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2課 大戰(zhàn)中的插曲》2021年同步練習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下列詞語的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3引用:2難度:0.8 -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15引用:4難度:0.8 -
3.根據(jù)語意將下面語句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中國抗日戰(zhàn)爭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jié)束,經(jīng)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歷程,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是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反侵略戰(zhàn)爭的歷史豐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中國抗日戰(zhàn)爭___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zhàn)爭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值得銘記,并永載史冊。
①持續(xù)時間最長
②付出代價最大
③開始時間最早
④抗擊日軍最多組卷:6引用:3難度:0.7
三、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2020年2月17日,經(jīng)習近平主席批準,軍隊增派的2600名醫(yī)護人員全部抵達武漢。近一個月來,“戰(zhàn)”字成為高頻詞占據(jù)各大媒體。這場疫情防控的 ,是人民軍隊聽從統(tǒng)帥號令、踐行初心使命的實際行動,是人民軍隊執(zhí)行新時代使命任務能力和廣大官兵的政治覺悟、思想作風、戰(zhàn)斗精神的重大檢驗。
沖鋒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子弟兵總是奔向最危險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 后,根據(j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決策部署,軍隊迅速 了聯(lián)防聯(lián)控工作機制,緊急抽組精兵強將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日夜奮戰(zhàn)。疫情突如其來,這個看不到敵人、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 ?。?。
面對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戰(zhàn)場上揚我軍威,匯聚成同心協(xié)力、英勇奮斗、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阻擊戰(zhàn) 爆發(fā) 啟動 前仆后繼 B.狙擊戰(zhàn) 爆發(fā) 啟用 全力以赴 C.阻擊戰(zhàn) 暴發(fā) 啟動 全力以赴 D.狙擊戰(zhàn) 暴發(fā) 啟用 前仆后繼
A.不是對各級指戰(zhàn)員初心使命的考驗,而是對我軍戰(zhàn)斗力的一次特殊檢驗
B.既是對各級指戰(zhàn)員初心使命的考驗,也是對我軍戰(zhàn)斗力的一次特殊檢驗
C.不是對我軍戰(zhàn)斗力的一次特殊檢驗,而是對各級指戰(zhàn)員初心使命的考驗
D.不僅是對我軍戰(zhàn)斗力的一次特殊檢驗,更是對各級指戰(zhàn)員初心使命的考驗
(3)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內(nèi)容填寫在下面橫線上。組卷:2引用:1難度:0.6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井岡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菜根譚》里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時,畏史官于后世?!睖\顯地說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懼和害怕。有誰敢說來井岡山是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到井岡山一游。此次學習,可謂是“命”,我當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卻在暗示自己。
但“井岡山”三個字一直縈繞在了我的心里,30年揮之不去。
首先讀的是袁鷹的《井岡山的翠竹》,開篇第一句至今仍記得:“井岡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苯又钟羞@樣的一段描寫:“從遠處看,郁郁蒼蒼,重重疊疊,望不到頭。到近處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當年山頭的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卻也亭亭玉立,別有一番神采?!?br /> 家鄉(xiāng)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岡山的并無二致,對竹子的交情可謂深遠,甚至可以說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樣。
但井岡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鐵骨錚錚的偉大戰(zhàn)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種精神。
亦如袁鷹所寫:“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岡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
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盡頭。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葉葉交疊,尾尾相銜,連陽光都難潑進來一點,小澗清流,霧氣氤氳,這氣場,突然令我肅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觸碰一棵竹子,腦海里老裝著袁鷹的那段文字:“用它搭過帳篷;用它做過梭鏢;用它當罐盛過水,當碗蒸過飯;用它做過扁擔和吹火筒;在黃洋界和八面山上,還用它擺過三十里竹釘陣,使多少白匪魂飛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觸碰他們,不忍的是怕這些竹子就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的化身,就該讓他們靜靜地站在那里,不染塵埃;不敢是怕驚擾了他們早已安靜的靈魂。
竹子是“節(jié)”與“潔”的象征。
誰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綠,而且“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及凌云處尚虛心”,這種君子之風,不正是我們景仰的。故而鄭板橋大為贊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br /> 此刻,我還想起了宋人蘇軾的詩:“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笨梢娭褡拥母邼崅涫芪娜饲嗖A。
在參觀完小井紅軍醫(yī)院,我們來到了離醫(yī)院不遠的烈士墓憑吊。就在繞紀念碑行告別禮時,我看到路旁的樹林里有一塊伏臥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歸井岡--老紅軍戰(zhàn)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為這與小井烈士墓相鄰,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樹葬墓是鄉(xiāng)下過世的某位老人。
實際上她也真的把自己當成井岡山普普通通的老戰(zhàn)士,這與鄉(xiāng)下普通的老人何異?可曾志畢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實的中國革命老人。
據(jù)說有“瀟湘美女”之稱的曾志,1911年4月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縣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陽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4月上井岡山,任紅四軍后方總醫(yī)院黨總支書記,紅四軍組織科干事,紅四軍前委工農(nóng)運動委員會民運股股長、婦女組組長。她參加過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建國后,任廣州市委書記、中組部副部長等職。
曾志是從槍林彈雨、炮火硝煙、敵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過來的人,不可不謂是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卻堅如磐石。
在培訓班互動課時,我又聽了曾志在井岡山的孫子石金龍講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讓我高山仰止。原來我所不知道的,在1928年年底,曾志產(chǎn)下了一名男嬰,但迫于戰(zhàn)爭形勢,她不得不將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給了當時留守井岡山王佐部隊一個叫石禮保的副連長代為撫養(yǎng),這名男嬰也就是石金龍的父親石來發(fā)。丟下孩子,曾志就隨著部隊,告別了井岡山。
新中國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岡山尋找孩子。直到1952年,身居廣州市委書記的曾志才終于得以母子相見。別以為兒子找到當市委書記的母親,就再也不用當農(nóng)民了??墒窃景咽瘉戆l(fā)留在身邊住了一段時間后,就讓他重新回到井岡山當農(nóng)民,直到老死井岡山。
我在房間里,面對毛主席“重上井岡山”的匾牌,嘗試朗讀袁鷹《井岡山的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不向殘暴低頭,不向敵人彎腰;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還有深埋地下的竹根。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顯露著無限生機的,依然是那一望無際的翠竹?!鳖D時,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來井岡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須。
記得哲學家薩特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個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個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
來井岡山,除了敬畏你還敢生什么奢想?
(1)下列對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鄉(xiāng)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岡山的并無二致”,這表明作者認同了井岡山的竹子,但這兩地的竹子給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樣。
B.文中引用鄭板橋和蘇軾的詩文名句,突顯了竹子的“節(jié)”與“潔”,彰顯了井岡山紅軍戰(zhàn)士為革命奉獻犧牲的高潔品德。
C.“就讓他(石來發(fā))重新回到井岡山當農(nóng)民,直到老死井岡山?!边@表現(xiàn)曾志雖位高權重卻大公無私。
D.“此次學習,可謂是‘命’”與下文“不是宿命,而是必須”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現(xiàn)作者對井岡山既敬且畏的糾結(jié)心理。
(2)下列對作品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引述《菜根譚》中的句子,既引出“敬畏”一詞,起到點題的作用,又明確了“敬畏”的含意,為下文做鋪墊。
B.文章寫井岡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現(xiàn)其神,從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井岡山的竹子帶給作者的心靈震撼。
C.“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樹葬墓是鄉(xiāng)下過世的某位老人”,此句用擬人的手法,寫革命老人曾志魂歸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蹤”為線索,具體敘述了“我”在井岡山學習的經(jīng)歷,抒寫了“我”對井岡山獨到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3)文章由井岡山的竹子轉(zhuǎn)向?qū)Α霸尽钡拿枋?,這樣寫有何用意?請簡述。
(4)“井岡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為題有何意蘊?組卷:40引用:3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