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的小明、小剛、小軍等三位同學對蠟燭 (主要成分是石蠟)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蠟燭火焰哪一部分溫度最高。
(Ⅰ)定向研究:
小明同學點燃一支蠟燭,仔細觀察蠟燭火焰的分層情況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如圖1),1~2s后取出,觀察火柴梗碳化情況。
【觀察與思考】
(1)發(fā)現火柴梗的aa(填“a”、“b”或“c”)處最先碳化。
【反思與結論】
(2)實驗結論:外焰外焰的溫度最高。這層火焰溫度最高的原因是外焰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更充分外焰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更充分。
(Ⅱ)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分別利用高溫傳感器測得酒精燈各層平均溫度如下表。
火焰層 | 平均溫度/℃ | |
乙 | 丙 | |
焰心 | 432 | 598 |
外焰 | 666 | 783 |
內焰 | 520 | 667 |
外焰
外焰
(填“焰心”、“內焰”或“外焰”)溫度最高。(4)結合定量研究結論,下列圖示中加熱方法(試管夾未畫出)最合理的是
C
C
(填字母序號)。(Ⅲ)交流反思:
不僅酒精燈的各層火焰溫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層溫度也有差異。
(5)造成乙、丙兩同學所測相同火焰層溫度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寫出兩點即可)
①
酒精濃度
酒精濃度
;②
露出酒精燈的燈芯長度
露出酒精燈的燈芯長度
。探究二:探究石蠟的成分。
小剛同學點燃的一支蠟燭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燒杯(如圖2),觀察到燒杯內壁出現水珠,然后將燒杯迅速倒轉過來,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析與結論】根據上述實驗現象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
水和二氧化碳
水和二氧化碳
,由此說明石蠟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氫元素
和碳元素。【反思與評價】請你對小剛同學設計或結論予以評價
沒有考慮蠟燭芯對實驗的影響
沒有考慮蠟燭芯對實驗的影響
;含氧元素無法判斷等
含氧元素無法判斷等
。(寫出兩點即可)探究三:探究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蠟燭的長度是否有關。
小軍同學點燃一支蠟燭,然后用燒杯罩住,過一會兒蠟燭會熄滅。這是為什么呢?小軍同學又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蠟燭的長度有關系嗎?
【建立假設】假設蠟燭燃燒的時間與蠟燭的長度成正比。
【收集證據】點燃兩支長度不同的蠟燭,將兩只同樣大小的大燒杯分別倒扣在燃燒的蠟燭上,用秒表計時,重復實驗四次,分別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蠟燭燃燒的時間 | ||
實驗次數 | 長蠟燭 | 短蠟燭 |
第一次 | 23.1 8s | 26.06s |
第二次 | 23.19s | 24.94s |
第三次 | 20.02s | 21.45s |
第四次 | 15.16s | 19.10s |
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長度不成正比
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長度不成正比
。【交流評價】為什么蠟燭燃燒的時間與蠟燭的長度不成正比呢?
可能是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溫度較高,密度較小,不易沉降到燒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燒杯的上部致使長蠟燭先熄滅
可能是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溫度較高,密度較小,不易沉降到燒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燒杯的上部致使長蠟燭先熄滅
。【答案】a;外焰;外焰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更充分;外焰;C;酒精濃度;露出酒精燈的燈芯長度;水和二氧化碳;氫元素;沒有考慮蠟燭芯對實驗的影響;含氧元素無法判斷等;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長度不成正比;可能是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溫度較高,密度較小,不易沉降到燒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燒杯的上部致使長蠟燭先熄滅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4引用:2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