把青蒿,就算用的是黃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達到藥理濃度的青蒿素。即使葛洪記載的青蒿偏方真的對治療瘧疾有效,它也并沒有被葛洪特別關注。葛洪在書中共搜集了43個治療瘧疾的偏方,而青蒿一條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條,只出現(xiàn)了一次,也沒有說其療效有多好。中醫(yī)和民間仍然在不停地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記錄的藥方更是多達數千個。中國古人從來就沒能抗擊瘧疾,每次瘧疾流行都死人無數。直到1950年,全中國還有瘧疾病人3000萬,每年病死數十萬人。
    (取材于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藥的關系》)
    (3)根據“材料二”,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目前藥典里的青蒿實際包括青蒿和黃花蒿兩種植物。
    B.黃花蒿在60℃以下服用就能夠起到治療瘧疾的作用。
    C.屠呦呦研究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是用乙醚來提取青蒿素。
    D.中國古代治療瘧疾的藥方雖很多但療效卻無從證實。
    (4)作者認為青蒿素不是中藥的理由有哪些?請根據“材料二”分條概括。
    (5)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填空。
    ①“材料二”中“結構明確的化學藥”,“結構”具體指的是
     
    。
    ②“材料二”中“她是受到古代醫(yī)方的啟發(fā)才恍然大悟”,“古代醫(yī)方”具體指的是
     

    (6)下列對“材料一”“材料二”中加點的部分,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瘧疾:“瘧”字書寫的第7筆是“?(豎折)”。
    B.畜牧:“畜”作動詞時讀作xù,作名詞時讀作chù。
    C.葛洪:與陶淵明生活在同時代,是東漢時期人。
    D.搜集:此處不能換作“收集”。
    材料三
          除了屠呦呦的發(fā)現(xiàn)之外,中國過去一個世紀最重要的來自中藥的藥物發(fā)現(xiàn)還有,張亭棟等人發(fā)現(xiàn)了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在治療白血病中的作用,為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
          砒霜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中醫(yī)古已有之,北宋的《開寶詳定本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砒霜的藥性。西方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但未獲普遍接受。
          上世紀七十年代,張亭棟的同事韓太云從民間中醫(yī)得知用砒霜、輕粉(氯化亞汞)和蟾酥等治療淋巴結核和癌癥的方法,并將它們改制成水針劑,稱“癌靈注射液”(后稱“癌靈1號”),通過肌肉注射,對某些腫瘤病例見效,但因毒性太大而放棄。
          其后,張亭棟與韓太云合作繼續(xù)此工作。1972年后,張亭棟等一方面主要集中做砒霜治療白血病的探索,另一方面分別檢測“癌靈1號”的組分,發(fā)現(xiàn)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腎臟毒性、血壓升高的副作用則是輕粉和蟾酥帶來的,且這兩者對白血病本身并無治療作用。
          1973年他們發(fā)表第一篇論文,介紹了用“癌靈1號”治療6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過程。他們明確知道主要用了砒霜的化學成分亞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輕粉(氯化低汞)。經過治療,6例病人癥狀都有改善,其中一例慢性白血病發(fā)生急性變的患者病情也有所緩解。該文還提到正在研究對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
    1979年張亭棟等又發(fā)表論文,總結了他們從1973年至1978年的研究成果,認為對55例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的治療效果最好。其中1973年至1974年單獨使用“癌靈1號”治療23例病人,1例兒童存活已經4年。他們指出,在與其他中藥同時用藥時,其他中藥只用來支撐病人身體狀況。1975年至1976年用“癌靈1號”加其他中藥和少量化療藥物治療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靈1號”加其他中藥和少量化療手段治療12例。對每一個病例,他們都根據血象分型,有明確的療效觀察。實驗結果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緩解率70%,12例完全緩解,而且,藥物對病人的毒副作用也很小。如果說,1973年的論文是他們發(fā)現(xiàn)“癌靈1號”的開創(chuàng)性論文,1979年這篇則是張亭棟等有關“癌靈1號”的成果性論文。
          以屠呦呦和張亭棟為代表的研究人員取得的成果都得到了普遍應用,直接產生了治病救人的效果。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發(fā)現(xiàn)清晰地肯定了古老的中藥在今天仍然有益,傳統(tǒng)中還沉睡著尚未開發(fā)的、可能進一步改善人類健康的潛力。
    (取材于饒毅《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
    (7)根據“材料三”,下列對白血病有治療作用的是
     

    A.砒霜
    B.砒霜和輕粉
    C.輕粉和蟾酥
    D.砒霜、輕粉和蟾酥
    (8)根據“材料三”,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和西方都有過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記錄,只是未獲普遍接受。
    B.張亭棟等人在1973年的論文中證明了砒霜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療效。
    C.張亭棟在用砒霜治療白血病時會適當加入其他中藥來降低砒霜的毒性。
    D.根據材料三的內容可推知,青蒿素和砒霜能夠完全治愈瘧疾和白血病。
    (9)根據“材料一”“材料三”,簡述屠呦呦和張亭棟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意義。

    發(fā)布:2024/11/18 8:0:1組卷:8引用:1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