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龍門高級中學高二(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9 6: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2020年11月27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wǎng)成功。這在核電站建設進程中是一個重大節(jié)點?!敝泻思瘓F首席專家、“華龍一號”總設計師、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繼告訴記者。
    “華龍一號”的成功研制,將使我國成為繼美、法、俄之后又一個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邢繼說,“華龍一號”最大的特征是“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tǒng)”,正是這一系統(tǒng)使它成為國際上安全標準最高的核電站之一。邢繼介紹說:“福島核電站的安全設計只有能動安全系統(tǒng),它必須依靠電力來實現(xiàn)和保障安全;一旦失去電力,整個安全系統(tǒng)就癱瘓了。因此,就必須有不依靠電力就能發(fā)揮安全作用的非能動安全措施。非能動安全系統(tǒng)就是不依賴電源,而是利用重力、溫差、密度差這樣的自然驅動力來實現(xiàn)流體的流動和傳熱等功能的設施?!A龍一號’在最主要的三道安全屏障上,都設置了‘能動+非能動’的安全系統(tǒng)。這三道屏障,從內(nèi)到外包括:核燃料芯塊的金屬包殼、一回路承壓邊界和反應堆廠房的安全殼。”
          針對記者“為什么我國必須發(fā)展核電產(chǎn)業(yè)”的提問,邢繼說:“我國已向世界作出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0%的莊嚴承諾。截至‘十二五’末,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比64%,非化石能源占比12%,其中核電僅為2%左右。能源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環(huán)保問題日益突出,我國能源結構亟待調(diào)整。核電作為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主力能源,在治理霧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與一般同等規(guī)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600萬噸?!?br />      他接著介紹:“核電產(chǎn)業(yè)是高科技戰(zhàn)略產(chǎn)業(yè),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xiàn)和標志?!A龍一號’包含6萬多臺設備,涉及設備供應商5300多家,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yè)的整體轉型升級意義也十分重大。而且,核電‘走出去’已成為國家戰(zhàn)略。目前,中核集團已出口3臺‘華龍一號’。據(jù)測算、我們每出口1臺核電機組相當于出口30萬輛汽車,能拉動裝備制造和設計領域超過數(shù)百億元人民幣的產(chǎn)值,全壽命周期超過千億元人民幣?!?br />(摘編自鄭蔚《邢繼:建造安全標準最高的核電站》)材料二: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給公眾帶來了持久且嚴重的心理影響。核污水泄漏持續(xù)惡化,核事故產(chǎn)生的污染清理工作仍在繼續(xù),核能是一種安全、可靠、清潔、經(jīng)濟的能源的結論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涉核項目“污名化”以及“鄰避”問題突出。
    “污名化”是風險放大后的社會效應。1988年,克拉克大學的學者們提出了“風險的社會放大”理論,這主要是指小風險問題或事件,經(jīng)過社會這個媒介多層次、多角度、輻射性傳播,會使公眾產(chǎn)生巨大的恐懼。涉核項目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專業(yè)性,而民眾往往并未充分知曉實際情況、在傳播過程中,其風險更易被放大,更易被貼上“有害”的標簽,從而產(chǎn)生“污名化”現(xiàn)象。
    “污名化”現(xiàn)象也是社會出現(xiàn)信任危機的一種表征。在核能問題上,民眾對涉核項目的安全風險表現(xiàn)出天然的抵抗。如果官方僅僅通過對話機械地強調(diào)“絕對安全”,出于本能和基于對涉核項目的誤解和恐慌,民眾會更加懷疑項目的危險性。信任危機造成的涉核項目“污名化”會導致雙方的對話語境錯位,致使項目最終無法開展。
    “鄰避現(xiàn)象”指政府部門在規(guī)劃和建設有社會和環(huán)境影響的公共或工業(yè)設施時,受到當?shù)鼐用竦募w反對與抵制。“鄰避設施”包括垃圾場、變電所、機場、核能工程等,其中核能工程是一種具有特殊性風險的鄰避設施,鄰避設施的突出特點表現(xiàn)為不均衡的“風險——利益”空間分配,即利益由社會共享,而風險和損失卻由附近居民承擔。居住在核項目附近的居民既渴望發(fā)展清潔的核能,但又不愿承擔風險,就可能產(chǎn)生所謂的“鄰避現(xiàn)象”。
          核電產(chǎn)生“鄰避現(xiàn)象”的原因錯綜復雜,其中有兩個方面尤為突出。一方面,公眾對涉核項目不了解,又存在恐懼心理,就容易對核電產(chǎn)生誤解,也容易信謠、傳謠;另一方面,由于企業(yè)是直接利益相關方,公眾對企業(yè)主導的核科普和公眾溝通存在較大不信任。
          近幾年來,國家將發(fā)展核電作為能源供給側改革、調(diào)整能源結構的重要選擇積極推進,而涉核項目“污名化”以及“鄰避”問題成為核電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對此,政府、核行業(yè)、學術界、媒體等應給于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必要的科學措施。
    (摘編自張振華等《涉核項目的“污名化”現(xiàn)象及對策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主三代核電項目“華龍一號”的成功研制,是我國核電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突破,對國家高科技戰(zhàn)略產(chǎn)業(yè)意義重大。
    B.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非化石能源占比很低,由此產(chǎn)生的環(huán)保問題日益突出,發(fā)展核能,將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C.“華龍一號”的出口,響應了核電“走出去”的國家戰(zhàn)略,不僅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也推動了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D.日本福島核事故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強化了民眾對核能的負面心理,隨之產(chǎn)生了涉核項目“污名化”及“鄰避”問題。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tǒng)”極大提高了“華龍一號”的安全性,這是該項目能夠成功走出國門的關鍵因素。
    B.為發(fā)展核能,調(diào)整不合理的能源結構,我國制定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的目標。
    C.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恰當運用各種便捷的傳播手段,能促進民眾對涉核項目的了解,涉核項目的神秘性也會逐漸降低。
    D.在取得公眾基本信任的前提下,企業(yè)若能給涉核項目附近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將有利于解決“鄰避”問題。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屬于“華龍一號”非能動安全系統(tǒng)運行機制的一項是
     

    A.一旦事故發(fā)生,換熱器內(nèi)的水受熱膨脹,水蒸氣將沿上升管道排出,達到散熱目的。
    B.當遭遇外部強力撞擊時,雙層安全殼的外層抵御沖撞,內(nèi)層防止放射性物質(zhì)的泄漏。
    C.如果發(fā)生事故,柴油機將驅動水泵,把水打入到反應堆內(nèi)進行冷卻,帶走堆芯余熱。
    D.核反應堆加熱水產(chǎn)生蒸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fā)電機,實現(xiàn)能量轉換。
    (4)材料二第二段引述了“風險的社會放大”理論,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5)我國某地即將建設一個新的核電項目,為避免“污名化”以及“鄰避”問題的出現(xiàn),請結合材料談談如何做好公眾溝通工作。

    組卷:7引用:6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灰色的月亮[注]
    [日本]志賀直哉
          立在東京車站的失掉了屋頂?shù)淖呃壤?,雖然沒有風,卻感到一陣陣的寒氣,幸而出來的時候穿了一件夾克大衣。同來的兩個人,搭上先到來的繞道上野的車子走了,我一個人留在后面,等候繞道品川的車子。
          天空陰暗,灰色的月亮朦朧地照著日本橋旁燒焦的廢墟。大概是陰歷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緣故,看來好像很近。時間是八點半的樣子,人很少,寬大的走廊顯得更加寬大了。
          遠遠望見電車的頭燈,不一會就突然近來了。車內(nèi)乘客不多,我在對面的車門邊,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是一個穿束腳褲子的五十歲光景的婦人,左首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對著我,因為座位上沒有靠手板,他就橫坐著,面對著車門。我剛上車的時候偶然瞅見這孩子的臉,他閉著眼睛,茫然地張著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搖晃著。不是他故意在搖晃,是身體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來,又倒下去,這樣不斷地反復著。如果是打瞌睡,這樣打個沒完,叫人瞅著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著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離。
          車子到有樂町、新橋,上來了許多乘客,有幾個像是買了東西回家的。一個二十五六歲紅圓臉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邊,劈開雙腿在旁邊站下來。在他后面,又被人擠上來一個也扛著帆布包的四十來歲的漢子。漢子上車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擱上去行嗎?”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
    “慢著,壓上去不行。”青年護住自己的布包,回頭望著那個漢子。
    “啊,對不起?!彼ь^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擱不下那個包,他只好在狹窄的地方局促地側著身子,仍舊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覺得對不起他,說他那個包,可以把一半擱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間。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贅才想擱一擱,不用了?!蹦菨h子這么說著,輕輕地點了點頭。我在旁邊看著覺得很愜意,這時節(jié),看來人的脾氣都變好了。
          車子過濱松町,接著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來的人更多。這其間,那少年工人仍舊前仰后合地搖晃著他的身子。
    “啊,看他這張臉?!庇腥诉@么說了。說話的是四五個像公司職員中的一個,他的同伴都笑起來了。我這邊望不見少年工人的臉。可是那公司職員說得可笑,大概那一張臉一定是可笑的。車子里頓時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那時候,圓臉的青年回頭望一望身后的漢子,用手指頭點點自己的胃部,小聲地說:
    “看樣子差不多啦。”
          那漢子好似吃了一驚,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說:“是么?”
          剛才那些發(fā)笑的人,好像也覺得有點奇怪:
    “是有病么?”
    “恐怕是喝醉了吧?!?br />      他們這樣猜測著,其中一個人說:“看樣子也不像。”這樣,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聲了。
          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頭是破的,從里邊釘上了塊手巾布,倒戴著一頂軍帽,帽檐下露出骯臟的脖子,瘦得可憐。他現(xiàn)在不搖晃身子了,臉不住地挨擦著車窗與車門之間的那塊夾板。這樣子完全是一個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頭腦里,大概把這夾板當作了誰,正在和他親熱吧。
    “喂!”站在前面的那個大漢,用手拍一拍他的肩頭,問了:“你上哪兒去?”少年工人沒有答話,那漢子又問了一聲。
    “到上野去。”他很憂郁地回答了。
    “不對啊,你坐倒了,這是到澀谷的車啊?!?br />      少年工人站起來想往窗外看,身體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這邊倒過來。當少年工人向我倒過來的時候,我?guī)缀跸駰l件反射一樣用肩頭把他頂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來想想真覺得奇怪。這動作跟我當時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覺得驚奇。當我把他頂回去的時候,他的身體很少有什么抵抗力,這使我心里更覺得不好受。我的體重現(xiàn)在已減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體卻比我輕得多。
    “在東京站已經(jīng)在車上了,坐過了站了-你是在哪兒上車的?”我從他身后問了。
          少年工人沒回過頭來說:“在澀谷上車的?!?br />“從澀谷上車,繞了一個大圈子?!庇腥诉@樣說。
          少年工人腦門貼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會兒又不望了,用僅能聽見的低低的聲音說:“到哪,都沒有關系?!?br />      少年工人這句自言自語的話,后來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邊的搭客們,以后再沒談那少年工人,大家覺得反正沒有辦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個,覺得反正沒有法子了。假使我?guī)е允?,我會送給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給他錢,即使白天或許也買不到吃的,何況現(xiàn)在是晚上九點鐘了。我?guī)е龅男那?,在澀谷站下了電車?br />      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
    [注]小說寫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此前美軍對東京進行了多次空襲。
    (1)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遭受空襲后滿目瘡痍的東京為背景,反映了戰(zhàn)后日本社會破敗蕭條、人民饑寒交迫的情景。
    B.小說標題“灰色的月亮”意蘊豐富,象征著戰(zhàn)后在物質(zhì)上陷入?yún)T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會。
    C.這篇小說既無驚人的事件,也無曲折的情節(jié),更沒有人物之間激烈的矛盾沖突,整體上平淡無奇。
    D.小說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對被戰(zhàn)爭裹挾的人民的同情。
    (2)文中畫線部分在小說結構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小說前半部分,少年工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本段轉入對其外貌的正面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具體可感。
    B.本段是整篇小說中唯一的氣氛較為明快的場面,與前后文形成鮮明的反差,強化了小說的悲劇氛圍。
    C.本段的情感基調(diào)有所變化,隨著車子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小說的情感線索和人物心理也出現(xiàn)短暫的調(diào)整。
    D.前文主要寫“我”眼中的少年,本段轉入寫乘客眼中的少年,敘述視角的轉換,增強了小說的敘事張力。
    (3)“我”在小說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志賀直哉素有“短篇之神”的美譽,其小說以善于揭示獨特環(huán)境中人物的心境著稱,被評論家們稱為“心境小說”。這篇小說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心境?作者是如何表達這種心境的?

    組卷:53引用:15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知識積累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初,秦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秦為無道天下苦之聞陳勝等作亂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奔幢毁?,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秦已破滅,佗自立為南越武王。陸賈至,尉佗魋結箕倨見陸生。陸生說佗曰:“足 下中國人,今棄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杰并起,唯漢王先入關,據(jù)咸陽。五年之間,海內(nèi)平定。
          天子聞君王王南越,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于此。漢誠聞之,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庇谑俏举⒛缩耆黄鹱?,謝陸生曰:“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标懮浒菸举槟显酵?,令稱臣,奉漢約。歸報,帝大悅。高后四年夏五月,有司請禁南越關市。南越王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
          此必長沙王計,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并王之,自為功也?!蔽迥甏?,佗自稱南越武帝,發(fā)兵攻長沙,敗數(shù)縣而去。文帝元年,帝復使陸賈使南越,賜佗書曰:“前日聞王發(fā)兵于邊,為寇災不止。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朕不忍為也。今得王之地不足以為大,得王之財不足以為富,服領以南,王自治之。愿與王分棄前惡,終今以來,通使如故?!?br />      賈至南越,南越王恐,頓首謝罪,愿奉明詔,長為藩臣,奉貢職。于是下令國中曰:“漢皇帝賢天子,自今以來去帝制?!币驗闀Q:“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賜臣佗璽,以為南越王。高皇后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今陛下幸哀憐,復故號,通使?jié)h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號,不敢為帝矣?!?br />(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南越稱藩》,有刪節(jié))[注]①魋結(chújì),形如椎的發(fā)髻。魋,通“椎”。②服領,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廣西、廣東北部交界處。
    (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回雖不,請事斯語矣(聰慧)九層之臺,起于土(積聚,堆積)內(nèi)立法度,耕織(致力,專力從事)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考察,探究)
    B.使者大喜,如惠語以單于(責備)系燕父子以組,梁君臣之首(用匣子裝)蒙故業(yè),遺策,南取漢中,……(按照)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其能(嫉妒)
    C.茍能充之,足以四海(安撫,安定)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大盾牌)單于愈益降之,乃武置于大窖中(囚禁)謫戍之眾,非于九國之師也(對抗,抵擋)
    D.奮六世之余,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功業(yè)) (武)掘地鼠草實而食之(同“奔”,收藏)子自愛,不愛父,故父而自利(使受損失)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告廟(祭祀用的牲畜)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秦為無道/天下苦之/聞陳勝等作亂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
    B.秦為無道/天下苦之/聞陳勝等作亂/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
    C.秦為無道/天下苦之/聞陳勝等作亂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
    D.秦為無道/天下苦之/聞陳勝等作亂/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移檄,古代官方文書“移”和“檄”的合稱,文中指發(fā)布文告曉諭橫浦等地。
    B.箕倨,同“箕踞”,即隨意前伸兩腿坐著,形似簸箕。一種表示親密的坐姿。
    C.剖符,古代帝王封賞諸侯、功臣,把符節(jié)剖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其半,作為憑信。
    D.關市,關卡與市場的合稱,文中指漢朝設在邊境關口、與南越交易貨物的場所。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朝時,趙佗在龍川任縣令,得到南海尉任囂的信任,任器病重后,他代理南海尉的政事;秦朝滅亡后,他自立為南越武王。
    B.漢朝建立后,漢高帝劉邦為了避免百姓再度遭受戰(zhàn)亂的痛苦,派遣陸賈前往南越,勸說趙佗歸順漢朝,并且封趙佗為南越王。
    C.高后執(zhí)政期間,聽信長沙王讒言,斷絕與南越的貿(mào)易,趙佗因此自稱南越武帝,發(fā)兵攻打長沙,在接連打敗數(shù)縣之后才撤兵。
    D.文帝元年,陸賈帶著一封文帝給趙佗的信再次前往南越,陸賈的到來讓趙佗心生恐懼,主動下令廢除帝制,以表歸順的誠意。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足下中國人,今棄冠帶,欲以區(qū)區(qū)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
    ②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朕不忍為也。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1分)

  • 8.根據(jù)下面材料,提煉新冠肺炎的三條傳播途徑。要求語言簡潔流暢,不超過20個字。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衛(wèi)生防疲專家強調(diào),人們需自覺居家隔離,避免在公共場合接觸到病毒攜帶者。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后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fā)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因難等,正常健康人員,如果在公共場合近距離接觸患者,并直接吸入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就會導致感染。此外患者呼出的飛沫會沉積在物品表面,人手一旦接觸被污染物品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就會導致感染。衛(wèi)生防疫專家還表示,患者呼出的飛沫混合在空氣中,會形成一種氣溶膠,該物質(zhì)吸入后也可導致病毒感染。

    組卷:39引用:12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宋太祖趙匡胤還沒有發(fā)達的時候,去投靠父親的好友——時任復州刺史的王彥超,卻沒有被對方接納。趙匡胤只好改投他人,竟然不斷得到升遷,并在后來的陳橋兵變中“黃袍加體”,做了皇帝,而這時,王彥超還只官至鳳翔節(jié)度使。
          一天,喝醉了酒的宋太祖厲聲喝問眼前的王彥超:“你以往在復州的時候,我去投靠你,你為什么不接納我?”王彥超叩頭說:“當時我只是一個刺史罷了,我這一勺子水哪里容得下您這位真龍?zhí)熳幽?!假使我當時接納您,您怎么會有今天呢!”宋太祖聽了,大笑而罷。
          其實,人生中有很多機遇,“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學校擬舉辦以“鑒古知今”為主題的讀書匯報會,請你圍繞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