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6分)

  • 1.下列關于生物學重要探究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2.在某嚴格自花傳粉的二倍體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為AA(無A基因的植株表現(xiàn)為矮化植株)。現(xiàn)發(fā)現(xiàn)甲、乙兩株矮化突變體植株的相關基因在同源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所示,矮化程度與a基因的數(shù)量呈正相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0引用:1難度:0.6
  • 3.豌豆的圓粒性狀是由R基因控制的,當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控制皺粒性狀的r基因。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4.內蒙古經過幾代人的治沙努力使科爾沁荒漠從流動沙丘,到固定沙丘,再到今日的疏林草原及人工林海,生態(tài)景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三、【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 11.如圖為葡萄酒的制作流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葡萄酒的傳統(tǒng)制作過程中,一般不需要人為添加菌種,原因是
     
    。
    (2)葡萄酒的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純凈的菌種,為了獲得純凈的菌種常用
     
    法進行接種純化;若菌種的數(shù)目不夠,可使用特定的
     
    (填“液體”或“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菌體,以獲得足夠數(shù)目的菌體。
    (3)①過程剛榨取的葡萄汁比較渾濁,常采用的解決方法是使用果膠酶處理,該類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答出2種)等。其能解決果汁渾濁問題的原理
     
    。科研人員從某種微生物中分離到了一種由兩條不同肽鏈構成的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對其進行鑒定時,蛋白質在凝膠中的移動速度和自身的帶電性質
     
    (填“有關”或“無關”)。
    (4)為了提高②過程中所用微生物的利用率,可用
     
    法對微生物進行固定,該過程常用的固定材料是
     
    。

    組卷:25引用:5難度:0.7

四、【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 12.2021年12月8日,中國國家藥監(jiān)局應急批準騰盛華創(chuàng)醫(y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lián)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Ⅱ-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Ⅱ-198)注冊申請,是中國全自主研發(fā)的單抗,聯(lián)合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效果顯著。結合所學生物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新冠單克隆抗體時,可以將新冠抗原注入不同人體內,下表表示免疫次數(shù)和抗體效價(每分子抗體能結合抗原的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若血清抗體效價需達到1:4000以上,則人體要至少要經過
     
    次免疫才能符合要求,第一次免疫和第二次免疫時,人體內能產生新冠抗體的細胞分別是由
     
    增殖分化形成的。
    人體編號
    抗體效價
    免疫次數(shù)
    A B C D E
    第一次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第二次 1:2000 1:2500 1:3600 1:2200 1:3000
    第三次 1:4000 1:4600 1:8000 1:5000 1:4500
    (2)制備新冠單克隆抗體過程中,涉及的技術原理是
     
    ,專一抗體檢測陽性和克隆化培養(yǎng)的目的是
     
    ,培養(yǎng)動物細胞的四個基本條件有適宜的溫度和PH、營養(yǎng)、
     
    。
    (3)新冠單克隆抗體能準確的結合新冠病毒,這主要是因為單克隆抗體具有
     
    (答兩點)的優(yōu)點。
    (4)骨髓瘤細胞和漿細胞融合一般可用滅活(滅活是指
     
    )的病毒或PEG作為誘導劑,融合效果受pH的影響,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PEG誘導細胞融合的最適pH,在pH為1?8之內設置了系列等梯度的pH,發(fā)現(xiàn)隨著pH的上升,細胞融合的效果越來越好,請你做補充實驗,以達到該實驗小組的實驗目的。
     
    。

    組卷:1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