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安徽省合肥四十八中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19 20:0:2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

  • 1.化學反應不僅生成了新物質,還伴隨著能量變化。下列事例中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h2>

    組卷:385引用:20難度:0.7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175引用:22難度:0.9
  • 3.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蔣爭凡教授研究組發(fā)現(xiàn),錳離子是細胞內天然免疫激活劑和警報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錳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0引用:6難度:0.6
  • 4.“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相關做法錯誤的是(  )

    組卷:415引用:30難度:0.9
  • 5.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8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4分)

  • 15.某化學研究小組對蠟燭(主要由碳、氫元素組成)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設計圖1所示實驗,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推測靠近三通管
     
    (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滅,理由是
     
    。
    (2)某同學用大燒杯將高低2支燃燒的蠟燭罩?。ㄈ鐖D2),觀察到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

    【提出問題】導致高的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假設1: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過大導致其先熄滅;
    假設2: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氧氣濃度過低導致其先熄滅。
    【設計實驗】
    甲同學按圖2裝置進行實驗,點燃蠟燭,用大燒杯罩住。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貼在燒杯內上部的濾紙紅色先褪去(酚酞遇到石灰水變成紅色)說明此時高蠟燭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比低蠟燭附近的濃度
     
    (填“高”或“低”),寫出濾紙上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為進一步驗證假設1,乙同學收集1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閉,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慢慢熄滅,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假設1
     
    (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學使用傳感器測得密閉裝置內一支蠟燭從燃燒到熄滅后的過程,用氧氣傳感器在容器頂端測量整個過程容器內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變化曲線如圖3請你分析,
     
    s時蠟燭熄滅;氧氣濃度在AB段變化的原因
     
    。
    (5)結合已有知識和上述實驗分析,乙同學實驗中,蠟燭完全熄滅后瓶內含有的氣體有
     
    。

    組卷:32引用:2難度:0.5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

  • 16.實驗室用68g過氧化氫溶液和2g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圖:
    請回答:
    (1)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2)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是多少?

    組卷:361引用:14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