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革命與社會變遷]
材料一: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率先發(fā)出“振興中華”的吶喊。在孫中山先生領導和影響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shù)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xù)發(fā)動武裝起義,推動了革命大勢的形成。
——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二:孫中山說:“在南京所訂民國約法,內中只有‘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一條是兄弟主張的?!庇辛诉@一條,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統(tǒng)”,人們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政黨、社會團體和報章雜志像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政治生活空前活躍,民主精神普遍高漲,為中國的繼續(xù)前進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即便南京臨時政府很快就結束,袁世凱又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但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變化是誰也無法全部抹掉的。把辛亥革命稱為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它是當之無愧的。
——金沖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巨變》(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先生為推動革命大勢的形成做了哪些努力?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為什么說“把辛亥革命稱為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它是當之無愧的”?
【考點】孫中山的主要活動事跡;辛亥革命的評價.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孫中山(1866~1925年)曾回憶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滿清王朝。”孫中山在“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 ?。?/h2>
發(fā)布:2024/10/6 6:0:3組卷:23引用:4難度:0.7 -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辛亥革命后,宋教仁認為今革命之事畢矣,而革命之目的則尚未全達。不良之政府雖倒,而良政治之建設,則未嘗有也。故民國成立,已屆年余,而政治之紛擾,無一定策畫如故也。孫中山認為,民國能開發(fā)其生產(chǎn)力則富,不能開發(fā)其生產(chǎn)力則貧。從前為清政府所制,欲開發(fā)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產(chǎn)業(yè)勃興,蓋可預卜。然不可不防一種流弊,即資本家將從此以出,故主張民生主義。他在1912年時說民生主義“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反對少數(shù)人占經(jīng)濟之勢力,壟斷社會之富源耳?!焙鷿h民在反思辛亥革命時認為:“同盟會未嘗深植基礎于民眾,民眾所接受者,僅三民主義中之狹義的民族主義耳”。民眾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則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革命時代本有不能免之痛苦,聞和平之呼聲足以弛其忍受犧牲、繼續(xù)奮斗之勇氣,故當時民眾心理,俱祝福于和議。
——摘編自《宋教仁集》《孫中山選集》《胡漢民自傳》等(1)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教仁認為“政治紛擾如故”的主要原因。歸納孫中山有關建設民國的主張及其依據(jù)。
(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辛亥革命對后世良好政治建設的啟示。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以下屬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或思想的是( ?。?br />①在東京建立同盟會
②成立了預備立憲公會
③提出三民主義思想
④主持召開國民黨一大發(fā)布:2024/11/5 12:0:1組卷:1引用:2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