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14-18世紀的歐洲經(jīng)歷了一場社會巨變,在各個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現(xiàn)象,不斷沖擊舊觀念、舊制度,推動歐洲進入近代社會。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 人們對基督教神學教條的懷疑源于兩大發(fā)現(xiàn):一是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二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圣經(jīng)》居然對這兩個事實只字未提,一下子就發(fā)生了信仰危機。
材料二 文藝復興對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沿海地區(qū)的影響是航海……到了這個時候,歐洲不再只向內看了,不再只向歐洲這一個區(qū)域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蘭跟上來,英國跟上來,法國也跟了上來。
——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材料三 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的提法,“發(fā)現(xiàn)”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fā)現(xiàn)一一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
——吳于鷹、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請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與哪一事件有關?該事件產生了什么影響?
(2)依據(jù)材料二,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文藝復興與“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關系?
(3)材料三中“發(fā)現(xiàn)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兩個文明匯合”和“兩個大陸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4)依據(jù)上述材料,歸納推動近代歐洲社會巨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18 8:0:9組卷:14引用:3難度:0.4
相似題
  • 1.“伴隨著英國成長的歷史,我們看到:17世紀資產階級政體的建立令她引領潮流;18世紀經(jīng)濟的突飛猛進讓她獨占鰲頭;19世紀軍事的擴張使她炫武東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陸地在這里結束,海洋從這里開始”。開啟人類這一歷史大幕的,是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上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而開啟人類這一歷史大幕的科技條件卻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二:
    菁優(yōu)網(wǎng)
    (1)材料一“地理大發(fā)現(xiàn)”指的是什么事件?結合材料二寫出開啟“海洋時代”的歐洲兩個國家。中國又為“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供了什么技術條件?
    (2)從材料二可以看出“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哪里?英國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率先發(fā)展資本主義,在19世紀號稱“世界工廠”。請從政治和經(jīng)濟兩方面分析,英國成為工業(yè)強國具備哪些優(yōu)勢?
    (3)18世紀后半期,英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當時有什么稱號?19世紀中期,英國又把侵略目光轉向中國,在哪次事件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深刻的影響?
    發(fā)布:2024/9/27 5:0:1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世界近代史的起訖時間大約是16世紀初至19世紀末。我校初三同學近期的研究課題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他們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請你和他們一起來探究。
    材料一:“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是圖1歷史人物的名言。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短暫的一生,就太長了”是圖2歷史人物的名言。
    菁優(yōu)網(wǎng)?
    (1)依據(jù)材料一,歸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名言體現(xiàn)的共同思想主張。
    材料二:在哥倫布跨越大西洋帶來意外收獲的同時,達?伽馬取得了哥倫布未能取得的成就——他發(fā)現(xiàn)了駛往亞洲的海上通道。之后,斐迪南?麥哲倫史詩般的航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抵達菲律賓和香料群島。
    1571年,西班牙人建造了馬尼拉城,由此改變了環(huán)球貿易的格局。西班牙人的初衷只想建立一個獲取香料的基地,但它很快發(fā)展成了一座大城市,一個亞洲與美洲之間的聯(lián)絡點。現(xiàn)在,貨物無須先經(jīng)過歐洲,而是直接跨越太平洋運達,用來支付的白銀也同樣不需要繞道。馬尼拉成了可以買到各種商品的貿易中心。據(jù)1600年左右該城的一位高級官員稱,如果要把市場上能買到的東西全部羅列出來,那將“永遠也寫不完,紙都不夠用”。用當代評論家的話說,馬尼拉應該算是“世界上首座全球性城市”。
    ——摘編自【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2)依據(jù)材料二,對以下表述做出判斷:直接從材料得出的,在橫線內劃“√”;違背材料所表達意思的,在橫線內劃”×”;材料沒有涉及的,在橫線內劃“〇”。
    ①達?伽馬開辟了歐洲人駛往亞洲的海上新航路。
     

    ②哥倫布成功抵達了菲律賓和香料群島。 
     

    ③馬尼拉城建造后很快成為了亞洲和美洲之間的貿易聯(lián)絡點。
     

    ④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很多國家先后走上殖民掠奪的道路。
     

    材料三:15世紀以來,地圓學說日益流行,西歐的地圖繪制技術已經(jīng)很先進,較易操作的適于遠洋航行的海船已經(jīng)出現(xiàn),羅盤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而且由于海船裝上了火炮,軍事能力大大增強,使海洋探險家信心倍增。
    15世紀,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從歐洲一直向西橫渡大西洋,到達了美洲中部一些地區(qū)。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fā),繞過南美洲,發(fā)現(xiàn)麥哲倫海峽,然后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但他的船隊繼續(xù)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美洲的農產品傳播到世界各地。玉米傳播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和東南亞;馬鈴薯傳播到亞洲、歐洲和非洲。美洲的農產品增加了人類的食物供應,促進了世界人口的增長。
    ——摘編自《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3)依據(jù)材料三,完成知識梳理。
    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新航路開辟的主要事例 新航路開辟的意義
    ①羅盤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
    ②遠洋航行的海船已經(jīng)出現(xiàn)……
     
     
    材料四:
    菁優(yōu)網(wǎng)
    販奴者押送新虜獲的非洲人前往海岸的奴隸市場
    由于美洲勞動力不足,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300多年時間里,奴隸販子瘋狂販賣黑奴。滿載著火器、機械制品等貨物的商船,從利物浦等歐洲港口“出程”;到達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換被掠來的非洲黑人,然后經(jīng)大西洋西航美洲,此為“中程”;商船到達美洲后,以這些黑人換取蔗糖、咖啡、棉花等物品,再運回歐洲,此乃“歸程”。
    (4)閱讀材料四
    ①判斷下圖中符合材料四描述的歷史現(xiàn)象的是
     
    。(填字母)
    A.菁優(yōu)網(wǎng)
    B.菁優(yōu)網(wǎng)
    C.菁優(yōu)網(wǎng)
    D.菁優(yōu)網(wǎng)
    ②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請運用材料四中的史實來說明馬克思的觀點。
    發(fā)布:2024/9/27 4:0:1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3.根據(jù)大事年表,回答如表問題。
    時間 事件
    1487年 葡萄牙派迪亞士出發(fā),次年到達非洲大陸的最南端:A
    1492年 西班牙資助了哥倫布的探險活動,希望他找到向西通往印度洋的路線
    1497年 葡萄牙派達?伽馬率船從里斯本出發(fā),尋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次年,到達B
    1502年 西班牙人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
    1519年 西班牙人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西班牙資助了麥哲倫的探險活動,準備向西繞過美洲最南端到達印度。最終船隊完成了第一次C
    16世紀 西班牙在北美建立起一個殖民大帝國
    1607年 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
    18世紀 英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詡為“D”
    (1)請將表中信息補充完整。
    A:
     
    ;
    B:
     
    ;
    C:
     
    ;
    D:
     

    (2)閱讀以上材料,從中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確定一個觀點。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發(fā)布:2024/9/27 5:0:1組卷:12引用:2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