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高三(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1/3 9:30: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黃河文化是指萌生、發(fā)展、繁榮和傳承于黃河流域的文化。由于黃河上游、中游和下游氣候和自然環(huán)境等不同,歷史上形成了河湟文化、關中文化和河洛文化、齊魯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其中廣義上的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中原地區(qū)位于黃河中下游之交,生活于此的華夏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燦爛影響久遠的華夏文明,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和主干文化,也是黃河文化的源頭文化和主干文化。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的政治模式、典章制度、倫理思想等都從中原地區(qū)傳播開來,因此,中原文化是黃河文化的源頭、核心和代表。
黃河文明是指以黃河文化為基礎而產生的整個文化系統(tǒng)。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的起源都與大河有關,如尼羅河之于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之于巴比倫文明,印度河之于古印度文明,黃河文明是以中華民族為主體的大河文明。在上述幾種世界古老文明中,唯獨黃河文明連綿不斷從古到今,這就是黃河文明與其他古老文明最大的區(qū)別。
歷史學家湯因比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理論認為,文明的產生既不是靠種族的優(yōu)越,也不是靠地理環(huán)境的良好,而是人們面對環(huán)境的不斷“挑戰(zhàn)”而進行成功“應戰(zhàn)”的結果。按照這種理論,黃河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綿不絕,固然與其產生的自然條件有關,更與這個文明的建構主體——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勇于戰(zhàn)勝各種困難有關。黃河流域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為人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但黃河不定期泛濫也對人們的生存構成極大挑戰(zhàn)。面對肆虐的黃河,中華民族更多的是相信自身的力量,與水患不斷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中華民族的治黃史就是一部治國史,中華民族與洪水災害抗爭的過程也鑄造了獨有的文化品格,形成了黃河文明包容性、輻射性和思想大一統(tǒng)性等文化特征。黃河文明在中原地區(qū)最早露出了文明的第一縷曙光,此后不斷與周邊地區(qū)進行文化交流,吸納包容周邊地區(qū)文化,并向周邊地區(qū)輻射,逐漸形成大一統(tǒng)思想。秦漢以后,黃河文明的大一統(tǒng)思想進一步得到加強和鞏固,黃河也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
(節(jié)選自杜學霞《中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黃河文明的關系闡釋》)材料二
在頌揚黃河文明的同時,人們也在反思黃河流域在歷史上過度開發(fā)等生態(tài)破壞。表面上看,以經濟為中心的過度開發(fā)帶來了黃河自然生態(tài)的退化;深層分析,實為文化生態(tài)失衡的結果。
歷史上,黃河的過度利用導致黃河水患頻發(fā)。如明代開始固河道,由于沿河森林的大量砍伐,特別是黃河支流河域的森林砍伐,導致中游開始淤沙,河道抬高同時,由于保證運河暢通是當時治理黃河下游的前提,黃河的分流、堵筑以及堤防修建并非按黃河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因此造成黃河下游災害頻發(fā)。
此外,人口的快速增長等問題也使黃河不堪重負。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退耕還林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轉,但是,要真正實現黃河的長治久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需要以史為鑒,采取民間自主與政府管理相結合的治理方式,這也意味著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結合。就政府而言,要避免簡單化的行政政策。例如,牧區(qū)的簡單私有化可能會破壞游牧文化本來蘊含的集體化的共生經濟文化,導致牧場的資源緊張和生態(tài)破壞。就民間而言,歷史上早就蘊含著豐富的治水用水智慧。例如山西歷史上有數百座水神廟宇,在管水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山西介休的洪山泉屬于汾河流域,最后匯入黃河。洪山泉源頭的源神廟是周圍48村的民間水管理組織的所在地,是民間社會管理水務的典范。再如,2016年,在青海三江源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協會的影響和支持下,當地德高望重的降央西然堪布發(fā)起成立“德迦環(huán)保學堂”,誓愿讓德迦成為一個“零廢棄社區(qū)”,食用有機食品,并時刻秉持利他之心。僧尼與牧民們承諾并從自身做起不再購買、使用任何塑料包裝用品,家里的塑料制品換成了傳統(tǒng)的木、布制品。在當地人心中,環(huán)保不是什么高尚遙遠的詞,而是一種與他們信仰和文化息息相關的尊重與關懷。
(摘編自張小軍《黃河不朽的大河文明》)材料三
《春秋》中有一段記載,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齊侯乃召集有關諸侯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礙鄰國的水利,不在天災時阻礙谷米的流通。這葵丘之盟在約三百五十年后經孟子提及,可是他也指出,盟誓自盟誓,會后各國仍自行其是。《孟子》一書中提到治水的有十一次之多,可見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指責當時人以洪水沖刷鄰國的步道。我們不難從中看出洪水與黃河暨黃土地帶牽連一貫的關系。孟子所說天下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統(tǒng),才有安定。由此看來,地理條件和歷史的發(fā)展極有關系,尤其是當我們把地理的范圍放寬,歷史的眼光延長時,更是如此。
(節(jié)選自黃仁宇《中國大歷史,黃土與中央集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原文化即廣義上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代表,黃河文化的源頭、核心和代表。
B.大量砍伐沿河森林、不按規(guī)律的分流、堵筑以及堤防修建等行為曾導致黃河水患頻發(fā)。
C.黃河自然生態(tài)的退化看似是以經濟為中心的過度開發(fā),實則是文化生態(tài)失衡導致的。
D.降央西然堪布成立“德迦環(huán)保學堂”,利用自己的威望讓德迦成為了“零廢棄社區(qū)”。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和主干文化,所以華夏文明應該是比黃河文明更高等級的文明。
B.雖然黃河文明與其他古老文明有著巨大的區(qū)別,但其實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的起源都是一樣的。
C.湯因比的“挑戰(zhàn)一應戰(zhàn)”理論認為,文明的產生與種族、地理環(huán)境等無關,只與建構主體有關。
D.葵丘之盟雖然沒有產生多大的實際作用,但是說明自春秋時期諸侯國已經有了治水互惠的意識。
(3)下列選項不能證明我國歷史上早就蘊含著豐富的治水用水智慧的一項是
A.漢武帝封禪途徑黃河泛洪區(qū)域,親見百姓受災慘狀,遂下決心興修水利。
B.東漢王景對黃河進行大規(guī)模治理,獲得“王景治河,千年無患”的美譽。
C.北宋王安石主持開展機械浚河、引黃、引汴發(fā)展淤灌等工程,創(chuàng)新不斷。
D.清初治河大臣靳輔著有《治河方略》,首次提出束水沖沙法,寓浚于筑。
(4)結合材料二、材料三,簡要概括如何解決黃河生態(tài)失衡問題。
(5)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如何通過文藝作品表現出黃河精神、講好黃河故事,展示出這一自然之河、精神之河的風采,是每個時代、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闭埜鶕牧弦?,列舉一個與黃河有關的文藝作品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組卷:6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公糧
凡一平 八分玉米地橫七豎八,在熱氣騰騰的山谷中,像燒燜了的一塊饃。
山谷中的玉米全都橫七豎八,跟他的八分玉米地一樣。這是被暴風雨侵襲和山洪洗劫后的結果,未全熟的玉米被風雨和洪水接連侵犯,成片地倒下,而那些幸免于難的玉米,雖然豎立著,但枝桿和葉子也是被打得七零八落,像仗打完后活著站在陣地上的官兵,無不血跡斑斑或遍體鱗傷。經歷過戰(zhàn)爭的頂牛爺,看著眼前的慘象,忍不住將玉米與生命做比對,或聯想在一起。他欲哭無淚,心如刀割。
八分玉米地是頂牛爺合法擁有的地,是村委會在土地調整時,代表政府分給他的。之前他一分地都沒有,因為歷史和這樣那樣的原因。他當過國民黨的兵,新中國成立初期回到村里,地已經分光了。粉碎“四人幫”后包產到戶那年,因為頂牛爺是單身,年紀已屬老齡并納入五保戶之列,就沒有給他分地。而頂牛爺拒做五保戶,不領救濟糧款,堅持要地。堅持了十年,在他七十歲的時候,終于得到了一塊地——就是目前的這塊地。
這塊國家的土地,使用需要納稅,就是要交公糧。頂牛爺從取得并耕種這塊地的那年起,年年足額以糧抵稅。他已經交了十五年的公糧了。
今年的公糧就在這塊地里,從這塊地里出來和出去,像往年一樣。還有一年要吃的糧食,也要寄托在這塊地里。在遭受暴風雨和洪水襲擊洗劫之前,頂牛爺是這么認為的。
此時此刻,眼前的玉米地如此糟糕,像是腐爛了的一床竹席。收成是肯定大打折扣了,但爭取時間,見好就收,把損失降到最低,頂牛爺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已經在做。
只見他抽完一支煙,喝了幾口水后,站了起來。他又一次進入玉米地,繼續(xù)收玉米。
山谷中所有的玉米地,目前只有頂牛爺一個人在收玉米。其他的各家各戶,都不見人影,就像他們不在乎收成一樣。也或許他們仗著人口多勞力壯,全家出動一兩天就收完了。但是他不行,他是單身戶,只有一個人,而且老了。雖然能干活,但肯定慢好多。因此,他必須早下地。
他這么起早貪黑干了四天。
這天,八分地的玉米全部收完。約十六籮筐帶苞葉的玉米集中倒在堂屋的地板上,堆成一堆,像座小山。苞葉被頂牛爺用雙手撕開、擰斷,扔在一旁。他重視每一苞經過他手上的玉米,慢撕細擰,小心輕放,像呵護每一只剛出殼的小雞、小鴨。玉米的苞葉撕開后,水便滲漏了,從葉瓣和米??p里滴出來,濡濕頂牛爺的手。這些玉米的滴水讓他手涼,也讓他心涼。
今年的脫粒,玉米被水泡過,硬度不夠,竹簽會戳壞顆粒,造成飽滿度削減。頂牛爺放棄了竹簽的輔助,純粹地用手脫粒。他先用指尖鉤出一粒兩粒,鉤出一行來,然后順著開出的溝縫,主要用拇指慢慢地搶,將米粒搶松動后,掰開、剝出。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很小心慎重,像拔牙一樣,生怕把米粒破壞了。一包玉米在他手上,被他輾轉操持,像一名玉匠撫弄一塊玉石一樣。他對待每一苞玉米都是如此。玉米終于全部脫粒了。
在交公糧這件事情上,頂牛爺是孤獨的,這點他知道。他特立獨行或我行我素,像山林中一只被排擠的猴子,更像是草場上一頭不合群的牛。他這些年來上交的公糧,一直顆粒飽滿,色澤明亮,不含水分和雜質,像是足金一樣,讓驗糧干部十分滿意。他的公糧成為上嶺村各家各戶的標準或者標桿。只要是誰家與他同去,驗糧干部就拿他的做樣板,參照取舍。一致的認可,不一致的否決、拒收。因此,村里大多數農戶,都不愿意與頂牛爺一同去交公糧。
今年情況特殊,就是說十分糟糕。玉米減收,而且潰爛較多,要想像往年一樣保質保量是不可能的了。但公糧卻是必須保質保量的。仍然是在曬臺上,頂牛爺在篩玉米。沉甸甸的篩子在頂牛爺手上,被他盤旋、轉動,像一個使用中的石磨。小的和較壞的玉米粒從格子中盤下去,像泥沙俱下。留在篩子里為數不多的顆粒,飽滿結實、干脆光澤,粒粒像是一個模淘出的金子。他整個選的過程,其實就像是在淘金。
交公糧的日子終于到了。一早,頂牛爺就把打包好的公糧挑出家門。但他發(fā)現,糧所冷冷清清,沒有人來交公糧。遠遠看見糧所藍干部。
藍干部說:頂牛爺,你來做什么?
頂牛爺看著公糧,說:交公糧。
藍干部說:今年起不用交公糧了,你不曉得?
頂牛爺驚愣,說:不曉得,沒有哪個講給我聽。他轉念一想,說,不會吧人人都要交公糧的,光我一個不用交不好吧?
藍干部以為頂牛爺耳背,大聲說所有人都不用交了。國家的政策出臺了,取消所有的農業(yè)稅,就是講,所有種糧的農民,都不用交公糧啦!你把公糧挑回去吧,自己吃!
頂牛爺更驚愣了,說:為什么?
藍干部說國家富了,為了讓農民更富,不需要農民再交公糧了。打多少糧食,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你聽明白了吧
頂牛爺點點頭,像是明白了。他低著頭,看著不再是公糧而是屬于自己的糧食,既高興又難為情,像看著一條獨自撈到的無人分享的大魚。
今天這個日子出大太陽,中午熾熱的陽光直照空曠的糧所。
站在糧所中的頂牛爺,像一棵孤獨的玉米。
選自《小說選刊》,2021年第5期,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成片倒伏的玉米,既體現出收成的艱難,也為后文頂牛爺用心準備公糧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
B.面對受了災的玉米地,頂牛爺欲哭無淚、心如刀割,因為玉米不僅是他的口糧,也是要上交的公糧。
C.小說插敘了村里大多數人不愿意和頂牛爺一起去交公糧的事情,突出了村民們思想覺悟方面的落后。
D.小說結尾通過人物對話,既簡明地交代了農民不再需要交公糧的政策,又具有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2)關于文中頂牛爺給玉米脫粒、篩選玉米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用大量篇幅,細致地描寫了頂牛爺收獲糧食的勞動過程,體現出勞動者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B.“玉米的滴水讓他手涼,也讓他心涼”,收成不好,口糧沒有著落,也沒有救濟款,頂牛爺深感凄涼。
C.通過頂牛爺剝玉米時小心謹慎的動作描寫,生動刻畫了一個十分熱愛莊稼的勤勞純粹的農村老漢形象。
D.繁復艱辛的勞動過程與后文不交公糧的結果形成鮮明的對比,構成落差,情節(jié)富有張力,極具感染力。
(3)從準備去糧所交公糧,到孤獨地站在糧所,頂牛爺的內心發(fā)生了一系列情感變化。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
(4)“有經驗的小說家在創(chuàng)作時總是善于選取,雖寫人生中的一角、一段,卻可以窺見整個社會?!闭垞撕喴f明頂牛爺的人生經歷及其所反映的國家農村土地政策變化。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一輪“超級月亮”將于6月14日現身夜空,這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滿月”。( ?。┊斣铝梁吞柼幱诘厍騼蓚?,并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圓,被稱為“滿月”。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修立鵬介紹,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要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更“扁”一點,再加上月球離地球比較近,所以月球在近地點附近時看起來比在遠地點附近時大一點。一個公歷年中,通常會有12次或13次滿月。如果滿月發(fā)生時,① ,這時的月亮看起來就會又大又圓,被稱為“超級月亮”或“超級滿月”。② ,一年少則一兩次,多則三四次。滿月發(fā)生的時間與月球位于近地點的時間最近時,就會出現年度“最大滿月”。本年度“最大滿月”出現在7月14日。修立鵬說:“14日入夜后,我國各地感興趣的公眾可留意夜空中的這輪大月亮,③ ,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材?!?br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只要屆時天氣晴好,我國各地公眾均可欣賞到一輪珠圓玉潤的大月亮。
B.只要屆時天氣晴好,一輪珠圓玉潤的大月亮均可被我國各地公眾欣賞到。
C.屆時只要天氣晴好,一輪珠圓玉潤的大月亮均可被我國各地公眾欣賞到。
D.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各地公眾均可欣賞到一輪珠圓玉潤的大月亮。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5引用:3難度:0.4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常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也有人說:放棄錯的選擇,才是最大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你會遇到無數次選擇,是堅持,還是放棄?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