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祖逖,字士稚,范陽道人也。輕財好俠,慷慨有節(jié)尚。往來于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曰:“今遺民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進取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钡勰艘藻褳閵^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仍將本部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三年夏六月,祖逖將韓潛與后趙將桃豹分據(jù)陳川故城,豹居西臺,潛居東臺,出入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余人運上臺又使數(shù)人擔米息于道豹兵逐之棄擔而走。豹兵久饑,得米,以為逖士眾豐飽,益懼。后趙將劉夜堂以驢千頭運糧饋豹,逖使韓潛邀擊于汴水,盡獲之。逖鎮(zhèn)雍丘,數(shù)遣兵邀擊后趙。而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各以詐力相攻擊,逖馳使和解之,示以禍福,遂皆受逖節(jié)度。自河以南多叛后趙歸于晉,后趙境土漸蹙。
      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計。后趙王勒患之,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邊境之間,稍得休息。
      逖在軍,與將士同甘苦,約己務施,勸課農(nóng)桑,不畜資產(chǎn),又收葬枯骨,為之祭醊,百姓感悅。方當推鋒越河,掃清冀朔,會朝廷將遣戴若思為都督。逖以若思雖有才望,無弘致遠識,且已翦荊棘,收河南地,慮大功不遂;且聞王敦與劉隗等構隙,慮有內難,感激發(fā)病。逖雖內懷憂憤,而圖進取不輟,營繕武牢城。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四望甚遠。逖恐南無堅壘,必為賊所襲,乃率眾筑壘。未成,而逖病甚,俄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喪考妣,譙梁百姓為之立祠。
(取材于《晉書》《資治通鑒》)[注釋]:①后趙: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軍事力量強大,與當時南方的東晉政權對峙。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D
D

A.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余人運上臺/又使數(shù)人擔米息于道/豹兵逐之棄/擔而走
B.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余人/運上臺/又使數(shù)人/擔米息于道/豹兵逐之棄擔而走
C.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余人運上臺/又使數(shù)人擔米/息于道/豹兵逐之/棄擔而走
D.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余人運上臺/又使數(shù)人擔米息于道/豹兵逐之/棄擔而走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刺史,古代地方官職之一,漢代始設,本為監(jiān)察官性質。自三國至南北朝,各州多設刺史,權力很大。宋代以后常將刺史與太守用作知州的別稱。
B.淮陰,地名,因在淮河北岸而得名。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陽,因此洛陽指的是在洛水之南,衡陽指的是在衡山之北。
C.互市,即往來貿(mào)易,如晉趙兩國間有往來貿(mào)易。
D.冀朔,冀指河北,朔指北方,此處泛指黃河以北地區(qū)。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皇帝不是只想躲在江南,而是剛剛在江南站穩(wěn)腳跟,顧不上北伐。
B.在與后趙將領桃豹的作戰(zhàn)中,祖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
C.祖逖沒能收編趙固、郭默的隊伍,因為他們正在互相混戰(zhàn)。
D.朝廷命戴若思做都督,祖逖擔心北伐不成功。
(4)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遺民遭殘賊,人思自奮。
②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5)世人盛贊祖逖勇敢堅毅,請從文中找出佐證之處。

【答案】D;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5引用:4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bdo>故聽之?!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節(jié)選自《鴻門宴》)(乙)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鼻貙⒐?,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蹦朔鈴埩紴榱艉?。高帝,后八年卒,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注】①雒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B.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C.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D.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2)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可使有勇②加之以師旅③不吾知也④何厭之有⑤是乃仁術也⑥良庖歲更刀,割也⑦敢以煩執(zhí)事⑧構怨于諸侯⑨百姓之不見保
    A.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B.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C.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D.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古代爵位名,為春秋時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為壽,祝頌之辭。向尊長敬酒或饋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
    C.崩,古代稱帝王或王后死為“崩”,稱諸侯死為“薨”,稱大夫死為“卒”,“卒”后來也成為死亡的通稱。
    D.謚,封建時代在人死后根據(jù)其生前事跡評定褒揚給予的稱號,稱為謚或謚號。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善于用人,虛心納諫。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能虛心向張良請教,采納建議,熱情款待項伯,約為婚姻。
    B.劉邦能言善辯,善于應變。(甲)文中,他面對危情,既驚呼“為之奈何”,虛心請教,又將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接著又低聲下氣地拉攏項伯,使項伯為他所用,使局勢出現(xiàn)轉機。
    C.張良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fā)劉邦醒悟而予以采納;(乙)文中,他獻計劉邦,利誘秦朝將領,從而沒費一兵一卒,一舉拿下咸陽。
    D.張良足智多謀,胸有韜略。面對故人報信,他處變不驚,從容應對;他計敗峣下秦軍,又勸告漢王授印于韓信,解除危難,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②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br />③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
    (6)(甲)(乙)兩文中張良幫助劉邦“運籌帷幄”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11/17 2:0:1組卷:0引用:3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陶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钡罎佉粤蝗?,麾而去之。復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潛嘗往廬山,弘命潛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要之。潛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輿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忤也。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后軍功曹,在潯陽,與潛情款,后為始安郡,經(jīng)過潯陽,日日造潛。每往,必酣飲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潛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逼湔媛嗜绱?。
          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謚號靖節(jié)先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
    B.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
    C.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
    D.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弦歌:孔子的學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為出任邑令之典。
    B.三徑:漢代隱士蔣詡在房前曾開三條小徑,后人因以“三徑”代稱住宅庭院,此處指隱居。
    C.彭澤令:彭澤縣的縣令。因陶淵明做過彭澤縣令,故借指陶潛,后世也用來指隱士。
    D.謚號: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功績作的概括性的評價。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潛博學多識,擅長寫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傳》中的五柳先生安貧樂道,這一形象被當時人認為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他在辭去彭澤令時作了《歸去來兮辭》。
    B.陶潛仕途短暫。因親人去世,家里貧窮,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場煩瑣,任職不久,就解職回家,此后,還擔任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
    C.陶潛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的饋贈,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
    D.陶潛率真自得。他曾將顏延之贈送的二萬錢全都送至酒家;有時坐在菊花叢中,有時撫弄無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先喝醉,就讓客人回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②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發(fā)布:2024/11/17 14:30:2組卷:32引用:4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悉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良更名姓,匿下邳。項伯嘗殺人,從良匿。后十年,沛公將數(shù)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之,常用其策。及沛公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沛公引兵擊秦軍,大破。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shù),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愿沛公聽樊噲言?!迸婀诉€霸上。項羽至鴻門下,欲擊沛公,項伯乃馳入沛公軍,私見張良,欲與俱去。良曰:“今事有急,亡去不義?!蹦司咭哉Z沛公。沛公大驚,曰:“鯫生教我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奈何?”良乃固要項伯。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zhàn)不利而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zhàn)斗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绷荚唬骸笆汲?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節(jié)選自《史記?留侯世家》)(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匿下邳 亡:逃跑 
    B.樊噲諫沛公出 舍:舍棄
    C.始臣下邳 起:起事
    D.與上會留 會留:在留縣相會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及沛公 沛公引兵擊秦軍,大破 
    B.封張良為留侯 更名姓
    C.此天臣授陛下 家財求客刺秦王 
    D.秦無道 天下除殘賊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沛公乃還軍霸上
    A.沛公
    B.戰(zhàn)不利而固陵
    C.即其樂
    D.馳入沛公軍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言沛公不敢倍項羽
    B.距關無內諸侯
    C.良乃固要項伯
    D.乃具以語沛公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
    B.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
    C.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
    D.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沛公”和“留侯”中“公”“侯”都是爵位。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文中指泰山以東,也就是函谷關以東的地區(qū)。
    D.元年,帝王即位或在位期間改換年號的第一年。文中指劉邦稱漢王的第一年。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面對韓國的滅亡,誓為國報仇,傾盡家中財產(chǎn),找得大力士,一起去刺殺秦始皇,但最終失敗,張良就逃到下邳藏匿。
    B.項伯曾經(jīng)因殺人跟隨張良躲藏,在項羽到鴻門下要攻打劉邦時,項伯連夜到劉邦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想讓張良跟他離開。
    C.張良作為劉邦的謀臣,在劉邦貪圖咸陽樂,以及遇到韓信欲自立為王、諸侯約期不至等危機時,總能提出建議,化解危局。
    D.劉邦高度評價張良的功績,認為他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才能,但張良并不居功,與蕭何一樣推辭三萬戶的封賞。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鯫生教我距關無內諸侯,秦地可盡王,故聽之。
    ②令項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項羽,所以距關者,備他盜也。

    發(fā)布:2024/11/16 16:30:5組卷:3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