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八年級(上)中考題單元試卷: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3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6小題)
-
1.如圖所示,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鏡的另一側調節(jié)光屏位置可找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 ?。?/h2>
組卷:1950引用:114難度:0.9 -
2.一凸透鏡焦距為6cm.若將物體放在此透鏡前15cm處,可得到( )
組卷:2194引用:50難度:0.9 -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當燭焰離透鏡13cm時成放大的實像,當燭焰離透鏡8cm時成放大的虛像,則這個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h2>
組卷:3688引用:64難度:0.9 -
4.讓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透鏡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7cm處,經這個凸透鏡所成的像是( ?。?/h2>
組卷:1141難度:0.9 -
5.如圖所示,凸透鏡焦距為f,燭焰在圖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xiàn)將蠟燭沿主光軸向同一方向移動距離2f,移動蠟燭的同時移動光屏,使燭焰始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上的像( ?。?/h2>
組卷:1211難度:0.9 -
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5846引用:57難度:0.5
二、填空題(共1小題)
-
7.在凸透鏡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體,則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果把物體和像的位置對調,則成
組卷:769引用:41難度:0.7
三、解答題(共23小題)
-
8.回顧實驗和探究(請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1)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過程 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
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觀察鋼尺振動的 。增大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重復實驗。結論 物體振動頻率越 ,音調越低。 猜想 小雨猜想凸透鏡只能成實像,不能成虛像。 過程 葉子姐姐認為小雨的猜想不對,于是進行如下實驗:將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圖示位置,將蠟燭分別放在a、b、c處,移動光屏都能得到燭焰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處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將蠟燭放在d處,在光屏上得不到燭焰的像,于是她讓小雨撤去光屏,透過凸透鏡觀察到一個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
這就證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程序 提出問題--猜想----得出結論 問題
討論將實驗中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運用的科學方法是 。將蠟燭放在b處時,發(fā)現(xiàn)像成在圖中70cm處,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 組卷:185引用:38難度:0.5 -
9.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如表是小華同學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據:實驗次數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2)當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時,保持透鏡的位置不變,要使屏上的像變大些,應將蠟燭透鏡,將光屏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
(3)第1次實驗時,小華將一近視眼鏡緊貼在凸透鏡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組卷:451難度:0.5 -
10.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2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3)當燭焰距凸透鏡3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
(4)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組卷:3356引用:49難度:0.5
三、解答題(共23小題)
-
29.佳佳在實驗室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
(1)如圖是佳佳實驗中的情景,此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為cm。
(2)佳佳將光屏放到80cm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他應該把蠟燭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此時成像的性質在實際中的應用是(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若在實驗(2)基礎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會出現(xiàn)一個(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
(4)佳佳又在實驗(3)的基礎上,把他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5)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則光屏上燭焰的像將向(選填“上”或“下”)移動。組卷:1062引用:43難度:0.3 -
3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華進行了如下探究:
為探究像距與焦距的關系,他選用了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時物體固定在光具座25cm刻度線處,凸透鏡固定在40cm刻度線處不改變,如圖所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序號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5 7.5 2 7.5 15 3 12 60
(2)實驗序號1中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做完序號3實驗后,小華只更換一個f=13cm的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像依然模糊,為了使光屏上的像變清晰,他應該在光具座上的凸透鏡前的適當位置再放置一個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組卷:625引用:37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