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一中高考語文二診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鄉(xiāng)愁是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的產(chǎn)物。土地的不可移動性,使中國人的原鄉(xiāng)觀念根深蒂固,也使相關情感表達成為文學藝術的母題。在人類為認識、把握世界所創(chuàng)設的各種概念中,可能沒有什么比時間和歷史更有賴于人的記憶。人有記憶就會有歷史,有歷史就會有對過往的追思,有追思就會有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作為廣義的歷史追思,往往被神圣化。比如,在個體生活中,童年總與詩情記憶深度關聯(lián),“遙想當年”是遍被士庶的自我敘事方式;在文化上,厚古薄今是常態(tài),歷史上的古今爭論,往往以復古一方的勝利為終局;在哲學上,形而上的道被歷史化,時間的久遠性往往被直接等同于真理性?;谶@種時間和歷史意識,在中國,從舊國舊鄉(xiāng)舊人到古物古玩古畫,似乎凡是與過往相關的一切均會被珍視。而所謂鄉(xiāng)愁,則無非是這種無所不在的歷史意識在人情感領域的表征形式。我們必須理解鄉(xiāng)愁問題有典型的理想性質(zhì)?;蛘哂妹缹W的詞語來講,即便我們對童年時代有豐富的記憶,這個記憶也不是對往昔生活的真實復現(xiàn),而是一種審美記憶或者詩性記憶,它夸飾了原鄉(xiāng)本不具有的美麗。
一般而言,鄉(xiāng)愁是圍繞著個體的情感經(jīng)驗被建構出來的,似乎只關乎個人的經(jīng)歷,但是,對于一個民族來講,鄉(xiāng)愁的意義絕對不僅止于個體,而是對民族共同體整體有效的情感。中華文明延續(xù)了五千年,從中國歷史看,中華民族之所以有這種恒久的維系自己文明的能力,顯然不是因為私人性的對歷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體進程中,形成了這一民族關于自身歷史的共同記憶。今天,人們習慣于將中華民族稱為文化共同體,認為文化價值共識是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層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這就是民族共同記憶。由此,個體性的關于歷史的回望,就最終匯入到整個民族關于自身歷史的論述之中。中國文化的鄉(xiāng)愁,就是在這種民族共同記憶中得到了奠基。
由此看來,中國式的鄉(xiāng)愁是一個既基于個體記憶又不斷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處,它指向血緣,即從對父母的牽念中獲得關于鄉(xiāng)愁的最原初經(jīng)驗;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鄉(xiāng)。以此為背景,它進而被放大為親族和家國概念,放大為“四海為家”或“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甚至最終被解構為“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以上序列使鄉(xiāng)愁成為一種圈層式結構,它愈趨于中心愈濃烈,愈趨于邊緣愈淡化。這是人從血緣共同體逐步邁向人類共同體的必然結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個體價值逐步讓位于群體價值和人類價值,詩的邏輯逐漸演變?yōu)檎軐W的邏輯。但顯然的問題是,人愈趨于理性和哲學化,也就愈益導致個體的情感無處安放,并由此生發(fā)出無家可歸的虛無感和悲情意識。
對此,中國文化的偉大,就在于表現(xiàn)出了對諸多對立問題的協(xié)調(diào)和兼顧能力。比如,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識,既重視父母之孝又重視兄弟友愛、家國之忠以至天下情懷。這是一種“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發(fā)模式,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極端化,也使鄉(xiāng)愁表達充滿彈性。
(摘編自劉成紀《中國文化藝術中的鄉(xiāng)愁》)(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基于時間和歷史意識,中國人特別珍視過往,比如喜歡古舊物品,對曾有的生命記憶難以忘懷。
B.鄉(xiāng)愁圍繞個體的情感經(jīng)驗建構,似乎只關乎個人經(jīng)歷,民族共同記憶就是無數(shù)個體鄉(xiāng)愁的總和。
C.在文明的進程中形成的關于自身歷史的共同記憶,是中華民族被稱為文化共同體的深層原因。
D.中國式鄉(xiāng)愁的核心指向和父母的血緣關系,愈趨于邊緣愈淡化,甚至被解構為“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鄉(xiāng)愁的產(chǎn)生說起,繼而探討鄉(xiāng)愁的性質(zhì)和意義,再分析鄉(xiāng)愁的圈層式結構,層層推進,思路嚴謹。
B.第二段從個體生活、文化和哲學三個方面舉例論證了鄉(xiāng)愁被神圣化的觀點,表明鄉(xiāng)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質(zhì)。
C.文章對個體鄉(xiāng)愁和民族共同記憶的內(nèi)涵進行了對比分析,并由此把對鄉(xiāng)愁的理解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
D.文章分析了鄉(xiāng)愁的圈層式結構,有助于讀者理解個體價值逐步讓位于群體價值和人類價值的演變過程。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質(zhì),因此我們記憶中的童年可能比真實童年更美好,甚至完全是一種審美虛構。
B.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一詩可以作為中國式的鄉(xiāng)愁是既基于個體記憶又不斷外向放大的概念的一種佐證。
C.相比于理性和哲學化的人,一個富于感性和詩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生發(fā)出無家可歸的悲情意識。
D.中國人都具備情感多元生發(fā)模式,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識,有處理對立問題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組卷:40引用:7難度:0.3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題。
材料一
李白在《蜀道難》中這樣描寫上古時期的蜀國:“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惫攀駠木跣Q叢、魚鳧,歷來被認為只存在于傳說之中,就連記錄了很多上古賢君如三皇五帝的《史記》也沒有關于蠶叢、魚鳧的記載。司馬遷之后近百年,楊雄編纂的《蜀王本紀》中,才首次出現(xiàn)了蠶叢、魚鳧的名字,“蜀王之先名蠶叢,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shù)百歲,皆神化不死”。在東晉常璩的著作《華陽國志》中有這樣的描述“有蜀侯蠶叢,其縱目,始稱王”,蠶叢的眼睛是豎著的“縱目”,這就更像是神話了?!度A陽國志》是本專門記錄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地方志,不能算是正史,卻是研究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史的重要文獻。
盡管后人把蠶叢當作養(yǎng)蠶的先驅(qū),魚鳧當作訓練魚鷹的鼻祖,奉他們?yōu)樾Q桑業(yè)、漁業(yè)的祖師爺。但他們究竟是古蜀人想象中的祖先,還是確實存在過的君王,因為沒有考古學的證據(jù),長期以來史學家們并沒有定論。
(摘編自《古蜀文明尋蹤》)
材料二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出土了大批玉石器,考古學家據(jù)此判斷,這里是古蜀國的古都,傳說中的上古國君曾經(jīng)活躍在這一地區(qū)。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中出土了一根長143厘米的金杖,被認為是魚鳧王的權杖。這根金杖由黃金外皮包裹,里面的木桿已經(jīng)炭化。考古隊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黃金上有精美的圖案,靠近端頭的一組是前后對稱的人頭,他面帶微笑,頭戴五齒高冠;靠近杖的內(nèi)部,雕刻著扛著箭的鳥,箭的末端刺有一條魚。蜀國的第三任君主就是魚鳧,捕魚的水鳥應當就是魚鳧的化身。金杖上戴著高冠的人頭,和多達500克的黃金外皮,華貴異常,證明了金杖主人的尊貴身份;而杖上雕刻的鳥、魚、箭的圖案,正是第三代古蜀王——魚鳧的化身。這件遺物的出土,證明了魚鳧的真實身份。在大致相同時間的長江流域,良渚人用玉杖作為權力的象征,而遠在西亞北非地區(qū)的埃及長老,則是使用權杖作為權力的象征。
(摘編自《古老神秘的古蜀華章》)
材料三
在三星堆遺跡二號坑中出土的縱目人面具是世界上年代最遠、形制最大的面具。面具十分另類,它寬達1.38米,高達0.645米,眼睛呈柱狀向外凸出,奇異非常,同時卻又不失威嚴,這一特征正好對應了《華陽國志》中“有蜀侯蠶叢,其縱目”的記載。三星堆為何會出現(xiàn)造型如此奇怪的縱目面具呢?考古專家們查閱了大量關于古蜀地的資料,認為古蜀人的“縱目”,很有可能就是缺鹽導致的病癥。
《中國科學技術史》和《中國井鹽科技史》中,都記錄了大英縣卓筒井。這是我國手工制鹽的活化石,而它剛好就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境內(nèi),可是這口鹽井是宋代慶歷年間的產(chǎn)物。也就是說,在殷商時代,古蜀之地是不知道“鹽”為何物的,所以古蜀人勢必極度的缺鹽。而人體一旦缺少食鹽,就會使得身體中氯元素和鈉元素嚴重不足,導致頭暈眼花、身體浮腫等癥狀,更嚴重的人還會患上“甲亢”,而眼睛大幅度“突起”正是甲亢的一種特征。因此,有專家猜測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患者,他眼球格外凸出。古人不了解這種疾病,認為是神性的象征,是一種“圣人異象”。后人在塑造蠶叢像時,抓住了這一特點,并將其進一步夸張、神化,便有了這種奇特的“縱目”形象。
(摘編自《通天使者——三星堆突目銅面具》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李白《蜀道難》之中的描寫和楊雄在《蜀王本紀》中的記載,可以看出李楊二人都沒有確認蠶叢及魚鳧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B.考古專家們查閱大量的資料后發(fā)現(xiàn)正是古代蜀地缺鹽引起的病癥導致了蠶叢的“縱目”,可見,蠶叢很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
C.后人把蠶叢、魚鳧奉為蠶桑業(yè)、漁業(yè)的祖師爺,但是如果要證實他們是確實存在過的君王,就必須有考古學依據(jù)。
D.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縱目面具、金杖等文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古蜀國歷史悠久,文化繁榮。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常璩在《華陽國志》中的描述:“有蜀侯蠶叢,其縱目,始稱王”,可以看出常璩也認為蠶叢、魚鳧都是神話人物。
B.三星堆金杖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認識人類社會用杖作為權力象征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也對了解三星堆社會文化有重要價值。
C.文章在論述時,引用《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等古代典籍的相關記載來論證,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D.文章在進行論述和推斷時運用了“很可能”“勢必”“猜測”等詞語進行修飾限制,避免片面化、絕對化,行文用語嚴謹。
(3)專家依據(j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斷蠶叢及魚鳧很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請結合材料分析其依據(jù)。組卷:4引用:1難度:0.3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跑警報
汪曾祺 西南聯(lián)大有一位歷史系的教授,每回上課,都要先問學生:“我上次講到哪里了?”班上有個女同學,筆記記得最詳細,一句不落。先生有一次問她:“我上一課最后說的是什么?”這位女同學打開筆記本,看了看,說:“您上次最后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空襲警報,我們下課’?!?br /> 這個故事說明昆明警報之多。我剛到昆明的頭二年,三天兩頭有警報。昆明那時幾乎說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飛機想什么時候來就來。有時竟至在頭一天廣播:明天將有二十七架飛機來昆明轟炸。日本的空軍指揮部還真言而有信,說來準來!一有警報,別無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報”,也有叫“逃警報”或“躲警報”的,都不如“跑警報”準確?!岸恪?,太消極;“逃”又太狼狽。唯有這個“跑”字于緊張中透出從容,最有風度,也最能表達豐富生動的內(nèi)容。
警報有三種。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紹警報有幾種,會被認為有“神經(jīng)病”,這是誰都知道的。然而對今天的青年,卻是一項新的課題。一曰“預行警報”。五華山是昆明的制高點,三個大紅球掛出,全市皆見。
一有預行警報,市里的人就開始向郊外移動。大西門外,有一條由南向北的用渾圓的石塊鋪成的寬可五六尺的小路,據(jù)說是古驛道,一直可以通到滇西。路在山溝里,平常走的人不多。有了預行警報,這條古驛道就熱鬧起來了。從不同方向來的人都涌向這里,形成了一條人河。走出一截,離市區(qū)較遠了,就分散到古道兩旁的山野里,各自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呆下來,心平氣和地等著——等空襲警報。
聯(lián)大的學生見到預行警報,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聽到空襲警報——汽笛聲一短一長——才動身。新校舍北邊圍墻上有一個后門,出了門,過鐵道,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來得及。只有預行警報,聯(lián)大師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課的。
跑警報大都沒有準地點,漫山遍野。但人也有習慣性,跑慣了哪里,就愿意上哪里。
說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幾個比較集中的“點”。古驛道的一側,有一片馬尾松林,就是一個點。這地方除了離學校近,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fā)出很重的松脂氣味,曬著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面的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外,是因為這里還可以買到各種零吃。昆明做小買賣的,有了警報,就把擔子挑到郊外來了。最常見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麥芽糖,一個直徑一尺多,厚一寸許的大糖餅,放在四方的木盤上。有人要買,糖販即用一個刨刃形的鐵片楔入糖邊,然后用一個小小鐵錘,一擊鐵片,丁的一聲,一塊糖就被震裂下來了,所以叫“丁丁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極多,個大皮薄仁飽,很香,也很便宜。我們有時能在松樹下面撿到二個很大的成熟了的生松球,就掰開鱗瓣,一顆一顆地吃起來。
預行警報大概是表示日本飛機已經(jīng)起飛,空襲警報大概是表示日本飛機進入云南省境了,等到汽笛拉了緊急警報——連續(xù)短音,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來的??找u警報到緊急警報之間,有時要間隔很長時間,所以到了這里的人都不忙下溝——溝里沒有太陽,而且過早地像云岡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無聊,大都先在溝上看書、閑聊、打橋牌。很多人聽到緊急警報還不動,因為緊急警報后日本飛機也不定準來,常常是折飛到別處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見飛機的影子了,這才一骨碌站起來,下溝,進洞。聯(lián)大的學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對跑警報太有經(jīng)驗了,從來不倉皇失措。
聯(lián)大同學也有不跑警報的,據(jù)我所知,就有兩人。一個是女同學,姓羅。一有警報,她就洗頭。別人都走了,鍋爐房的熱水沒人用,她可以敞開來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個是一位廣東同學,姓鄭。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有一次日本飛機炸了聯(lián)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彈,這位鄭老兄聽著炸彈乒乒乓乓在不遠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圖書館旁的鍋爐上神色不動地攪和他的冰糖蓮子。
日本人派飛機來轟炸昆明,其實沒有什么實際的軍事意義,用意不過是嚇唬嚇唬昆明人,施加威脅,使人產(chǎn)生恐懼。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彈性的,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用教授問女同學講課內(nèi)容的事情來引起話題,顯得好笑而輕松,奠定了全文基調(diào)。
B.文章描寫馬尾松林給跑警報的人們帶來了“都極舒適”的感覺,與跑警報的緊張形成了反差。
C.文章寫兩位“不跑警報”的聯(lián)大同學,這與題目“跑警報”不符,給人造成了不和諧的感覺。
D.文章娓娓道來,語言質(zhì)樸簡練,在質(zhì)樸簡練中又間以幽默風趣的話語,使文章充滿閱讀樂趣。
(2)本文充分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本文最后提到的“‘不在乎’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12引用:3難度:0.6
三.語言表達(20)
-
9.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團中央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要求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明年第24屆冬奧會將在中國舉行,你班準備舉行“走進陽光,走進奧運”的主題班會,請你為主持人設計一段開場白,不超過100個字。
組卷:6引用:3難度:0.6
四、材料作文(60分)
-
10.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嶺。古人極為重視,要舉行隆重的成人禮。典籍規(guī)定:女子十五歲及笈(綰發(fā)插簪),男子二十歲加冠(盤發(fā)戴冠),以示成年。自此,女子可以婚嫁,男子可以參政、參軍和參與祭祀。今天很多中學在高考之前也要為高三學子舉行成人禮,學子們集體穿過“成人門”“成才門”和“成功門”,然后向父母獻花、向老師敬禮……
關于“成人”,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成人意味著什么?成人前與成人后的我有什么區(qū)別?成人后我的路該怎么走?……請寫篇日記,表達你的思考。時間:2021年6月7日,星期一。天氣:晴。
要求:自擬題目,格式正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8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