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研究者通過多種育種技術來提高水稻的產量。
(1)水稻種植區(qū)域廣泛,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產量差異明顯。研究發(fā)現作物品種的表型(P)是其基因型(G)、環(huán)境效應(E)及基因型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作效應(G×E)共同作用的結果,即P=G+E+G×E。G×E的大小反映了基因型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程度的高低,G×E較小的品種一般適應種植的區(qū)域 較大較大(填“較大”或“較小”)。表觀遺傳是G×E效應的一種體現,是指基因的 堿基序列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影響基因 表達表達,導致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2)水稻稻穗的大小會影響水稻產量。研究人員獲得了稻穗為大穗的單基因純合突變體1和突變體2,其稻穗顯著大于野生型。將突變體1和突變體2分別與野生型水稻雜交,獲得的F1的稻穗大小與野生型相同,說明大穗為 隱性隱性(填“顯性”或“隱性”)性狀。為了研究兩突變基因的關系,將突變體1和突變體2雜交,若子代表現為大穗,說明突變體1和突變體2的突變基因的關系是 AA(選填“A、等位基因;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C、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突變基因為A基因,并對野生型和突變體1的A基因進行測序,結果如圖1:![](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305/635/0d926908.png)
注:非模板鏈下面的字母代表相應的氨基酸,*處無對應氨基酸。
據圖可知,由于堿基對的 替換替換使突變體1的A基因突變,其指導合成的mRNA上的堿基為 UAGUAG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肽鏈變短,最終導致蛋白質的 空間結構空間結構改變,功能異常。
(4)A基因表達一種甲基轉移酶,可通過催化染色體中組蛋白的甲基化來影響F基因的表達,F基因是稻穗發(fā)育的主要抑制基因。研究者進一步做了如圖2所示檢測,據圖解釋突變體大穗出現的成因:突變體由于A基因突變,導致A蛋白功能異常,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改變(或降低),F基因表達水平下降,對稻穗發(fā)育的抑制作用降低,出現大穗現象突變體由于A基因突變,導致A蛋白功能異常,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改變(或降低),F基因表達水平下降,對稻穗發(fā)育的抑制作用降低,出現大穗現象。
【答案】較大;堿基序列;表達;隱性;A;替換;UAG;空間結構;突變體由于A基因突變,導致A蛋白功能異常,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改變(或降低),F基因表達水平下降,對稻穗發(fā)育的抑制作用降低,出現大穗現象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 8:0:9組卷:3難度:0.7
相似題
-
1.減數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間期需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卮鹣铝袉栴}:
(1)在DNA的復制過程中,DNA在
(2)某基因中非模板鏈上的一段序列堿基為…TAT GAG CTC GAG TAT GAG CTC ……,根據下表提供的遺傳密碼推測該堿基序列對應的DNA片段所編碼的氨基酸序列為:密碼子 CAC UAU AUA CUC GUG UCC GAG 氨基酸 組氨酸 酪氨酸 異亮氨酸 亮氨酸 纈氨酸 絲氨酸 谷氨酸 發(fā)布:2025/1/21 8:0:1組卷:2引用:2難度:0.6 -
2.下列關于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14 8:0:1組卷:1引用:1難度:0.8 -
3.RNA編輯是某些RNA,特別是mRNA前體的一種加工方式,如插入、刪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導致DNA所編碼的mRNA發(fā)生改變。載脂蛋白基因編碼區(qū)共有4563個密碼子對應的堿基對,在表達過程中存在RNA編輯現象。如圖是在哺乳動物肝臟和腸組織中分離到的載脂蛋白mRNA序列,兩種RNA只有圖示中的堿基不同。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5/1/3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