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新疆喀什地區(qū)伽師縣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5分)

  • 菁優(yōu)網1.如圖“畿服圖”是商朝的內外服制。有的學者稱之為“方國聯盟”。內服為王畿之地,系商朝直接控制的國家中心地區(qū),外服是指商王畿以外的土地,外服職官有侯、甸、男等。這些侯的擔任者多為商周各方國的首領。他們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賜予的封號另一方面是土著國家的首領。但是,各諸侯國、方國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諸侯國要擔負納貢、服役、戍邊或隨王出征等義務。商王對周邊地區(qū)的統(tǒng)治是相當松散的,周邊諸侯對商王時叛時服。這表明( ?。?/div>
    組卷:26難度:0.5
  • 2.《唐六典》,舊題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實際參編的有張說、張九齡等多位高官,歷時16年編纂完成,是現存最古老的國家行政組織法規(guī)專著。全書近三十萬字,對唐初至開元官制建置沿革、周秦至唐以前諸制淵源,記載頗為詳細。由此可知,該著作( ?。?/div>
    組卷:5引用:4難度:0.6
  • 3.西周官員的待遇主要是周天子及諸侯國君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授予官員作為采邑。到了戰(zhàn)國,官員的待遇遵循“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俸祿變?yōu)榉庖兀ㄓ姓鞫悪嗟珶o治民權)和支付實物兩種形式。這一變化反映出( ?。?/div>
    組卷:8引用:5難度:0.6
  • 4.西周“禮樂制”、秦始皇“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漢武帝“獨尊儒術”、唐朝“三教并行”、李貨批判孔子,這些現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對思想文化意識不同取舍。以下各項中,能用來解釋這樣一種狀況的比較科學的觀點是(  )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5.西晉人魯褒作《錢神論》譏諷當時的社會風氣,其中寫道:“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后。處前者為君長,在后者為臣仆。”該材料可用于佐證( ?。?/div>
    組卷:5引用:5難度:0.6
  • 菁優(yōu)網6.如圖為位于南京的“明代黃冊展館”里的黃冊樣本。通過研究,可以了解明朝戶籍管理情況,明朝歷代重視黃冊的編制。清初戶籍基本沿襲明制,但戶籍管理相對松弛,乾隆年間,朝廷諭令戶籍永停編審。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清代( ?。?/div>
    組卷:9難度:0.7

二、材料分析題,共55分

  •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來,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響對于中國來說是“利害參半”的。伍廷芳等諸多清朝官員認為,對外開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張自開商埠。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危局,推動了清王朝自開商埠的實施。清末新政時期,自開商埠為數更多,先后開放岳州,秦皇島,濟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圖獨占東北。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納張之洞的建議,全面開放東北,自開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權完全屬于中國,更不準在此設立租界。
    ——摘編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材料二 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連續(xù)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wěn)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
    ——摘自《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末自開商埠的原因。
    (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近代自開商埠相比,當今對外開放有哪些發(fā)展。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19.材料:艾哈德(1897~1977),聯邦德國總理,“社會市場經濟之父”。1948年起他實施貨幣改革和經濟改革,效果顯著,德國經濟出現奇跡。艾哈德認為:社會市場經濟的深刻含義在于,把市場上的自由原則同社會平衡和每個人對整個社會的道德上的負責精神結合起來(這個著名論斷成了德國關于社會市場經濟的權威解釋);把漫無限制的自由與殘酷無情的政府管制兩者之間長期存在著的矛盾予以解決,從而在絕對自由與極權之間尋找一條健全的中間道路。這條“中間道路”就是“社會市場經濟”之路。首先從整頓貨幣體系入手,最大限度地全面發(fā)展經濟,建立正常運轉的貨幣秩序,保證價格穩(wěn)定,實現社會安定、社會公平與社會進步。在此基礎上,放開工資和物價,進一步推行經濟自由化政策。在改革期間,德國社會與經濟發(fā)展中仍然充滿了風險與危機,之所以能順利地渡過難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此外,在將德國經濟引上復興之路的同時,艾哈德嚴格控制通貨膨脹。例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世界對鋼的需求量大增,魯爾各鋼鐵企業(yè)需要大筆的貸款來修理設備和擴建廠房、增加鋼產量滿足市場的需要。為避免鋼產量激增而造成的通貨膨脹,艾哈德推行積極有效的措施,使德國的通貨膨脹率長期處于“爬行式”狀態(tài)。
    --摘編自張浩《艾哈德與德國“經濟奇跡”》(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艾哈德經濟理論與傳統(tǒng)經濟理論的區(qū)別。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艾哈德經濟改革成功的因素。
    組卷: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4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