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2章 地球的面貌》2023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9/6 3:0:8

一、選擇題

  • 1.下面四條緯線中,最長的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2.2018年5月3日,位于夏威夷群島的基拉韋厄火山(19.43°N,155.29°W)猛烈噴發(fā),引起全球關注。該火山位于( ?。?br />①東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⑤低緯度 ⑥中緯度

    組卷:29引用:2難度:0.4
  • 3.讀圖,該島的半球位置為( ?。?br />

    組卷:99引用:8難度:0.5
  • 4.讀下面經緯網(wǎng)圖,對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131引用:9難度:0.7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16引用:10難度:0.5
  • 6.讀右側“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62引用:3難度:0.7

三、解答題

  • 17.讀圖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中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國東部海底,人們發(fā)現(xiàn)了人類活動的遺跡。
    材料三  歐洲的荷蘭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國”,全國
    1
    4
    的陸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不多擴大。
    (1)喜馬拉雅山脈是圖中數(shù)字
     
    代表的山脈。我國
     
    海底位于圖中A
     
    洋,荷蘭瀕臨圖中B
     
    洋。
    (2)就大陸而言,甲地屬于
     
    大陸;就板塊而言,甲地屬于
     
    板塊;就大洲而言,甲地屬于
     
    洲。
    (3)材料一說明喜馬拉雅山在地質時期曾經是
     
    (“海洋”或“陸地”);材料二說明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曾經是
     
    (“海洋”或“陸地”)。
    (4)材料一、二共同說明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三說明
     
    活動也可以引起海陸的變化。

    組卷:106引用:38難度:0.3
  • 18.如圖為山東半島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
    (1)河流在甲、乙兩村莊之間的流向是
     
    。
    (2)乙村莊與圖中最高山峰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214米   B.296米   C.365   D.426米
    (3)A處等高線部位的名稱是
     
    。
    (4)多年氣候資料顯示,小清河7、8月份常發(fā)生洪澇災害,簡述其原因。
    (5)當?shù)卣媱澬藿ㄒ蛔畨?,水壩頂部的海拔?50米,建壩地址有①②兩個方案,方案②與方案①相比,分析其具備的優(yōu)點和缺點。
    優(yōu)點:
     
    。
    缺點:
     
    。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