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陳經(jīng)綸中學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25 1:0:2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 1.金秋九月,云高風淡。為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我們行走中軸線,品味它的豐富多彩,感受城市的發(fā)展變化。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以下任務。
    聽一聽,“輝煌中軸”追根溯源       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全長約7.8公里,是中國傳統(tǒng)都城中軸線發(fā)展至成熟階段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長、【甲】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之一,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
          華夏先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觀測天象確定時間節(jié)令和空間方位,因此以“中”為美為尊,延伸至社會各個領域。從明清直至今天,北京城都是在元大都留下的城市聚落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元大都是依照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來建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并對稱布局。在都城建設上,都城位于國家之“中”,皇帝居都城之“中”,以“九重天子居”為軸,南北延伸,東西展拓,形成了具有“建中立極”的象征意義的城市建筑與文化空間序列——都城“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參照古人所描繪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對稱布局,進行建設、完善和規(guī)劃,集中展現(xiàn)了13世紀至今中華文明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上的創(chuàng)造與才能。
    【鏈接材料】
          “建中立極”一詞源自《郊廟歌辭?梁太廟樂舞辭?登歌》“於赫我皇,建中立極”。這句話說的是登帝位、秉國政,建立中正之道,樹立最高的準則?!敖ㄖ辛O”的都城形制,彰顯了統(tǒng)治者皇權(quán)居中的治國思想。
    (1)有同學對文段中三個加點字詞的意思、字形、讀音以及【甲】處的標點產(chǎn)生了疑問,請你幫他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A.因為表達的是“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的意思,所以“典范”中有錯別字。
    B.因為表達的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所以“聚落”中有錯別字。
    C.“脊梁”中“脊”應讀作“jǐ”,“脊梁”往往用來比喻“在國家、民族或團隊中起中堅作用的人或事物”。
    D.頓號一般表示詞語之間的并列關系,所以【甲】處應該使用逗號。
    (2)文中畫線句有兩處表達欠妥,請加以修改。
    (3)有同學對文段中“建中立極”的意思不太理解,請你結(jié)合文段和【鏈接材料】,幫他解釋一下。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2.閱讀回答問題。
    走一走,“壯美中軸”風姿多彩
    第一站鐘鼓樓——鳴響時間流淌聲
           如果說北京中軸線是一個動人的城市樂章,樂章的尾音就是屹立于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北京鼓樓、鐘樓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曾為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在城市中心修建為全城報時的鐘鼓樓,是元大都區(qū)別于前代都城規(guī)劃的點睛之筆。雖然鐘鼓樓幾經(jīng)焚毀、重建、修繕,但在數(shù)百年里,“暮鼓晨鐘”一直把握整座城市的脈搏,居民生息勞作皆以此為準。
          鼓樓中《時間的故事》展覽對古代觀象授時的歷史文化進行梳理,系統(tǒng)展示了古代計時器的發(fā)展?!肮臑樘柫睿姙閭髀暋?,在虛擬“永樂大鐘”前,人們模擬擊鼓、撞鐘,觸摸屏幕上的地安門、崇文門、西直門等四九城里點位,感受當年“鐘聲十里,莫不聳聽”的盛況。而數(shù)字影片《共鳴》720度全沉浸空間內(nèi),歷史的星河與時代的畫卷交相輝映,高科技與古建筑相輔相成。在這里,北京的時間故事、中國的時間故事,正被更多人聽見。
    第二站景山——                          景山,北京中軸線的最高點。這座園林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宮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景山的建筑,起初并未嚴格遵循中軸布局。直至清代乾隆時期,原來位于景山東北角的壽皇殿建筑群,被整體移到了正北的中軸線上;又在景山上新建5座亭子,萬春亭居中,另外4座亭子呈左右對稱。通過這一改動,北京中軸線再次得到完善,中軸線制高點也由此確立。
          一直以來,景山就是人們登高覽勝的好去處。五亭排開,氣勢非凡,景觀各有不同。北京中軸線申遺啟動后,萬春亭觀景臺地面上增設了圓形地標,這里也成為中軸線具有代表性的打卡點。若逢天朗氣清,城市天際線可以盡收眼底,十分壯觀。
    第三站永定門——復建延伸中軸線       永定門又稱正陽門外,有“永遠安定”的寓意。從高處鳥瞰,正陽門到永定門這一段,已經(jīng)形成一條通透的景觀廊道。在北京外城諸多城門當中,永定門的形制規(guī)模最大,工藝最為精致。在雄厚的城墻和城臺之上,門樓那如翼的寬大飛檐,似乎使它直插云霄,凌空欲飛,令人嘆為觀止
          永定門城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將中軸線從正陽門向南延伸了約3000米。這3000米也是明清時期皇家出行至天壇祭天或到先農(nóng)壇扶犁必經(jīng)的御道?,F(xiàn)在的永定門城樓是2004年北京市仿照乾隆年間式樣復建的,主建筑包括城臺、箭樓、甕城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防建筑體系。如今,永定門城樓是北京中軸線最南端的標志性建筑。
    (1)根據(jù)語境,在“第二站”標題處填入恰當?shù)膬?nèi)容。(僅限7個字)
    (2)上述文段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A.交相輝映
    B.相輔相成
    C.天朗氣清
    D.嘆為觀止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閱讀回答問題。
    看一看,“文化中軸”國子文脈       位于中軸線上的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行“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shù)聯(lián)展”。中國古代,因為科舉考試的興盛,進士一度成為讀書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很多耳熟能詳?shù)臍v史名人都是進士,比如寫出被譽為“天下第二大行書”《祭侄文稿》的顏真卿;楷書精絕,強調(diào)“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的柳公權(quán);還有文學成就斐然,政績卓著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們在文學、藝術(shù)、政治等領域取得了光輝成就,也影響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
          古代讀書人為了參與科舉考試常寒窗苦讀,終日與書卷相伴。他們從圣賢的言語之間悟出了關乎自我、人間、江山社稷的道理,尋找到了讀書的樂趣與方法。展覽中有一枚石質(zhì)印章,在印首透雕梅花喜鵲,其上朱文“人生惟有讀書好”出自南宋詩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表達了古人認為春夏秋冬無時不宜讀書的態(tài)度。
    (1)此次展覽展示了歷代進士的許多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下列對這些作品的評價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張好好詩卷》是魏晉詩人杜牧的僅存墨跡,以行書撰寫,用筆蠶頭燕尾,書風古樸。
    B.《宋拓多寶塔感應碑冊》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書,結(jié)字平穩(wěn)謹嚴,布局緊湊。
    C.明朝進士張弼所寫的草書《千字文》卷,用筆迅疾飛動,錯落有致,線條流暢勁健。
    D.清趙翼篆書對聯(lián)“忙里有余閑,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蔬食琴書”,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清雅的生活趣味。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菁優(yōu)網(wǎng)
    A《張好好詩卷》 B《宋拓多寶塔感應碑冊》 C《千字文》 D對聯(lián)
    (2)不要蹉跎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參觀完展覽,有同學頗有感慨,用詩歌寫下了留言,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菁優(yōu)網(wǎng)
    我愛讀書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愿是一葉輕舟
    載著理想之帆
    在海面蕩漾
    我愿是一條魚兒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 4.古詩文默寫。
    ①不應有恨,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②欲為圣明除弊事,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④《醉翁亭記》中描繪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
     
    ,
     
    。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五、作文(共40分)

  • 11.作文。
          題目:生活在北京,我們時時處處能夠感受到濃郁的北京味道,請你以“北京的味道”為題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要求: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nèi)容積極向上,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2.作文。
          題目:“守?!?,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強調(diào)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規(guī)律。我們要守自然之常,守學習之常,守為人處世之常,理想信念之常,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常……請你以“守?!睘轭},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可講述故事(寫實、想象皆可),也可以發(fā)表看法,還可以闡述某一現(xiàn)象或事理。
          要求: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nèi)容積極向上,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組卷: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