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新版七年級上冊《1.1.2 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課時)》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7/26 8:0:9
一、選擇題
-
1.生物學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組卷:24引用:10難度:0.7 -
2.為了了解溫縣山藥各個品系以及栽培現(xiàn)狀,某研究小組先后到各山藥主產區(qū),考察種植環(huán)境、查閱和收集資料、走訪相關人員。其主要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9 -
3.科學觀察與日常觀察不同,以下不屬于科學觀察的是(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4.有的生物學實驗需要測量數(sh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往往存在誤差,因此需要設置重復組。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68引用:13難度:0.4 -
5.科學家為了研究野生大熊貓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各種行為,在大熊貓出沒的山林安裝了幾臺攝像機,記錄大熊貓的行為,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h2>
組卷:18引用:4難度:0.9 -
6.騰飛學習小組開展課外探究活動: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他們在一天之內,分早、中、晚三次,用干濕計分別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叢的空氣濕度,并將一天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曲線圖。請結合圖文信息回答第6~10題。
“測量不同植被環(huán)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的探究實驗中,對每個實測地點要測3個數(shù)據(jù),但記錄的是這3個數(shù)據(jù)中的( )組卷:26引用:3難度:0.7 -
7.巴斯德認為,引起肉湯變質的微生物來自于空氣.他通過設計的曲頸瓶(如圖),證明了這一假設.巴斯德采用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h2>
組卷:7引用:4難度:0.9
二、填空題
-
20.實驗可以給研究者提供現(xiàn)象、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三、解答題
-
21.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19世紀中期,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要幫助酒廠解決酒變酸的問題,巴斯德在顯微鏡下一次又一次地仔細觀察發(fā)酵過程,對變酸和未變酸的酒反復進行比較,得出了重要結論:酒變酸實際上是一種灰白色的桿狀微生物作用的結果,巴斯德把這種微生物稱為乳酸桿菌。
巴斯德進而研究消滅乳酸桿菌的方法。通過許多次的試驗,他發(fā)現(xiàn),把酒加熱到55℃,可殺死酒中的乳酸桿菌而不影響酒的品質:若此時將酒密封保存,則酒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變酸,巴斯德的方法挽救了法國的釀酒業(yè),這種方法被稱為巴氏消毒法。這種方法后來被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釀酒、制作飲料等方面,并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1)巴斯德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使酒變酸的微生物是
(2)巴斯德在研究消滅乳酸桿菌的方法時,作出的假設可能是
(3)巴斯德得出的結論是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