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小組的同學對氧氣含量測定實驗進行了改進.
甲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套實驗裝置(B、C 裝置中大試管的容積為 5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 25mL.容器內紅磷足量)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711/46/b66fa6f8.png)
回答下列問題:
(1)圖 A、B、C 中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P+O2點燃P2O5P+O2點燃P2O5
(2)圖 A 實驗待集氣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進入集氣瓶的量不足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紅磷的量不足紅磷的量不足(寫一點即可)
(3)小組同學用 A 裝置做實驗時,忘了關閉彈簧夾,實驗過程中他會發(fā)現(xiàn)右邊燒杯有哪些現(xiàn)象?有氣泡生成有氣泡生成,實驗結果會 偏大偏大(“偏大”、“偏小”、“沒有影響”).
(4)B 與 A 相比,優(yōu)點是 結果更準確,操作更簡單結果更準確,操作更簡單(寫一點),紅磷熄滅移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打開 B 的彈簧夾,注射器的活塞應停在 1515mL處.
(5)用 C 裝置實驗前,將注射器活塞前沿從 25mL刻度處推至 20mL 刻度處,然后松開手,活塞仍返回至 25mL 刻度處,說明 裝置的氣密性好裝置的氣密性好;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可觀察到活塞最終停在 1010mL.
乙組設計出了如圖D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①如圖D所示,連接儀器,發(fā)現(xiàn)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在集氣瓶里裝 a 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塊白磷并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把長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
③用力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同時放出大量的熱.
④待集氣瓶完全冷卻至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是 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是 c.
(資料 1:白磷與紅磷的化學性質有相似之處,白磷在 40℃左右便能燃燒,紅磷在 240℃才能燃燒)
(6)若c=100mL,a=20mL,理論上可以得出 b=3636 mL.
(7)組內成員小明發(fā)現(xiàn)裝置中沒有彈簧夾,針對此問題,小組經討論后一致認為該裝置不需要彈簧夾,原因是 集氣瓶內的氣體不會逸出集氣瓶內的氣體不會逸出.
(8)組內成員小杭無意間發(fā)現(xiàn)向⑤步驟集氣瓶內的水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這一現(xiàn)象使組內成員積極地展開了討論,成員小明認為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顯酸性而導致的,但小剛馬上作出反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極少,而實驗過程中又沒有產生二氧化碳,短時間內不可能會使溶液顯酸性.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小剛小剛.你對“變紅”現(xiàn)象提出大膽地猜想是 五氧化二磷與水反應生成了酸五氧化二磷與水反應生成了酸.
(資料 2:石蕊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到酸性物質變紅,遇到堿性物質變藍)
點燃
點燃
【答案】P+O2P2O5;紅磷的量不足;有氣泡生成;偏大;結果更準確,操作更簡單;15;裝置的氣密性好;10;36;集氣瓶內的氣體不會逸出;小剛;五氧化二磷與水反應生成了酸
點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31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在具支試管(容積大約120mL)中鋪上一層玻璃棉,用于保護反應管,注射器提前連接好,裝入100mL水,實驗時,將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試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緊橡皮塞并用拇指壓住,在試管底部稍微加熱,白磷燃燒?;卮鹣铝袉栴}:
(1)待反應結束,裝置完全冷卻后,注射器內的水進入具支試管體積約為
(2)整個實驗過程中,活塞先向左運動,原因
(3)集氣瓶中剩下的氣體主要是哪種氣體
(4)你認為該實驗設計的優(yōu)點是發(fā)布:2024/10/17 5:0:1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某小組設計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膠頭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試管內的白磷開始燃燒,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下列有關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0/19 6:0:3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3.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于化學實驗,如傳感技術可以使實驗更加直觀準確。請回答以下實驗中有關問題。
【實驗一】研究主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1)為使實驗結果更準確,用圖-1裝置測定氧氣含量前必須檢查
(2)已知:2Cu+O22CuO。圖-2實驗中,實驗過程中反復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3)圖-2裝置的硬質玻璃管中空氣體積為190mL,反應前注射器活塞位于60mL刻度處,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處(實驗前后氣球都是癟的),則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4)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圖-1實驗的原理,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了圖-1實驗過程中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①其中X曲線表示的是
②結合X、Y兩條曲線,解釋圖-3中DE段壓強變化的原因是
【實驗二】研究主題:用濾紙做“燒不壞的手帕”實驗時,適合的酒精溶液的濃度范圍大致是多少?
【已知】①酒精溶液的濃度=×100%;酒精的質量酒精的質量+水的質量
②濾紙的著火點約為130℃;
③無水酒精的密度為0.8g/mL,水的密度為1.0g/mL。
【實驗步驟】按下表配制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濾紙,加熱,用溫度傳感器測定酒精燃燒時濾紙的溫度,所得數(shù)據繪制成如圖-4所示的曲線。實驗編號 無水酒精體積/mL 水體積/mL 1 10 5 2 10 10 3 10 15 4 10 20 5 10 30
(2)實驗①在接近20s時溫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3)實驗③大約在
【實驗結論】
(4)根據圖-4分析,用濾紙做“燒不壞的手帕”實驗,為確保實驗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濃度范圍大致是28.6%≤ω≤
【反思提高】
(5)實驗⑤的曲線與其他4個實驗的曲線比較后,你對物質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
(6)用實驗②的酒精溶液實驗時,將濾紙緊緊揉成一團,最后濾紙被燒成灰燼,所以用濃度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燒不壞的手帕”實驗應該發(fā)布:2024/10/19 9:0:1組卷:6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