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高二(上)周考生物試卷(12.4)
發(fā)布:2024/10/25 21:0:2
一、選擇題
-
1.下列有關種群特征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2.如圖是有關種群特征的概念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br />
組卷:12引用:25難度:0.7 -
3.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br />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種群
②種群內的雌雄個體間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過程
③在種群內常因爭奪食物而發(fā)生競爭
④年齡組成是預測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別比例也可影響種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遷出率和遷入率是決定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4.如圖表示種群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75引用:2難度:0.9 -
5.科研工作者對某草原上一種黃鼠種群進行研究,得出與該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曲線,如圖1;并依此畫出了該種群的增長曲線,如圖2.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6.圖表示某海域大黃魚種群數(shù)量與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36引用:12難度:0.9 -
7.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圖1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后的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8.下列關于出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72引用:91難度:0.9 -
9.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其種群數(shù)量多年維持相對穩(wěn)定。該動物個體從出生到性成熟 需要6個月。圖為某年該動物種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齡結構(每月最后一天統(tǒng)計種群各年齡組的個體數(shù))。關于該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94引用:82難度:0.7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0分)
-
26.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中。
(1)對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可以采用
(2)如果提出的問題是“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的數(shù)量是怎樣隨時間變化的?”,試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假設:
(3)某一組同學為了探究“溫度(5℃,28℃)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是如何影響的?”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為期7天的實驗,每天定時取樣一次,并在實驗前設計了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格。如表時間/天
酵母菌數(shù)/個?mL-1
溫度/℃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5 28
(4)另一組同學為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設計了3組實驗(見表)。每隔24小時取樣并計數(shù),實驗結果略。試管編號 培養(yǎng)液/mL 無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溫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5)估算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密度,若吸取酵母菌樣液lmL并稀釋100倍,采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規(guī)格為lmm×lmm×0.1mm,由400個小格組成)計數(shù),如圖表示一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況,以該中方格為一個樣方,計數(shù)結果是酵母菌有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7.某研究機構對我國北方草原一種主要害鼠--布氏田鼠進行了調查。調查樣方總面積為2hm2(1hm2=10 000m2)。在調查區(qū)內,放置100個捕鼠籠,在一夜間對布氏田鼠進行初捕,將捕獲的鼠經標記后在原地釋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樣數(shù)量的捕鼠籠進行重捕,結果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項目 捕獲數(shù)(只) 標記數(shù)(只) 雌性個體數(shù)(只) 雄性個體數(shù)(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2)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約為
(3)調查甲、乙兩草原所捕獲鼠的月齡,它們的月齡構成如圖所示。據(jù)圖分析:組卷:102引用:7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