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湖南省益陽市箴言中學高三(下)第16次周考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1/17 12:0:1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8~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如圖1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被兩根長度為L=5cm的輕繩相連,輕繩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不計質(zhì)量的輕環(huán)相連,兩輕環(huán)套在粗糙的水平桿上,輕環(huán)與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75.在保證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若增大兩輕環(huán)之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9
  • 2.如圖所示,一物塊從一光滑且足夠長的固定斜面頂端O點無初速度釋放后,先后通過P、Q、N三點,已知物塊從P點運動到Q點與從Q點運動到N點所用的時間相等,且PQ長度為3m,QN長度為4m,則由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求出OP的長度為( ?。?/h2>

    組卷:171引用:3難度:0.9
  • 3.如圖所示,一根細線下端拴一個金屬小球P,細線的上端固定在金屬塊Q上,Q放在帶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圓錐擺)?,F(xiàn)使小球改到一個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圖中P′位置),兩次金屬塊Q都靜止在桌面上的同一點,則后一種情況與原來相比較,下面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696引用:28難度:0.9
  • 4.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小球A、B,帶有等量異種電荷,通過絕緣輕彈簧相連接,置于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突然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后,兩小球A、B將由靜止開始運動,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對兩小球A、B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設整個過程中不考慮電荷間庫侖力的作用,且彈簧不超過彈性限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7引用:2難度:0.9
  • 5.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的金屬導軌放在xOy坐標平面內(nèi),0~3l為一個圖形變化周期.兩導軌的直線部分平行于x軸,長度為2l.兩導軌的曲線部分分別滿足:y=lsin
    π
    l
    x,y=-lsin
    π
    l
    x[(3n-
    1
    2
    )l≤x≤(3n+
    1
    2
    )l,x=1,2,3…].且凡相交處均由絕緣表面層相隔,兩導軌左端通過電阻R連接.坐標平面內(nèi)有垂直于該平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一根平行于y軸的長導體棒沿x軸勻速運動,運動過程中與兩金屬導軌接觸良好,除R外其余電阻都不計.測得電阻R在較長時間t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為Q,則導體棒的速度為( ?。?/h2>

    組卷:42引用:3難度:0.9
  • 6.宇宙中存在一些質(zhì)量相等且離其他恒星較遠的四顆星組成的四星系統(tǒng),通??珊雎云渌求w對它們的引力作用.設四星系統(tǒng)中每個星體的質(zhì)量均為m,半徑均為R,四顆星穩(wěn)定分布在邊長為L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其中L遠大于R.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忽略星體自轉(zhuǎn)效應,關于四星系統(tǒ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39引用:2難度:0.5

【物理選修3-5】(15分)

  • 17.核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不可缺少,但安全是核電站面臨的非常嚴峻的問題.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超鈾元素,钚的危險性在于它對人體的毒性,與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這方面更強,一旦侵入人體,就會潛伏人體肺部、骨骼等組織細胞中,破壞細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癥的風險.已知钚的一種同位素
    239
    94
    Pu的半衰期為24100年,其衰變方程為
    239
    94
    Pu
    X
    +
    4
    2
    H
    e
    +
    γ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1引用:5難度:0.5
  • 18.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向右的直線上有均可視為質(zhì)點的A、B、C三個彈性小球,其質(zhì)量分別為mA=2m、mB=m、mC=3m,其中A、B之間用一彈簧相連.開始時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彈簧處于原長,且C距B足夠遠,現(xiàn)給A一個瞬間沖量使A獲得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當B與C發(fā)生碰撞時,時間極短且無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
    (1)由于B與C相碰時彈簧的形變未知,試分析計算B與C相碰前彈簧彈性勢能Ep的范圍.
    (2)B以最大速度與C相碰后,彈簧所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大小Ep′.

    組卷:16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