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市金山中學高一(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5/1/6 12:30:3
一、積累應用
-
1.填空題。
(1)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2)
(3)
(4)萬里悲秋常作客,
(5)羽扇綸巾,談笑間,
(6)蘇軾《赤壁賦》中表達客人吹洞簫的藝術效果的兩句是:“舞幽壑之潛蛟,
(7)荀子《勸學》中強調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注重廣泛學習、勤于反省的句子是:“
(8)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tǒng)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指出教師的職能是:“師者,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生的顧慮,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他說:“組卷:3難度:0.7 -
2.下列各句中劃線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7難度:0.8 -
3.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
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糧食安全問題。中國多年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使糧食產量不斷攀升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
③推廣良種、改善水利條件、精耕細作
④實現了糧食供應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
⑤堅持以自力更生為主的糧食安全戰(zhàn)略
⑥在上世紀末突破5億噸大關組卷:17難度:0.8
二、閱讀
-
8.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庖丁解牛
莊子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③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莫不中音
②如土委地
(2)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善哉!技蓋至此乎?
A.大概
B.通“盍”,為什么不
C.通“盍”,為什么
D.本來
②善刀而藏之
A.鋒利的
B.通“繕”,揩拭
C.良好的
D.磨礪
(3)下列各組中句式特點不相同的一項是
A.族庖月更刀,折也/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勸學》)
B.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賦》)
C.技經肯綮之未嘗/輿薪之不見(《齊桓晉文之事》)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不拘于時(《師說》)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庖丁解牛》語言精練而富有表現力。“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描寫庖丁解牛成功之后的神態(tài)動作。寥寥數語,一副怡然自得、心滿意足的神態(tài)躍然紙上。
B.“庖丁解?!笔且粋€寓言故事,莊子通過這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養(yǎng)生”的道理,生動直觀,使抽象的“道”形象化。
C.《庖丁解牛》先后用了三種反差鮮明的對比來進行說理:一為庖丁解牛之初與三年之后的對比,一為庖丁與普通廚工的對比,一為庖丁解牛與文惠君治國的對比。
D.《庖丁解牛》先寫庖丁解牛的熟練動作和美妙音響,再寫文惠君的夸贊,引出庖丁對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說,以此表明主旨。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6)簡要分析第②段的作用。組卷:2引用:3難度:0.6
三、寫作
-
9.生活中,人們總是樂于從各種角度分析問題,但有人說,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組卷:1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