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甲】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乙】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①,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shuì)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③走。
【注釋】①說:同“悅”,高興。②志:記住。③還:同“旋”,轉身。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以求之者也:
聰敏
聰敏
終日不食:
曾經
曾經

謂君不善學:
有的人
有的人
王生慍:
更加
更加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聰敏而又喜歡學習,不以向地位低、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聰敏而又喜歡學習,不以向地位低、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②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
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習嗎?
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習嗎?

(3)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畫一處)
①我非生而知之者
我非/生而知之者。
我非/生而知之者。
②其友李生問之曰
其友李生/問其曰。
其友李生/問其曰。

(4)乙文中的王生聽從李生的勸告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沒有聽從。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沒有聽從。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5)甲文中的句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和乙文都強調了“學與思”的關系,這一關系可以用《論語》中的“
學而不思則罔
學而不思則罔
”概括。
(6)閱讀甲、乙兩文,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示?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學習中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有任何的虛假,更要學思結合。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學習中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有任何的虛假,更要學思結合。

【答案】聰敏;曾經;有的人;更加;聰敏而又喜歡學習,不以向地位低、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于學習嗎?;我非/生而知之者。;其友李生/問其曰。;沒有聽從。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學而不思則罔;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學習中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有任何的虛假,更要學思結合。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7/9 8:0:8組卷:2難度:0.6
相似題
  • 1.理解下列文言文句子中帶點字詞的意思,并翻譯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善:
     
    。弈:
     
    。
    譯文:
     
    。
    (2)我以日出時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始:
     
    。去:
     
    。
    譯文:
     
    。

    發(fā)布:2025/1/13 8:0:13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2.課外閱讀。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sup>⑧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論也!
    注釋:①本文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②【魏武】曹操,他的兒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后,追尊他為魏武帝。③【行役】帶有任務而跋涉路途,這里指代行軍。④【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徑。⑤【三軍】全軍。⑥【乃】于是,就。⑦【饒】多,豐富。⑧【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現代的兵。⑨【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⑩【源】有水源的地方。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三軍渴。
    皆:
     

    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饒子:
     

    此得前源。
    乘:
     

    及:
     

    (2)這個故事可以用一個成語概括,把它寫在文前橫線上。
    (3)寫出下列句子的大概意思。
    ①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br />
     

    ②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③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論也!
     

    發(fā)布:2025/1/13 10:0:1組卷:76引用:1難度:0.5
  • 3.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
    望梅止渴
    劉義慶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選自《世說新語?假譎》)【注釋】
    ①魏武:魏武帝,即曹操。②行役:行軍。③失:喪失,失掉。④饒:多。⑤乘:利用。⑥及:到了。⑦源:水源。
    (1)理解下面的詞句。
    饒子:
     

    士卒聞之:
     

    乘此得及前源:
     

    (2)這個故事的起因是
     
    經過是魏武帝告訴大家:
     
    ,結果是士兵
     
    。
    (3)“望梅止渴”后來演變?yōu)槌烧Z,比喻
     
    。

    發(fā)布:2025/1/13 8:0:13組卷:8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