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蘇州實驗初級中學(xué)中考語文第一次段考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
-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和畫線詞語的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92引用:3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從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們的散文中,常常充斥著對歷史、民族、社稷的強(qiáng)烈的責(zé)任感,滲透了濃郁的憂患意識,①可謂是“民間疾苦,筆底波瀾?!?/bdo>尤其當(dāng)國事艱難之秋,境遇坎坷之際,更能出現(xiàn)許多發(fā)自內(nèi)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現(xiàn)出剛強(qiáng)、剛直、剛健、剛烈的錚錚鐵骨,擲地有聲。雖然,它們一直與種種文字獄(如蘇軾的“烏臺詩案”)相終始。許多作者因此遭受厄運,貶謫流放,以至罹難入獄,慘受酷刑。然而,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卻千古流傳。而那些施暴為虐者,③卻都已化為塵土,灰飛煙滅了。直到如今,繼承了這種傳統(tǒng)而又有所突破和發(fā)展的好文章,常常洛陽紙貴。
(1)文段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充斥
B.擲地有聲
C.以至
D.灰飛煙滅
(2)文段中畫線句的標(biāo)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①
B.②
C.③組卷:3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91引用:2難度:0.8 -
4.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痪涫牵ā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9
一、積累運用。
-
12.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yīng)的作家、篇名。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2)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3)
(4)組卷:5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理解。
-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柴禾
劉亮程 ①我們搬離黃沙梁時,那垛燒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幾乎一根不留地裝上車,拉到了元興宮村。元興宮離煤礦很近,取暖做飯都燒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來。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頭壯牲口、一輛好車、一根又粗又長的剎車?yán)K,當(dāng)然,還有幾個能干的人,這些好東西湊巧對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這些好東西又很難全對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頭壯牛,車卻破破爛爛,經(jīng)常壞在遠(yuǎn)路上,滿車的東西扔掉,讓牛拉著空車逛蕩回來。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輛新車,能裝幾千斤東西,牛卻體弱得不行,拉半車干柴都打擺子。還有的人家,車、馬都配地道了,剎車?yán)K也是新的,人卻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動活。
③我們剛到父親的住處時,家里的牛、車還算齊備,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雖不高,柴禾底子卻很厚大排場。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氣氣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帶我們進(jìn)沙漠拉柴,接著大哥單獨趕車進(jìn)沙漠拉柴,接著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單獨進(jìn)沙漠拉柴時,我們已另買了頭黑母牛,車轱轆也換成新的,柴垛更是沒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碼得跟房一樣高,劈一根柴就能燒半天。
④現(xiàn)在,我們再不會燒這些柴禾了。我們把它們當(dāng)沒用的東西亂扔在院子,卻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們想,或許哪一天沒有煤了,沒有暖氣了,還要靠它燒飯取暖。只是到了那時我們已不懂得怎樣燒它。劈柴的那把斧頭幾經(jīng)搬家已扔得不見,家里已沒有可以燒柴禾的爐子。即便這樣我們也沒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還會帶上它們,它們是家的一部分。那個墻根就應(yīng)該碼著柴禾,那個院角垛著草,中間停著車,柱子上拴著牛和驢。一個完整的家院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許多個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盡管從沒人去動它們。但我們知道那堆雪中埋著柴禾,我們在心里需要它們,它讓我們放心地度過一個個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這樣在院墻根呆了20年,沒有誰去管過它們。有一年擴(kuò)菜地,往墻角移過一次,比以前輕多了,扔過去便斷成幾截子,顏色也由原來的鐵青變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蘆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葉子幾乎把柴禾全遮蓋住,那該是它們最涼爽的一個夏季了,秋天我們?yōu)檎豢么蠛J走到這個墻角,葫蘆卡在橫七豎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時我又一次感覺到它們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沒有人動過。在那個墻角里它們獨自過了許多年,靜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們變成一堆灰時,我可以說,我們沒有燒它,它們自己變成這樣的。我們一直看著它們變成了這樣,從第一滴雨落到它們身上、第一層青皮在風(fēng)中開裂我們就看見了。它們根部的茬頭朽掉,像土一樣脫落在地時我們看見了。深處的木質(zhì)開始發(fā)黑時我們看見了,全都看見了。
⑦當(dāng)我死的時候,人們一樣可以坦然地說,他是自己死掉的。墻說,我們只為他擋風(fēng)御寒,從沒堵他的路??诱f,我沒陷害他,每次他都繞過去。風(fēng)說,他的背不是我刮彎的,他的臉不是我吹舊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說,我只淋濕他的頭發(fā)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說,我們埋不住這個人,夢中他飛得比所有塵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會說。沒誰聽見一個死掉的人怎么說。
⑨我一樣沒聽見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說了什么。
(有刪改)(1)文中寫了許多有關(guān)“柴禾”的事情,你覺得哪一件更感人?說說你的理由。
(2)第3自然段主要敘述了什么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中有何作用?
(3)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畫線句的理解。
但我們知道那堆雪中埋著柴禾,我們在心里需要它們,它讓我們放心地度過一個個寒冬。
(4)文中第⑥段作者連續(xù)使用了四個“看見了”,請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5)兩位讀者讀完文章后展開了爭辯,你同意誰的觀點呢?請結(jié)合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說說理由。
讀者1:我認(rèn)為柴禾既然已經(jīng)不需要了,就應(yīng)該扔掉。
讀者2:不,我認(rèn)為值得留存。組卷:1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