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國哲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思想深刻,它所關注和探討的都是人類在生存過程中所遇到的和必須解決的一些不能回避和無法回避的大問題。盡管時代經(jīng)歷了巨大變遷,但中國哲學的思想和價值觀依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哲學的存在與發(fā)展既和全人類哲學的整體發(fā)展相關聯(lián),也與中華民族和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特殊形態(tài)相適應。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們的先哲就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哲學思維模式。譬如,《周易》體現(xiàn)了辯證思維模式;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學說,標志著中華民族很早就進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學思維階段。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相比,中國哲學不但毫不遜色,而且還保持著更旺盛的生命力,是生命之學、智慧之學,不但“源遠”,而且“流長”,綿延數(shù)千年而未中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奇特現(xiàn)象。可以說,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
      中國哲學包括傳統(tǒng)哲學、近代哲學和現(xiàn)代哲學。最能體現(xiàn)中國哲學基本特征和精神并對中國的政治、教育、文化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哲學。學術界一般把公元前十一世紀的殷周時期,也就是傳說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時期,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哲學稱為傳統(tǒng)哲學。中國傳統(tǒng)哲學長達三千年,在整個中國文化系統(tǒng)中起著主導作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藝術、書法繪畫、建筑雕刻、民間風俗、民族心理、審美方式、行為習慣等,無不受到傳統(tǒng)哲學的熏陶和影響;中國人對自然宇宙的看法,對社會人生的態(tài)度,對生命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反思,都是通過傳統(tǒng)哲學加以反映、提升和總結的。
      漢代以后,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按照自身軌跡發(fā)展的同時,逐漸傳播到了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形成了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十七、十八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又突破東亞文化圈,通過湯若望、南懷仁、利瑪竇等人的傳播,東學西漸,遠播歐洲,在歐洲社會形成了持續(xù)二百年的“中國熱”。這股“中國熱”,對整個歐洲大陸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對于法國的啟蒙思想運動以及德國辯證法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成為十八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的重要學術資源。
      當今,西方社會又一次表現(xiàn)出了對中國哲學的極大興趣,世界各國把關注的目光再次轉向了古老的東方,轉向了中國的哲學和文化,轉向了中國的孔子、老子,希望從中國哲學、中國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智慧和養(yǎng)分,以達到解決世界性難題的目的。譬如,“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協(xié)和萬邦”等中國哲學智慧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都得到了鮮明體現(xiàn),普通群眾對之都能感同身受,并且從內心深處再一次強化了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放在世界范圍內來考量,更凸顯出中國哲學的強大生命力。
      有一句諺語說:世界上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里,世界上的智慧在中國人的腦袋里。從根本上講,中國哲學就是有著大用的人生智慧之學。馮友蘭曾經(jīng)說過:中國哲學必將大放異彩。歷史上,中國哲學曾經(jīng)領跑世界;新時代,中國哲學又走上了世界舞臺中央。
(摘編自王杰《中國哲學的時代魅力》)(1)下列關于“中國哲學”這一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中國哲學的思想和價值觀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和意義。
B.中國哲學的存在與發(fā)展不僅和全人類哲學的整體發(fā)展相關聯(lián),也與中華民族和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特殊形態(tài)相適應。
C.中國哲學生命力旺盛,源遠流長,綿延數(shù)千年而未中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這種現(xiàn)象在世界思想上是絕無僅有的。
D.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藝術、書法繪畫、建筑雕刻、民間風俗等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受到了中國哲學的熏陶和影響。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文本第二段舉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三千多年前我們的先哲就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哲學思維模式。
B.文本運用了舉例、引用、假設等論證方法來進行論述,論證充分,通俗易懂。
C.文本第四段按時間順序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傳播軌跡以及“中國熱”的世界影響。
D.文本兼具歷史和時代發(fā)展兩個維度,論證了中國哲學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強大生命力。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文中以《周易》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學說為例,證明了中華民族很早就進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學思維階段。
B.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相比,中國哲學是生命之學、智慧之學,思維深度要明顯優(yōu)于西方、印度等國家。
C.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能夠在時代發(fā)展中強化我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D.當今世界各國都關注中國哲學,就是想用中國哲學解決發(fā)達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無法回避的大問題。
【答案】D;B;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6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紅樓夢》和中華文化
    周汝昌
    《紅樓夢》以前的章回體“稗官”“野史”絕無如此弘廣深厚的文化內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過像他這般才情靈慧的大手筆:兩者湊泊,形成了誕生這部偉大的文化小說的歷史條件,正所謂前無史例,后繼為難。
          那么,這部小說究竟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簡要而言,有兩條主脈,貫串了全書。這兩條主脈,并非我輩讀者的臆想創(chuàng)說,實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書的主題眼目。豁然盡展于此。作者的文風,語淡而意謙,然其含蘊至豐。
          吾人須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對我中華文化這精髓命脈的最經(jīng)濟的簡括和深識。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為是指文才、詩才,在《紅樓夢》而言更是如此無疑的事意。其實這是看錯了。試看:一、無才可去補蒼天——石頭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都知愛慕此生才——鳳姐四、試才題對額——寶玉五、才選鳳藻宮——元春六、才華阜比仙——妙玉。這些例中,只有寶玉所試之才實指文才,其余諸人,皆非此——狹義可限。最明顯的是探、鳳二例,鳳是今之所謂文言,其才與詩文了無干涉。元春入選,明言是由賢德。妙玉的才,以仙為喻亦非僅指能詩而已。這樣一說,則《紅樓夢》所重之才,所包甚為廣博。
          原來,“才”是中華大文化中的一項至關重要的節(jié)目,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感悟。在《易經(jīng)》的《說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謂“三才”的理念?!叭拧备爬擞钪嫒f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而人居三者之中,為“天地之心”,獨占“性靈”之位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邏輯形式。
          天之才,表現(xiàn)為風云雷電,節(jié)序光陰。地之才,表現(xiàn)為山川動植,品類眾生。人之才,則表現(xiàn)為智慧聰明,情思才干。所謂“天人合一”,實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華體現(xiàn)。
          所以,在《紅樓夢》中原始根由是女媧煉石,石乃“通靈”——是為天人一體可以互感互通這中華哲思的“藝術解說”。
    “才”,從漢字造字學來講,它是植物生長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華”即生命的升華,在植物表現(xiàn)為開花,在人則表現(xiàn)為“才華”。而才華者,在農(nóng)工則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為詩圣丈宗,在婦女亦必心靈手巧,針黹皆能。此在古時,勢所定才,“貴”“賤”分途,男女異致,而“才”的本質(體性)卻是“其致一也”?!都t樓夢》首標一字曰“才”,其故在此。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詞,緊系兩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書“大旨談情”。
          那“微善”的善,又當何解呢?“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廣博,但,通俗地講,它的主意義在于品德——品德與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標明的兩大主脈。兩者并駕而方軌,成為中華民族對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鑒定”人的超標準尺度。簡單地“區(qū)分”:才屬情,善屬性。孟子主性善?!度纸?jīng)》“人之初,性本善”,是為舊時啟蒙教材的第一義?!洞髮W》開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民,在止于至善?!边@在曹雪芹書中竟兩次分引過,堪稱特例。賈寶玉公然宣稱:除“明明德”外無書!從這一點來看,曹雪芹所稱于那些“閨女”(一干裙釵,異樣女子)者,也應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紅樓夢》,主旨為的是給女兒傳神寫照,闡發(fā)幽光,而其所傳,不離“才”“善”兩端。即此一條主旨要義,亦足以可曉悟,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說”,名實相副,當之無愧,何用謙虛。
    (1)下面對文中“小才微善”的“才”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項是
     

    A.“才”就是指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詩才、理家才等。
    B.“才”是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一種高層次的認識感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C.“才”是“天之才”“地之才”“人之才”的統(tǒng)稱,它概括了宇宙萬物和人類的體性功能、生機動力。
    D.“才”指的就是與“天之才”“地之才”相對并列的“人之才”,它融“天之才”“地之才”之精華于一身而具“性靈”特點,常常表現(xiàn)為人的智慧聰明、情思才干。
    (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家曹雪芹弘廣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和杰出的才情靈慧融匯聚合,促成了他的偉大“文化小說”《紅樓夢》的誕生。
    B.《紅樓夢》中的“才”包含廣博,但因書中所寫的人物之才多為“文才”“詩才”,所以人們很容易把“才”等同于“文才”“詩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C.《紅樓夢》中女媧所煉“無才補天”的“通靈”之石,就是后來賈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這是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藝術表現(xiàn)。
    D.在《紅樓夢》中,“才”與“情”緊密相聯(lián),有“才”必有“情”,如林黛玉集才與情于一身,而“善”則屬“品性”,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內容,如賈寶玉對晴雯、襲人。
    (3)下面對文章內容的分析、推理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深厚弘廣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靈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之前未產(chǎn)生偉大的“文化小說”;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這兩個素質,就必定能創(chuàng)作出類似《紅樓夢》的偉大“文化小說”。
    B.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諳中華文化之精髓“才”與“善”,而且在其作品《紅樓夢》中,非常鮮明地以此為主題,從而使讀者很容易看出小說“才”與“善”這一貫穿全篇的主題思想。
    C.小說《紅樓夢》表面只寫“一干裙釵、幾個異樣女子”的“小才微善”,實際全書深蘊豐厚廣大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稱其“文化小說”,名實相符。
    D.除《紅樓夢》外,中國古典小說再無第二部“文化小說”,原因就是那些小說既無多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子,更沒有扣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來寫。
    發(fā)布:2024/7/8 8:0:10組卷:26引用:7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從臉譜說起
    葉秀山
        臉譜在京劇藝術中不可或缺,實在是我國藝術家對世界藝術作出的特殊貢獻。不過,以前也常聽批評家在貶義上使用這個詞,說人物沒有個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則斥之曰“臉譜化”。
          其實,臉譜與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臉譜卻不能歸結為抽象。我想,批評臉譜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點未曾深察的是在那個“譜”字上。
    “譜”有標準、準則的意思。我們常說某人說話、行事“沒譜”,是言其做事說話不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無法溝通、交流,也無法理解?!白V”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白V”還有譜系的意思。譜系是歷史性的,是一種傳統(tǒng)。歷史不同,傳統(tǒng)不同,譜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種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劇的臉譜,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樣是曹操的臉,勾畫上也是大同中有小異。此外,凡稱“譜”的,都是有待去實現(xiàn)的?!白V”自身是實踐的“本”,好像是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設計方案。光有個臉譜不能成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還看演員如何去演。
          現(xiàn)在書店里有許許多多菜譜,分屬各種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揚的,上海的,廣州的……但菜譜不是菜,不能吃。菜譜給人一個規(guī)范,有的很詳細,看起來也很死板,如加鹽多少,文火燉半個小時等等。這個指標,對于普通家庭主婦而言,是幫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看來,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廚藝上乘,在于把握火候?;鸷?,是一個綜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鐘”“35分零5秒”那樣死板的,到時一定起鍋。“火”曰“候”,乃是一種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經(jīng)驗體會感覺出來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論性的,而是實踐性的,因而不僅僅是實用性的,而且是藝術性的。就實用性而言,做出來的菜,有個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藝術性而言,火候是必須掌握的。舞臺藝術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種“譜”--包括曲譜、身段、臉譜……都藝術地“兌現(xiàn)”出來,是要藝術家把這些“譜”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來。
          像廚藝一樣,舞臺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員,他們按部就班地把各種“譜”“做”出來,就算是完成任務,刻苦地也會用相當?shù)墓Ψ?,就是缺少一點靈氣。像靈氣、氣韻等并不是能“譜”出來的,而是藝術家的一種創(chuàng)造。然而,就道理來說,各種“譜”,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創(chuàng)造,而只是要使人創(chuàng)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譜,演不好戲不能怪各種程式,人物沒有個性也不能怪臉譜。再往深里說,各種“譜”不但不企圖限制藝術家的天才,而且還可以防止天才的流產(chǎn)?!白V”規(guī)范著那不易規(guī)范的天才,使其不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記得十幾年前奚嘯伯先生對我們說,舞臺藝術要做到“有規(guī)律的自由”,他的體會是很深刻的。
    (選自《葉秀山文集》,有刪改)(1)文中“譜”的含義有哪些?
    (2)請簡要歸納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
    (3)請結合文章,闡釋最后一段中“有規(guī)律的自由”的內涵。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中國畫是一種建筑的形線美、音樂的節(jié)奏美、舞蹈的姿態(tài)美的有機融合。其創(chuàng)作目的不在機械的寫實,而在創(chuàng)造意象。雖然它的出發(fā)點也極重寫實,如花鳥畫寫生的精妙,為世界第一。中國畫真像一種舞蹈,畫家任意揮灑。他的精神與著重點在全幅的節(jié)奏生命而不沾滯于個體形象的刻畫,以豐富的暗示力與象征力代形象的實寫,超脫而渾厚。畫家用筆墨的濃淡、點線的交錯、明暗虛實的互映、形體氣勢的開合,譜成一幅如音樂如舞蹈的圖案,畫幅中飛動的物象與“空白”處處交融,構成。全幅流動的虛靈的節(jié)奏,真如我們目睹的山川真景。
          中國畫筆筆靈虛,不滯于物,而又筆筆寫實,為物傳神。筆不滯于物,乃留有余地,抒寫畫家胸中浩蕩之思、奇逸之趣。中國畫不注重具體物象的刻畫,而傾向以抽象的筆墨表達人格、心情與意境。而引書法入畫乃成中國畫第一特點,書法實為中國繪畫的骨干,各種點線皴法溶解萬象,進入靈虛妙境。而融詩心、詩境于畫景,則成為中國畫第二特色。在畫幅上題詩寫字,借書法以點醒畫中的筆法,借詩句以襯出畫中意境,而并不覺其破壞畫景,這又是中國畫可注意的特色。中國畫以書法為骨干,以詩境為靈魂,詩、書、畫同屬于一個境界層次。中國繪畫中的“骨法用筆”就是運用筆法捕捉物的骨氣以表現(xiàn)生命動向,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簡淡幽微,遺形似而尚骨氣,薄彩色以重筆法。唐代大批評家張彥遠曾說:“得其形似,則無其氣韻。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敝袊嬜髡哌h超畫境,俯瞰自然,在畫境里不易尋得畫家的立場,但畫家的人格、個性完全融化潛隱在全畫的意境里,尤表現(xiàn)在筆墨點線的姿態(tài)意趣里面。
          中國畫趨向抽象的筆墨,輕煙淡彩,虛靈如夢,洗凈鉛華,超脫絢麗耀彩的色相,卻違背了“畫是眼睛的藝術”之原始意義。“色彩的音樂”在中國畫中久已衰落。宋、元山水畫、花鳥畫發(fā)達,畫風顯著,宋、元大畫家皆時時不忘以“自然”為師,于造化氤氳的氣韻中求筆墨的真實基礎。近代畫家如石濤,亦游遍山川奇境,運奇姿縱橫的筆墨,寫神會目睹的妙景,真氣遠出,妙造自然。畫家任伯年則,更能以花卉翎毛表現(xiàn)精深華妙的色彩新境,為近代希有的色彩畫家,令人反省繪畫原來的使命。然而,除此之外的畫家則頗多地一味模仿傳統(tǒng)的形式,外失自然真感,內乏性靈生氣,目無真景,手無筆法,既缺絢麗燦爛的光色以與西畫爭勝,又遺失了古人雄渾流麗的筆墨能力。藝術本當與文化生命同向前進;中國畫此后的道路,不但須恢復我國傳統(tǒng)運筆線紋之美及其偉大的表現(xiàn)力,尤當傾心注目于彩色流韻的真景,創(chuàng)造濃麗清新的色相世界,更須在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中表達出時代的精神。
    (摘編自宗白華《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
    (1)下列對“中國畫”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畫將建筑的形線美、音樂的節(jié)奏美、舞蹈的姿態(tài)美融為一體,不重機械的寫實,與其出發(fā)點并不一致。
    B.中國畫超脫個體形象的刻畫和艷麗的色彩,關注全幅畫的節(jié)奏生命,抒發(fā)畫家胸中的浩蕩之思、奇逸之趣。
    C.中國畫用濃淡的筆墨、交錯的點線溶解萬象,飛動的物象和“空白”處處交融,流動虛靈,真如我們目睹的山川真景。
    D.中國畫引書法和詩心、詩境入畫,以書法來點醒畫中的筆法,借詩句以襯出畫中意境,書法是中國畫的骨干,詩歌是中國畫的靈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畫筆筆靈虛,不停留在具體物象的描摹上,具有豐富的暗示力與象征力;而又用實筆為物傳神,所以說中國畫是虛實結合的。
    B.唐代大批評家張彥遠指出了中國畫容易陷入的誤區(qū),實際上強調了中國畫中骨氣、筆法的重要性。
    C.近代少有的色彩畫家任伯年不忘繪畫原來的使命,能用具體的物象表現(xiàn)精深華妙的色彩新境,畫作讓人耳目一新。
    D.宋、元大畫家?guī)煼ㄗ匀?,從自然中求真實,形成了自己的畫風,宋、元山水畫、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畫注重運用筆法捕捉物的骨氣以表現(xiàn)生命動向,其注重趨向抽象筆墨,因此“色彩的音樂”在中國畫中久已衰落。
    B.雖然在中國畫中很難找到畫家的立場,但筆墨點線的姿態(tài)意趣里面隱藏著畫家的人格、個性,由此可見,中國畫與畫家是物我融合一體的。
    C.近代以來,除了極少數(shù)畫家外,諸多畫家一味模仿傳統(tǒng)的形式,致使中國畫外失自然真感,內乏性靈生氣,無法與西畫抗衡。
    D.中國畫今后的發(fā)展,不但應該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筆法的長處,更應致力于創(chuàng)造濃麗清新的色相世界,表達時代精神,所以中國畫的發(fā)展任重而道遠。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2難度:0.9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