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賦稅是古代中國宏觀管理經濟的重要手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詔曰:“今遣使者循行州郡,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勸課農桑,興富民之本。其制,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民年及課則受田,老免及身沒則還田。諸桑田不在還受之限,……唐時猶沿之。”
——顧炎武《日知錄》材料二:(唐初)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鄉(xiāng)土所產,綾絹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若不役,則收其庸,每日三尺。
(唐中后期)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薄,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
——《舊唐書?食貨志上》材料三: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于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并為一條,皆計畝征銀,折半于官,故謂之一條鞭。
——《明史?食貨志》
(1)根據材料一,概括北魏均田制的內容。結合所學,寫出北魏與之配套的賦稅制度。
(2)根據材料二,指出兩種賦稅制度征稅標準發(fā)生的變化。結合所學,說明唐朝中后期賦稅制度變化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賦稅折銀征收的原因。結合所學,概述唐朝到明朝賦稅制度的演變趨勢?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1 8:0:9組卷:10難度:0.5
相似題
-
1.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事實。及至德兵起,所在賦斂,迫趣(cu)取辦,無復常準。……至是炎建議作兩稅法。這表明兩稅法的實行旨在( )
A.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 B.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C.緩解當時的社會矛盾 D.放松對農民人身控制 發(fā)布:2024/10/18 15:0:6組卷:2難度:0.5 -
2.在中國古代賦稅史上,因確立了“量出制入”“以資計稅”“貨幣征稅”等原則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稅制改革是( )
A.初稅畝 B.編戶齊民 C.兩稅法 D.攤丁入畝 發(fā)布:2024/10/18 17:0:4組卷:0難度:0.5 -
3.宋元之際的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田賦考》中寫道:“人之貧富不齊,由來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襲世資,家累千金者,乃薄賦之,又有年齒已壯,而身居貧約,家無置錐者,乃厚賦之,豈不背繆”。馬端臨此處批評的是( )
A.井田制 B.租庸調制 C.兩稅法 D.“攤丁入畝” 發(fā)布:2024/10/24 18:0:2組卷:3引用:4難度:0.6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