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甲、丙兩實驗集氣瓶中均放少量水,加入少量水的目的分別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甲瓶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
(2)小明做完上述實驗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種無色液體,他所加的液體可能是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填名稱);加該液體的目的是
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3)小明對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進行探究。他將鎂條和不同含碳量的鐵絲(鐵絲直徑均為0.4mm)放入氧氣中燃燒,并將現(xiàn)象記錄在下表中。
物質 含碳0.05%的鐵絲 含碳0.2%的鐵絲 含碳0.6%的鐵絲
燃燒現(xiàn)象 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無火星 劇烈燃燒,極少火星 劇烈燃燒,少量火星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①小明實驗前將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
增大受熱面積,提高鐵絲局部的溫度
增大受熱面積,提高鐵絲局部的溫度
。
②造成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鐵絲中含碳
鐵絲中含碳
。
③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鐵+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鐵+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

【答案】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硫+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澄清的石灰水;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增大受熱面積,提高鐵絲局部的溫度;鐵絲中含碳;鐵+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有關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2.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0引用:1難度:0.6
  • 3.下列實驗或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17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