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山東省濱州市九年級(上)開學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在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填在相應的答題欄內(nèi))
-
1.下列行為屬于按秩序進行的是( )
①政府依法行政
②企業(yè)依照行業(yè)規(guī)范從事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活動
③在夜深人靜的晚上可以在市區(qū)飆車
④入鄉(xiāng)隨俗組卷:7引用:5難度:0.7 -
2.“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這些經(jīng)典的話語,告訴我們?yōu)槿颂幨赖牡览碛校ā 。?br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③誠信做人,言而有信
④自尊自信,敢于競爭組卷:160引用:55難度:0.8 -
3.2018年3月26日晚,一名司機路上遇見一騎單車回家的學生。因一路上十分黑暗,司機為孩子照亮前方的路。在這段視頻中,只見孩子中途特意下車,轉身向司機深深地鞠了一躬表達感謝。這一鞠躬( ?。?br />①是對幫助者的一種回應和尊重
②創(chuàng)造了一種互相影響的友善氛圍
③過于繁瑣,對幫助者心存感激即可
④讓幫助者感到了溫暖和滿足組卷:114引用:23難度:0.7 -
4.某區(qū)利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手段搭建“誠信天下”云平臺,歸集公安、工商、法院等部門產(chǎn)生的動態(tài)數(shù)據(jù),目前已為當?shù)?8歲以上居民全部建立了個人電子信用檔案,使守信者享受到免押金借書、乘公交打折、辦貸款優(yōu)惠等好處,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這種做法( ?。?br />①有利于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營造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
②能增強居民的誠信意識,構建和諧社會
③能杜絕失信行為的發(fā)生
④使失信者因失信而無法在社會生活中生存組卷:101引用:16難度:0.8 -
5.農(nóng)民工小王為討薪,爬高壓線以死威脅老板,雖要回欠薪,卻因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拘留;他的同鄉(xiāng)小李則通過勞動仲裁順利追回欠薪。兩人的不同遭遇告訴我們( )
①公民的財產(chǎn)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②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③討薪行為會收到刑罰處罰
④要增強法制意識,樹立法治觀念組卷:61引用:24難度:0.9 -
6.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边@啟示我們( ?。?br />①小錯可以不斷,違法的事情堅決不能做
②要自覺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別管別人怎么做
③依法從事民事活動,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
④在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7.2019年5月13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財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少春受賄案,對被告人張少春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全人民幣六百萬元。材料表明(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8.2019年4月1日,一網(wǎng)民發(fā)布侮辱木里森林火災救火英雄的言論,造成惡劣影響。4月2日,涼山網(wǎng)警巡查執(zhí)法通報,違法人員尹某某已在泉州被抓獲。這警示我們( ?。?/h2>
組卷:127引用:9難度:0.8 -
9.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這說明( ?。?br/>①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
②中國人權具有真實性
③公民享有的人權的內(nèi)容很廣泛
④人權的實質(zhì)內(nèi)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fā)展組卷:1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8.2019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外商投資法》。在《外商投資法》的立法過程中,全國人大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則,深入調(diào)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反復修改完善,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包括外國投資者在內(nèi)的社會各界的意見?!锻馍掏顿Y法》是一部外商投資的促進法、保護法。
(1)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外商投資法》,這體現(xiàn)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哪些知識?
(2)出臺《外商投資法》,對外商投資進行保護,反映了我國堅持怎樣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外商投資等非公有制經(jīng)濟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有何地位和作用?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29.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wǎng)絡空間同現(xiàn)實社會一樣,既要提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有效地治理網(wǎng)絡謠言和網(wǎng)絡暴力,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堅決劃清謠言、誹謗與言論自由的界限
(1)從領導人講話中,談談你對自由的認識。
材料二:在201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即將舉行之際,為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考試環(huán)境,公安機關將會同國家統(tǒng)一考試有關主管部門,進一步深入開展涉考違法犯罪活動專項打擊整治,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huán)境,切實維護各類全國純一考試安全。
(2)國家為什么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huán)境?
材料三:當有人反對乞丐和拾荒者進入圖書館時,館長回答說:“我們無權拒絕他們?nèi)雰?nèi)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自由平等觀念是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重要成部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體現(xiàn)了公民的權利平等的受到法律保護。不能因為是乞丐或者拾荒者而剝奪了他們進入圖書館的權利。圖書館館長的話恰好印證了他沒有法律依據(jù)拒絕乞丐和拾荒者的進入,這正體現(xiàn)了自由平等的觀念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館長有義務依照法律來執(zhí)行。
(3)建設自由平等的社會,對青少年有什么要求?組卷:3引用:1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