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李大亮,雍州涇陽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東都與李密戰(zhàn),敗,同輩百余人皆就死,賊帥張弼見而異之,獨釋與語,遂定交于幕下。
義兵入關(guān),大亮自東都歸國,授土門令。百姓饑荒,盜賊侵寇,大亮賣所乘馬分給貧弱,勸以墾田,歲因大稔。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其后,胡賊寇境,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
貞觀元年,出為涼州都督,以惠政聞。嘗有臺使到州,見有名鷹,諷大亮獻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為劍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晉王為皇太子,東宮僚屬皆盛選重臣。以大亮兼領(lǐng)太子右衛(wèi)率,俄兼工部尚書,身居三職,宿衛(wèi)兩宮,甚為親信。大亮每當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嘗勞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臥?!逼湟娙稳绱恕?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大亮雖位望通顯,而居處卑陋,衣服儉率。至性忠謹,雖妻子不見其惰容。每懷張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時為將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嘗遇諸途而識之,持弼而泣,多推家產(chǎn)以遺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榮,張弼力也。”太宗遂遷弼為中郎將,俄代州都督。時人皆賢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尋遇疾,太宗親為調(diào)藥,馳驛賜之。卒,時五十九。親戚孤遺為大亮所鞠養(yǎng),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為舉哀于別次,哭之甚慟,廢朝三日。贈兵部尚書、秦州都督,謚曰懿,陪葬昭陵。
(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第十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歲因大稔 |
稔:莊稼成熟 |
B.諷大亮獻之 |
諷:嘲諷 |
C.太宗嘗勞之曰 |
勞:慰勞 |
D.多推家產(chǎn)以遺弼 |
遺:贈送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都,指洛陽。因隋與唐置都洛陽,故文中稱其為東都。
B.臺使,六朝時指朝廷的使者,文中指未正名的監(jiān)察御史。
C.尚書,本為掌管文書的低級官員,文中是指六部的長官。
D.別次,意思同“別第”。文中是指皇帝正宅以外的住所。
(3)對文中第一處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
B.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
C.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
D.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前后降者千余人/縣境以清
(4)對文中第二處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B.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C.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D.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弼對李大亮有不殺和賞識之恩。隋末時李大亮戰(zhàn)敗,與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處死了,只有他被張弼釋放并成了張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憑借冷靜和勇敢建功。胡人進犯他所轄縣境時,面對敵眾我寡難以取勝的情況,他獨闖敵營,最終使轄區(qū)恢復了太平。
C.晉王成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規(guī)模選拔皇太子臣屬的時候,李大亮作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時委任了三個重要職務(wù)。
D.李大亮死后仍獲得榮耀。他撫養(yǎng)的孤兒像對待父親一樣,為他服喪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賜予他美謚,允許他陪葬昭陵。
(6)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時人皆賢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