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一中、南漳一中、高一(下)聯(lián)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紅樓夢》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著神秘莫測的殘缺美。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整的維納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只是《紅樓夢》的續(xù)寫有的過于烏托邦,有的令人肝腸寸斷;有的過于隨性,有的比較專業(yè)。然而,于各人而言,總歸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讀者最關(guān)心的必定是釵黛二人的結(jié)局?!坝駧Я种袙?,金簪雪里埋”是判詞所預設的結(jié)局,由此看來,這兩個人的下場必定是悲劇的,至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悲”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像寶玉遺棄寶釵,像釵黛淪落教坊。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jié)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如果這樣,《紅樓夢》就喪失了應有的藝術(shù)價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書。如今人們接觸最多的程高本結(jié)局是黛玉早死,寶玉出家,寶釵守寡。高鶚所續(xù)的結(jié)局雖然凄涼,但還未到蒼涼的程度。所謂蒼涼就是一種放下書后,仿佛置身空曠的天地之間,低頭一聲惆悵,仰天淚流滿面,靜靜地思考歷史的長度與人生的厚度的感覺。
至于《紅樓夢》中的二線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結(jié)局。大綱已出,但是細節(jié)之處著實值得遐想創(chuàng)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結(jié)局符合現(xiàn)實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審美,這種“美”的源頭——《紅樓夢》十二曲就像是整本書的骨架,貫穿全書,如若續(xù)寫不當,就會使全書的美畸形。
(摘編自李相《紅樓未完,殘缺之美》)材料二:
殘缺是相對于圓滿、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整體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殘缺美是以殘缺為審視對象,從美感的角度對殘缺進行的審美體驗。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體驗呢?
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jié)果?!案袷剿睦韺W”認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人們通過感官知覺所得到的是一個個“完形”。當人們看到一個不規(guī)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chǎn)生一種內(nèi)在的緊張力,迫使大腦皮層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形”,從而達到內(nèi)心的平衡。這是一種“完形化”的心理趨勢,這是一種對物體或事物進行理想化再造的過程,人們能在這種“再造”之中獲得一種愉悅感。
從審美主客體的關(guān)系來說,一方面,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想象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zhì),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shù)創(chuàng)造,沒有想象也就沒有文學作品的欣賞。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賞識,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這個新形象本質(zhì)上不背離審美對乘的形象內(nèi)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nèi)容與更深的意蘊。所謂“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的就是這個藝術(shù)規(guī)律。歌德曾經(jīng)說過:“優(yōu)秀作品無論你怎么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辈苎┣蹜{借“半部《紅樓夢》”蜚聲文壇,他的作品也是殘缺的,但帶給讀者的卻是回味無窮的美??梢?,殘缺能給予讀者更多的再創(chuàng)作空間,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價值的美感。
(摘編自李建群 周合軍《論文學作品中的殘缺美》)
材料三:
每次與人談到《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修補復原問題,很多人總是說《紅樓夢》八十回后應該有多種結(jié)果,而不需要有一個唯一的結(jié)果與答案,還拿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來作比喻。我認為把《紅樓夢》八十回后的殘缺比作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點也不妥的。
《石頭記》脂硯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僅此一見”,明確地告訴你《紅樓夢》是百回大文。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紅樓夢》印刷流傳,開始廣為世人接受。后來的續(xù)書也不知有多少,多不被讀者接受,讀者唯獨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這樣更可證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證過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書。為了面世,程高聰明地進行了粉碎與增添。
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也不是《紅樓夢》,它們是兩個獨立的作品,兩種藝術(shù)的表達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復制的兩種表達方式。羅丹的“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個以羅丹的思維完成的偉大完整之作,他需要那種斷臂的形式未完美他的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而《紅樓夢》在它完整的狀態(tài)下,遭遇到當時皇權(quán)的粉碎,破壞毀滅了曹雪芹藝術(shù)作品的完整性。
《紅樓夢》被皇權(quán)惡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發(fā)表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真相復原》這一我個人認為橫空出世之作。
(摘編自唐國明《<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紅樓夢》八十回后續(xù)本中,黛玉和寶釵悲劇的結(jié)局更符合“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判詞的預設。
B.審美主體感知審美對象獲得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
C.材料一指出《紅樓夢》具有殘缺美,材料二從理論上闡釋了《紅樓夢》具有殘缺美的內(nèi)在原因。
D.材料三認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這與材料一當中的觀點是一致的。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這與人類心理上本能地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有關(guān)。
B.高鶚所續(xù)的《紅樓夢》結(jié)局雖然未到蒼涼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jié)局更具有藝術(shù)價值。
C.殘缺的作品能給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這有助于讀者能動地改造或創(chuàng)造審美對象,從而產(chǎn)生新的形象。
D.“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紅樓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3)下列說法中,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殘缺結(jié)構(gòu)是文學無言的意義建構(gòu)方式,也是文學超越語言表達本身,達到無限的審美境界的途徑。
B.“殘缺的藝術(shù)”在于它喚起了審美主體的無限想象空間,并由此帶來藝術(shù)作品的轉(zhuǎn)機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
C.“美的殘缺,則是美的中斷、美的危機和美的破壞,不能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審美意趣。”
D.“殘缺要恰到好處地昭示美,必須處于節(jié)制謹慎的度中,而度的差異導致了美感有無和深淺的不同。”
(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
(5)材料三作者能修補復原出《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簡要分析。組卷:24引用:20難度:0.4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冬與獅(節(jié)選)
蘭曉龍 晚上,隊伍來到鴨綠江大橋。
幾千個腳步在輕微而又震撼地齊響,幾千支槍械在幾千個肩膀上往一致的方向晃動,幾千個均勻有力的呼吸在夜色中蕩漾。
前邊是高聳的鋼梁,這支隊伍的先頭已經(jīng)踏上橋梁。
但是萬里像快溺死一般使勁吸進空氣,身處其中的方隊在他眼中已經(jīng)成了旋轉(zhuǎn)的重影。近半負荷已經(jīng)分散到了梅生的車上,可他哪經(jīng)歷過行軍?
平河:“看月亮。”
萬里麻木地看月亮,被汗?jié)n成一團的黃色:“干嗎?”
余從戎:“想你哥,想爸媽,哪怕你那只屎殼郎。反正別總惦著腰腿上痛得想割掉的那幾塊肉。乖乖,這背包繩,要做吊頸鬼嗎?”平河幫他扯松胸頸上的五花大綁,墊了塊毛巾。
于是萬里的世界恢復了原本該有的樣子:幾千個腳步并未刻意整齊,但是絕對劃一;幾千個呼吸勻凈得讓萬里安寧,應和著腳下鋼盤水泥的輕微震顫;千里背著全連僅此一支的PPSH-41 沖鋒槍走在隊伍側(cè)前;鋼梁外是皎潔的月亮和藍黑色的夜云。
萬里:“鳥?!?br /> 余從戎:“哪有?小萬里又說胡話了。”
平河張望萬里看的那個方向,然后很生硬地答:“B-29轟炸機?!彼赡苓€在后悔,因為他平時的表現(xiàn)絕不像有這份辨識能力,但他不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防空號已經(jīng)在很遠的地方吹響,再被各單位主官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傳達,譬如七連就被千里的銅哨和梅生的口令雙重傳達。
梅生:“熄滅燈火。急速前進?!?br /> 火把和數(shù)量稀少的電筒全部熄滅。呼吸和鋼梁水泥的震顫都劇烈起來,包括七連在內(nèi)的整支部隊仍保持著隊形,以隊列 允許的最快速度沖刺行軍。這不是亡命,要疏散你也得過橋再說,而一窩蜂撒丫子,效率絕不如此時的有序。
這并不是短程。剛調(diào)勻的呼吸又混亂不堪,萬里跑得眼里充血,但忽然又松快了些:余從戎和平河一人一只手,拖著他。
然后來自空中的引擎轟鳴聲把呼吸和腳步聲都淹沒了。這不是一兩架飛機,也不僅是B—29,而是包括護航機、戰(zhàn)斗攻擊機和轟炸機在內(nèi)的一個完整機群,黯淡的云層中那些遠程轟炸機若隱若現(xiàn),因為速度緩慢又體形巨大,它們不像在飛行,倒確如其名——漂浮的空中堡壘。
遲緩又尖銳的呼嘯又壓倒了引擎,然后是壓倒一切的爆炸。隊列仍保持著,在比橋面高出兩三倍的水墻中奔跑,水平投彈就是一整串地犁地,所以很快就犁到了他們正奔向的橋頭,那是天崩地裂的土浪和火山,從萬里的角度看,云幾無間隙,所以他的感覺是整支部隊正在奔向必死之地。
平河:“余從戎!”余從戎:“明白?!?br /> 萬里還沒搞清明白啥就被放翻了,身上的負荷全被余從戎卸走,而他稀里糊涂上了平河的肩——敢情是嫌他太慢。
于是平河一肩機槍一肩萬里地開始奔跑,萬里也換了個角度看七連向著爆炸狂奔。有人被彈片擊中,倒下,但立刻就被戰(zhàn)友架起來,狂奔。
終于來到了鴨綠江大橋靠近朝鮮的一側(cè)。部隊在挨炸,絕非那種鬼哭狼嚎似的挨炸;他們沖出橋頭,就立刻分散往兩翼,不阻止后邊友軍的道路,并且連疏散都保持了隊形。有白布的拽出來蒙上,就勢讓自己沒入斑駁的雪地,沒白布的則伏倒在斑駁的土地上———干溝里、丘陵間、焦樹樁旁。
平河在奔跑,萬里在他肩上顛簸,在顛簸中呆呆看著眼前的殘垣:曾經(jīng)是伴江伴橋的聚居之地,現(xiàn)在則是被炸了一遍又一遍的殘垣,猶如月球的表面。
然后他被扔了下來,扔在雷公旁邊——雷公正在掏出一塊白布。
雷公:“謝了啊?!?br /> 平河搖搖頭,走兩步就癱在路溝里倒氣兒去了,全副武裝加扛個人跑了小一里,他也夠受的。雷公:“趴近點!莫嫌老來丑——這破布蓋不住兩個人!”
萬里開始尖叫。
雷公:“爆炸。好好看爆炸。炮排的人最該提防的就是爆炸。我都不敢讓你碰能炸的東西?!?br /> 萬里不叫了,呆呆看著,理智尚存但手腳癱軟,雷公只好自己趴在他身上,然后一塊布罩住兩個人。
炸彈還在連三接四,但居然顯得很安靜,因為被炸得沉靜之極。
甚至連鋼鐵與火焰之中的死亡都是沉靜的,沒有慘叫,只有安靜的犧牲。
雷公忽然開始樂;“像不像怕鬼的小孩縮在被窩里?”
是挺像。不論是他的玩笑還是周圍人的表現(xiàn)都讓萬里也慢慢安靜下來,而炸彈的落點也逐漸稀疏,遠去。
各單位主官第一撥起身,“清點傷亡”“衛(wèi)生員”的聲音此起彼伏,團部的騎馬傳令兵在硝煙烈火中馳騁傳令。
那匹馬急馳而來,幾乎踏到了白布下的萬里。雷公蹦起來一拳砸在了馬臉上。
小傳令兵費勁勒住長嘶而立的馬;“第七穿插連,敵空襲猛烈,現(xiàn)決定化整為零,以營以下規(guī)模行動為要。你部可穿插狼牙山脈,抵達長津湖戰(zhàn)區(qū),再行集結(jié)!這是地圖!”
千里接住了小傳令兵遞過來的信封:“七連明白?!?br /> 萬里看到,傳令兵的小臉上繃著幾千人大團的嚴肅,頓生同齡人的親近之心,可對方已風馳電掣而去。
千里打開信封,一張書面命令,與傳令兵口頭傳達的無異,一張大比例地圖,千里也在看著那里,最不愿意看到又不可能不看到的部分。命令已經(jīng)看完,看痕跡多半是從課本上撕下來的。梅生也在看,臉比千里還黑。
千里:“第七穿插連!集合!”
【注】伍萬里是剛剛?cè)胛榈闹驹杠姂?zhàn)士,伍千里是他的哥哥。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夜晚、雪地、過橋、轟炸等要素構(gòu)成了艱險的行軍環(huán)境,烘托了戰(zhàn)士們的勇武與不屈。
B.平河與余從戎僅通過一呼一應,就明白了對方意圖,可見幫助萬里是二人的主要任務。
C.部隊沖出橋頭后,向兩翼分散,并且都保持了隊形,說明這支隊伍臨危不亂、驍勇善戰(zhàn)。
D.面對敵軍的轟炸,萬里開始感到十分恐懼,經(jīng)過雷公的安撫,他內(nèi)心逐漸變得安靜淡然。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第二段反復使用“幾千”這一詞語進行修飾,凸顯了志愿軍隊伍的陣容整齊、威武雄壯,也易于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紀律嚴明、士氣高昂。
B.小說在刻畫萬里的形象時,分別用“汗清成一團的黃色”的月亮、“皎潔的月亮”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在行軍途中前后不同的狀態(tài)和心理。
C.小說借助“漂浮的空中堡壘”“一整串地犁地”“天崩地裂的土浪和火山”等比喻描繪敵機轟炸的場景,使讀者對戰(zhàn)爭的感受更真切。
D.小說中的小傳令兵口頭傳達命令時,言簡意賅,語氣堅定,這樣的語言既符合小傳令兵的身份和年齡,又強化了大戰(zhàn)之前的緊張氣氛。
(3)文中畫線句子從萬里的視角描寫戰(zhàn)爭場景,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4)節(jié)選的這部分文字,塑造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群體形象。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組卷:18引用:8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個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爭”的一面,①________。幾十年來陸續(xù)出土的戰(zhàn)國簡帛印證了“諸家雜糅”的事實。郭店簡中,可以看到儒家與道家混同;上博簡中,可以看到儒家與墨家混同;馬王堆帛書中,可以看到道家與法家混同。“德”不為孔孟獨享,“道”不為老莊專有,“法”不由商韓把持。在秦征服六國之前,諸子百家的思想互“融”已經(jīng)開始。
諸子百家雖然哲學體系差異極大,②________,即建立“統(tǒng)一秩序”。儒家強調(diào)“定于一”的禮樂道德秩序,法家強調(diào)“車同軌、書同文”的權(quán)力法律秩序,墨家強調(diào)“尚同”與“執(zhí)一”的社會行動秩序。即便強調(diào)極端自由的道家,③________。老子的“小國寡民”經(jīng)常被說成主張分治,但實際上“小國”只是政治過渡的單元,“邦國”之后還有“天下”這一最終秩序——“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特點和表達效果。組卷:13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在“今天,我們要做怎樣的青年”主題班會上,老師提出的問題讓你陷入沉思:為什么許多青年有了一點成績便自高自大,遇到一點困難又習慣性躺平?如何才能擺脫糾結(jié),奮力前行?
那段時間你正好在讀朱光潛先生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對其中一段話印象深刻:“在見道者的高瞻遠矚中,‘我’可以縮到無限小,也可以放到無限大。在把‘我’放到無限大時,他們見出人性的尊嚴;在把‘我’縮到無限小時,他們見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實現(xiàn)的仍非常有限……意識到人性的尊嚴而自尊,意識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謙,自尊與自謙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強不息?!?br /> 你從朱光潛先生的諄諄教誨中找到了答案,舉手要求發(fā)言。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8引用:1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