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河南省孟津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均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的是( ?。?/h2>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2.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含紅細胞,但含有少量淋巴細胞。腦脊液屬于細胞外液,正常腦脊液具有一定的壓力,對維持顱壓的相對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6引用:7難度:0.7
  • 3.如圖表示人體中部分體液的關系圖,則人的肝臟細胞所需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直接來源于( ?。?/h2>

    組卷:56引用:32難度:0.9
  • 4.從細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都離不開穩(wěn)態(tài),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84引用:5難度:0.7
  • 5.下丘腦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44引用:41難度:0.9
  • 6.下列次于神經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7.如圖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3難度:0.7
  • 8.下列有關在反射活動中,興奮的傳導或傳遞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5引用:8難度:0.7
  • 9.為了研究興奮在神經元軸突上的傳導是單向的還是雙向的,取新鮮的神經-肌肉標本(實驗期間用生理鹽水濕潤標本),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裝置圖(C點位于兩電極之間的正中心)。在圖中A、B、C、D四點分別給以適宜的刺激。無法得出正確結論的刺激點是( ?。?/h2>

    組卷:12引用:11難度:0.7
  • 10.促胰液素是人類發(fā)現的第一種動物,其化學本質為多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11.能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的激素是( ?。?/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8
  • 12.如圖是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20引用:5難度:0.8

二、填空題

  • 35.造血干細胞(HSC)在骨髓中產生,可分化和發(fā)育為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當受到某些細胞因子刺激后,骨髓中的HSC釋放到外周血中,此過程稱為HSC動員。收集外周血中的HSC,可用于干細胞移植及血液疾病治療。
    (1)圖1表示HSC動員的機制。由圖可知,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骨髓中的傷害性感受神經元,促進神經纖維末梢中的
     
    融合,釋放神經肽(CGRP),CGRP作為一種
     
    可作用于HSC
     
    上的受體,促進HSC遷移至血管中。

    (2)研究人員用RTX藥劑使小鼠的傷害性感受神經元失活,未處理的小鼠為對照組,實驗處理及檢測結果如如表所示。
    組別 注射物質 CGRP相對量 外周血中HSC的相對量
    RTX組 溶劑 V 3
    RTX組 CGRP 10
    對照組 溶劑 10
    對照組 CGRP 20
    表中實驗結果支持了圖1中的過程,請完善表格,V處為注射
     
    刺激小鼠,I~Ⅳ處數據依次為
     
    。(選填數字“0、6、15、6”)
    (3)R蛋白是HSC上受體的組分之一。為研究HSC動員對骨髓造血的影響,研究人員以野生型小鼠及敲除編碼R蛋白基因的小鼠為實驗材料,實驗處理及檢測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
    ①圖2結果表明R蛋白是受體響應CGRP信號所必須的,依據是
     
    。
    ②圖3結果說明
     
    。
    ③綜合圖2和圖3實驗數據可知,G-CSF刺激后,野生型小鼠體內HSC總量明顯高于敲除組,推測原因是
     
    。
    (4)辣椒中富含辣椒素,辣椒素也可作用于傷害性感受神經元。為探究其能否增強由G-CSF刺激引起的造血干細胞動員,研究人員給野生型小鼠分別喂食含辣椒素的辛辣食物及普通食物,檢測并比較兩組小鼠體內CGRP含量。請補充完善上述實驗方案
     
    。

    組卷:89引用:2難度:0.6
  • 36.科研人員觀察到野外四個物種一天內的平均活動時間(活動時間以百分比表示),請根據信息回答問題。
    休息 與其他物種共同進行活動 覓食及進食 其他活動
    物種A 20% 15%被物種B追逐 55%吃植物X的種子 10%
    物種B 20% 25%追逐物種A 45%吃植物X的種子 10%
    物種C 75% ---- 15%吃物種A 10%
    物種D 75% ---- 20%吃物種C 5%
    (1)若要組成一個典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除物種A、B、C、D和植物X(生產者)外,還應有
     
    。
    (2)根據表中信息,寫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可能的食物網。
     
    。
    (3)物種A與B之間的種間關系為
     
    。
    (4)碳元素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群落主要通過
     
      進行。一段時間內,若進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群落的碳元素總量與由群落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碳元素總量相等,則說明該生物群落基本處于
     
    (填“向高級群落演替”“退化”或“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5)與物種C和D相比,物種A和B休息時間較短而覓食及進食時間較長,且消化道較長,原因可能是其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物種A和B消化道較長是
     
     的結果。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