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湘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演化》2020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關于化石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如圖從紅色巖層可推知沉積時的地理環(huán)境是( ?。?br />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3.讀圖,分析琥珀里的蜘蛛如何保存下來的,古生物化石形成的過程是(  )
    ①生物本身具有不易毀壞且易形成化石的硬體部分
    ②只有在特殊條件下,硬體和軟體才能一起被保存下來,
    ③生物死亡后必須盡快地被沉積物所掩埋,這樣才能避免腐爛或被其他動物所吞食
    ④埋藏下來的生物遺體必須經(jīng)石化才能形成化石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4.讀地質年代示意圖,完成4~5題。

    甲、乙、丙、丁依次為( ?。?/h2>

    組卷:6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

  • 21.如圖是“地質歷史時期曾經(jīng)繁盛一時的動物的復原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動物生存的地質年代是
     
    宙的
     
    代,中生代末期的時候滅絕了。
    (2)該地質年代的典型動物是
     
    ,這個地質年代出現(xiàn)的動物種類還有
     
    動物。
    (3)這種動物種類多樣,其中植食動物的主要食物是
     
    植物,生物演化上,這種植物代替的是
     
    植物,
     
    動物代替了
     
    動物。
    (4)恐龍曾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有的恐龍為草食動物,有的恐龍為肉食動物。在6500萬年前,恐龍突然滅絕。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推測,“隕星撞擊說”猜想。請從“隕星撞擊說”分析恐龍滅絕的原因。

    組卷:31引用:1難度:0.3
  • 22.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從時間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xiàn)代三個階段,地質時期的氣候,是指距今1萬年以前,以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xiàn)為特點,時間尺度在10萬年以上。如圖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圖。

    (1)地質時期經(jīng)歷了三次大冰期分別是:
     
    、
     
    、
     
    。
    (2)就冷暖狀況而言,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過程中,時間較長的是
     
    。
    (3)就干濕狀況而言,新生代就要以
     
    期為主。
    (4)恐龍滅絕時期的氣候特點是
     

    (5)古生代帶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質歷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規(guī)模滅絕時期。據(jù)圖推測,當時的氣候分別有什么特點?
    (6)據(jù)圖歸納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的特點。

    組卷: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