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傳教士、教民與普通民眾不斷發(fā)生沖突而引發(fā)的案件迅速增多,但在1901年后數(shù)量又迅速遞減,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類案件已漸趨為無。這一變化最能夠反映當時( ?。?/h1>
【考點】辛亥革命;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9引用:16難度:0.7
相似題
-
1.“專制之下無祖國”,其以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消滅封建專制,以人民主權取代了君主主權,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認同感,激發(fā)了民族意識。其說明( ?。?/h2>
A.近代民族國家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 B.民族國家觀念古已有之 C.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國觀念 D.專制與祖國是對立的 發(fā)布:2024/12/20 13:30:1組卷:55引用:12難度:0.5 -
2.1893年的小校場年畫《中外通商共慶大放花燈圖》展現(xiàn)了上海商界為慶祝上海開埠通商50周年游行的場景;1911年,這幅年畫圖版原來的文字被剜掉,嵌上“上海通商慶賀總統(tǒng)萬歲”字樣,并將游行中紅旗上的“令”字覆蓋為“漢”字(如圖)。這反映了小校場年畫( ?。?/h2>
A.融匯中西繪畫技巧 B.深受市民階層歡迎 C.主題選擇與時俱進 D.如實記錄時代變革 發(fā)布:2024/12/27 17:0:5組卷:4引用:2難度:0.7 -
3.民國初年的某一辛亥革命紀念章上,將中華民國的“國”寫成了“囻”。漢字“國”中的“王”為“民”所代替,其突顯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權分立 B.主權在民 C.富強獨立 D.君主專制 發(fā)布:2024/12/9 22:30:2組卷:1引用:3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